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交通”大势所趋

2018-01-19 17:41南京中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周敏
中国公路 2017年23期
关键词:路政路网巡查

文/南京中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周敏

无人机最早于公安、消防、测绘等行业应用,交通行业相对来说起步较晚。目前,据无人机装备技术及相关应用在交通行业的探索案例或者经验来说,用无人机辅助交通管理将是大势所趋。

应用的三个阶段

目前,无人机在江苏公路行业的探索和实践,总体分为三阶段:起步阶段——关注点以硬件装备为主,例如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图传距离等。这个阶段属于探索实践,以装备为主导。

发展阶段——开始思考无人机的技术如何能够真正与行业管理需求相契合,包括平台中装备与软件的联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行业管理的痛点、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以目前江苏省正在开展的路域环境整治行动为例,该行动作为社会综合环境整治的一部分,最大特点为面广量大、现场点多。如何达到行动要求的28项具体整治标准,就必须找到问题存在的位置、性质等信息,需要将形象的画面变成抽象的数据。

成熟阶段——将包括无人机在内的一系列适用于公路交通行业的装备,进行系列化、成套化地集成,或通过信息数据使之平台化、规范化,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和运行规范的体制机制。

现阶段定位

无人机的安全问题目前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便是基于此背景研发的。笔者认为,须在应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之前,用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完善的体制机制来约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进行重新定位和改进。

首先是将无人机定位于补充作用。两年前,在江苏探索使用无人机在路政养护应用过程中,开始出现无人机将完全取代人的担忧,所以无人机这类装备技术本身的定位是作为管理的一种工具,对管理起到改进的效果。比如路网应急调度、工程建设等,都是围绕既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格局和机制进行补充和改进;在路政执法过程中,面对目前存在的危害道路、基础设施乃至公共安全的情况,针对现有的改进措施,例如设置动态称重检测点,管理人员正在将其与无人机相关联,语音自动播报车牌号,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国家民航局出台的文件中,对无人机的种类进行了划分。

无人机执照颁发机构

其次是定位于改善作用。南京长江四桥是南京跨长江最长的一座桥,负责该区域的路政人员每日需要巡查该路段200多处节点,在运用无人机后,对于隧道顶部和桥下堆积物的巡查效率大大提升。同时,无人机日常巡查仅需耗费电力,粗略估计,一天可节省路政支队12000元左右的汽油费。在今年清明国庆节假日中,管理南京四桥的路政支队也成功使用无人机预判,并解决了一些路网拥堵的情况。

应用形式

目前,无人机在交通行业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的时期,笔者结合之前无人机应用定位的改革建议,介绍无人机的应用形式并根据过去两年有关企业的探索、实践,归纳无人机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基础设施运维等阶段的应用总结。

首先是前期工程勘察设计,主要借助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无人机测绘手段,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除传统地形图外,还能提供更多带有地理信息属性的矢量化模型。在中期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常见的施工建设环境比较复杂,主要包括7部分人员管理、材料管理、社会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在这种情况复杂、要求高、资源消耗大的管理中,对无人机应用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方面是施工现场进度把控及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结合BIM技术,作为相关验收、测试的阶段性依据。在2016年的南京秦淮河航道整治项目中,有23公里需要平地开河,类似于道路施工,需要拆迁征地。传统的工作方式效率低且不够准确,在采用无人机勘测之后,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效果准确、直观。

在后期营运管理中,主要在路政养护、应急指挥、超限治理,包括在阶段性的数据整理过程中,无人机和后台应用系统结合,能够提供可视化、信息化的手段,变成一种量化不可控信息交互的重要管理方式。

应用领域

无人机技术在公路行业总体应用方案主要分为工程建设、设施管养和路网运营三大领域。

在工程建设设施管理和路网运营工程建设领域,主要为测量建模辅助设计、施工监督管理留证、质量评估辅助验收;在设施管养领域,对于传统的路桥固定资产,建设年代相对比较久远,相关建设信息多为纸质留存,现在可以通过实景建模实施管理,在日常巡查中,可以规划航线让无人机自主巡查,灵活便捷;在路网运营领域,无人机无法像“有人机”一样实施点到点的全方位功能,比如医疗救护、伤员转移,但是可以投放一些救援物资,还可以对事发现场进行引导管控,弥补传统运行监测方式的不足、统计分析智能决策。

宁合高速公路南京段全长18公里、路宽30米,通过传统方式,需要两个测量组,花费23天完成沿线所有勘测,最终成果为抽象的地形图;而同时采用无人机挂载多镜头倾斜摄影相机,共花费10天,便制作出了精度达1比500的三维矢量模型。在巡查方面,路政和养护巡查关注点是不一样的,通过预设航线,达到一次巡查多种效果,将现场画面搬进电脑屏幕,随时查阅、比对。国道328线泰州段快速改造工程,施工方提出三个要求:随时查阅任一目标位置、关键工序实现量化、工程进度直观展现。这些要求最终可以通过视频和三维模型全部实现。路域环境整治通过视频和图像的联动,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地图定位,不仅能将存在的问题找出来,还能矢量化,生成各类属性信息,实现智能管理。

民用领域最常见的是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

需要强调的是,无人机并不是万能的。尤其在现阶段,硬件水平和交通行业应用需求仍存在众多不匹配之处,当前无人机无法一次性完成30公里至50公里的飞行任务。但随着电池、信号传输技术的发展、扩展口的标准统一、平台载荷能力的提升、抗信号干扰技术的完善,将会更好地为交通行业实际应用服务,最终实现如百公里级无人机自主巡查、公路应急综合救援、全自动化桥梁检测、工程现场智能监管等工作场景。

猜你喜欢
路政路网巡查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自动提取路网与公路路网的校核比对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高速公路路网内复合通行卡(CPC)调拨方法研究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试论我国经济发展趋势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浅析单兵系统在路政信息化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路政档案管理工作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
浙江路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