简析篮球体能训练研究现状

2018-01-19 03:29孙明宇
运动 2017年22期
关键词:运动队教练员体能训练

孙明宇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篮球项目的飞速发展,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对抗水平越来越高。对篮球项目训练的核心特征的正确把握能更好的指导篮球训练。体能的优劣对比赛的结果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把握篮球的体能训练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能够让研究者发现过往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对未来的研究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引。本研究以篮球体能训练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得2013—2017年间的相关文献145篇,其中2017年11篇,2016年33篇,2015年38篇,2014年34篇,2013年29篇,篮球体能训练在近5年也是相对热门的研究主题。

1 相关概念

体能训练,即发展运动员体能的训练,运用科学的运动负荷刺激等手段,促进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以提高机体适应运动需要能力的训练;因此,体能训练包括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部分。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指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身体练习方式的运用,有效的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变化,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

2 研究现状

2.1 篮球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

国内大部分学者通过对篮球的体能训练理念、体能训练结构和体能训练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大的框架下论述了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在篮球体能训练存在问题上,从理论层面上予以了分析。张磊、于桂霞、姜广禹、张弓,辛富豪、丁园、陈木、谢爱民、陈金义、董强等人均以不同的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普遍认为,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认知程度低,重视程度低,缺少专门人才,缺少专业器材,训练方式单一,内容匮乏,体能训练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的指导。刘震认为,现阶段我国的篮球体能训练方法手段单一,不符合比赛要求。邢进在研究中指出,我国篮球体能训练与专项结合程度较低,重视程度不够。徐其波在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的视角上,同样也发现了重视程度不够,训练专业化程度低等与成人训练趋同的问题。耿建华从篮球自身的技术和战术特征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篮球体能训练的特征进行了简单阐述。董顺波认为,篮球的体能训练应更有针对性,因此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的体能特征进行了探讨。安广廷等人则从篮球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篮球运动体能构成要素及其训练的基本原则。余艳丽在研究中通过NBA的专项体能训练中分析出国外教练员对篮球的核心特征的理解,从而在训练理念上对篮球有一个新的理解。郑汉从训练计划、训练技巧及科学的调控等方面提出了在高校体能训练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朱天明等也提出了应对篮球体能训练模式进行构建。何鹏飞也从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关系的角度上阐明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且列举了体能与战术相结合的训练内容,再次阐明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曾进辉、胡建文在各自研究中都认为,把功能训练的理念与篮球体能训练进行融合,篮球的体能训练必将更为有效。

2.2 不同层次的篮球体能训练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不同层次的篮球队体能训练进行现状调查测试,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学者从职业队、职业青年队、高校队伍、青少年队伍的球队体能训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别把握的各个层次水平或区域运动队的基本情况,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在这一部分的研究中,在对运动队进行体能测试及评价的学者中,近年的学者主要借鉴的有2007年李成梁在研究中提出的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特征模型、体能评价标准;有部分学者借鉴的是2009年赵映辉在研究中提出的青年男子运动员体能测试及评价标准中的内容;也有学者借鉴的是2003年美国体能学会提出的以8个项目分别评价4个方面能力的体能测试;在对职业队的测试上,有学者直接借鉴2012年篮协公布的《篮球运动员技术和体能测试与评定手册》中对运动员体能测试的标准。对相关文献中测试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发现。从表1可以看出,在对运动员的基本身体形态的测试中,基本选用了身高、体重这两个项目,对力量评价的方法较多,速度、柔韧、耐力及灵敏这些素质的评价方法较少,不同学者也有较多分歧,没有形成普遍统一的意见。在对不同运动队的体能训练的评价中,除了基本的体能测试,张婷婷、赵蕾等人对运动员情况的基本把握均从运动员来源、参与训练动机、训练年限等方面进行调查。张婷婷、姜国浩还分别在研究中提及了教练员对运动队的影响,从教练员的年龄、学历、执教年限及形式上进行了考虑。青少年运动队均存在运动员训练年限短、正规训练开始时间较晚,训练时间短,体能训练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并且运动员之间个体差异明显。多个研究者的文章中显示,中学篮球队伍普遍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体能训练。在教练员对运动队体能训练产生的影响上,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基层中学教练学历分布不均,缺乏体能专业知识,部分教练员执教年限较短,并且教练员普遍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整个队伍也均存在有计划、执行差的情况。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对京、津、冀地区女篮,还是湖北省、陕西省、宿州、滨州这些地区中学的篮球队的研究,均存在上述现象。

在对NBL、CUBA球队等的研究中,影响这些高水平运动队体能训练的因素多存在于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程度、训练手段方式等方面。其中,安宏乐在研究中针对北京首钢三队的冬训制定了相应的体能训练计划,强调了准备活动和拉伸的重要性,对北京首钢三队的体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国外学者在对篮球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价类研究主要是从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这里提到的身体素质主要是低速力量、快速肌肉力量、无氧力量、局部肌肉耐力、有氧能力、灵敏性、速度、柔韧性及身体成分;形态测量通常包括身高、体重、特定的身体局部与肢体纬度等。

表1 2007—2017年相关文献篮球体能测试方法分类表

2.3 不同篮球体能训练方法的应用研究

在近5年的研究中,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也是篮球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蔡志庆在中学课余篮球训练中加入了专项的体能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谭祥列将专项体能训练与篮球的教学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篮球的技战术掌握。张圣龙、董文琪、王晓杰、马志玲等人分别将核心训练,Crossfit训练体系,交叉训练法等内容运用到篮球的体能训练中,丰富了篮球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手段,创新了形式。马骁也将功能性训练运用到辽宁青年男篮队伍中,提高了球队的整体身体素质,增强了各个方面的身体能力。

3 存在问题

在近5年研究中,在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后发现,对篮球体能训练的理念研究不断更新,对篮球体能训练存在问题上普遍提出了趋同的意见,篮球体能训练在不同群体中的应用研究数量也不断增多,对于高校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现状有较多调查,但对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现有研究中,普遍出现对所分析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现状了解方面获取信息不够全面,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较少。虽然现状调查类、篮球体能训练问题类、篮球体能训练方法探析类的文章数量较多,但是整体上,论文质量并不高,存在相互观点一致,意见一致的情况,在对问题对策的提出上大多空洞,缺乏合理性,针对性并不是很强,甚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球队提出的解决方案相似。近10年篮球的体能训练呈现小的研究热点,更多的成为学者们的选题,但是真正地对篮球体能训练做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其少,能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我们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收集了数据,但对数据只是浅层次的分析,浅表的问题分析,在未来研究中,研究者应当深刻探求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方案,而不是对大众论调的趋之若鹜。

[1]董文琪.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体育院系篮球专项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王鹏鑫.西安市高中篮球运动员(男子组)体能训练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5.

[3]康瑞鑫.对篮球体能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趋势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5):74-77.

[4]姜国浩.山东省滨州市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运动队教练员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