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

2018-01-23 10:30张元忠赵冬梅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肝郁中医药疗效

张元忠,赵冬梅*

(1.中国农业大学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9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北京 100034)

失眠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以无法正常睡眠为主要病证,轻度者表现为入睡困难,眠而不酣,醒后无法再入睡,重度者表现为彻夜失眠,长此以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病至关重要。但以往临床工作中采用的艾司唑仑治疗效果一般[2]。现代中医认为,失眠属于“不得卧”“不寐”“不得眠”的范畴,按照不同的证型可见肝郁型失眠最为常见,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主[3]。笔者将逍遥散加味应用于肝郁型失眠的治疗过程中,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肝郁型失眠患者,符合《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关于失眠、肝郁型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4个月内服用过抗抑郁及抗精神病类药物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为(58.12±3.3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98±0.45)年。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7.23±3.29)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01±0.5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方法:1次/d,1 mg/次,晚上睡前1 h口服,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给予逍遥散加味治疗。方法:炒白芍20 g,酸枣仁20 g,当归20 g,茯苓15 g,炒白术15 g,柴胡10 g,陈皮10 g,炙甘草6 g,薄荷6 g,用水煎煮,取汁,分袋,每袋150 mL,1袋/d,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2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睡眠质量。1)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评价疗效:将夜间总睡眠时间>6 h,入睡时间<30 min,夜间睡醒次数<2次评为治愈;将睡眠有所好转,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有所延长,睡眠深度有所增加评为显效;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睡眠时间及深度无好转甚至更加严重评为无效;以治愈及显效之和作为总有效。2)主要症状包括抑郁易怒、心悸、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胸胁胀满。3)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7],量表中共8个条目,包括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及白天思睡,每个条目按照从无到严重分为0、1、2、3分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睡眠情况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对比(n = 45) 例(%)

2.2 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抑郁易怒、心悸、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胸胁胀满症状消失时间较短,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对比 2组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及白天思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睡、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及白天思睡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上述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x± s ,n = 45) d

表3 2组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对比(x ± s ) 分

3 小结

近年来合并抑郁状态的失眠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8]。早在《内经》中有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相关记载。肝主疏泄,藏血,安养神魂,协调阴阳,喜条达但恶抑郁,气机若条达通常,才可保证全身的精血津液正常运输并分布到身体各处,但若肝气丧失了原有的疏泄功能,则易导致肝气郁滞、气机不畅等一系列改变。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最终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性改变[9-10]。针对其发病原因,在治疗时须将顺其条达之性、疏肝解郁作为主要原则[11]。

有关报道指出,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本身的情志与机体的健康具有较大的关系,情志抑郁多为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12-13]。以往临床采用艾司唑仑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该药物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长期用药不仅无法缓解睡眠质量,甚至可出现扰乱患者生理性睡眠结构、损害记忆能力、停药后复发等情况[14-15]。为此,我院结合以往资料将逍遥散加味应用于肝郁型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发挥调和肝脾、养血安神、透解郁热、疏肝解郁等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易怒、心悸、头晕眼花、神疲乏力、胸胁胀满等症状,缓解患者较差的精神状态,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6-20]。

综上所述,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艾司唑仑,能够有效促进症状的缓解,改善睡眠质量。由于本次样本量有限,未能进行长期随访,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于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论。

[1]王志刚,李巧霞.柴连疏肝合剂治疗失眠症(肝郁化火型)的临床研究[J].甘肃中医, 2011, 24(6):28-29.

[2]周琴,曹艳,陈科力.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6):209-211.

[3]赵晓东,时晶,杨益昌,等.失眠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11):2641-2643.

[4]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2):141-143.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1993:186-187.

[7]刘贤臣.匹兹堡睡眠指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增刊):375-378.

[8]潘博希,陈维,王明红,等.健脾疏肝汤与复方枣仁胶囊昼夜交替治疗脾虚肝郁型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信息杂志, 2013, 20(5):79-80.

[9]时蒙.加减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 11(11):478-479 .

[10]郭兰芹, 王尧, 刘晓萍,等. 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失眠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 28(12):14-17.

[11]钱超,姜亚军.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 2012, 3(6):588-589.

[12]肖国民,侯娟,周永芬.华佗夹脊排罐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3, 26(7):94-96.

[13]曾永青,王洋洋.逍遥散联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65例[J].河南中医, 2015, 35(7):89-90.

[14]吕明,王乙,吕艳明,等.疏肝泻火镇静安神推拿法治疗失眠肝郁化火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2(5):345-346.

[15]李琳.加味逍遥散配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15, 33(12):128-129.

[16]王炫德,赵军.耳穴压籽配合人参归脾丸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2, 28(2):26-27.

[17]杨雁.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血虚挟痕型不寐60 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 20(5):559-560.

[18]刘罗冀,张虹,丰芬,等.从肝论治失眠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 2015, 30(1):9-10.

[19]王霖泽. 张庆祥从肝论治失眠经验[J]. 山东中医杂志,2012, 31(11):831-832.

[20]杨德富,曹理璞.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肝郁型失眠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 2015, 28(11):89-90.

猜你喜欢
肝郁中医药疗效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