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教材 提升阅读实效性

2018-01-23 16:08高立高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实效课外阅读

高立高

摘 要 新课标改革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地阅读经典书目,不仅可以提高将来的语文成绩,对他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当前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实践证明,开发校本教材,可以让越来越多的同学接触经典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生;课外阅读;校本教材;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214-01

读书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尽人意。在对本校近两千多名學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中,经常阅读的占30%,偶尔阅读的占70%;平均每周读书在10小时以上的不足10%,经常阅读名著的不足15%。这些数据表明:许多学生尚未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名著阅读量过少,阅读面较为狭窄。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到经典著作的熏陶,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课题组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阅读的重要性及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课外阅读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可以开拓一个人的知识面,让人学会思考,提高写作能力。可是,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在手机游戏、电脑游戏、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冲击下,学生很容易沉迷于感官刺激,大量的课余时间被游戏、电视挤占,从而影响了阅读。

(二)阅读面单一。有些学生只读自己喜欢的某一类型的书,比如有的喜欢看作文书,有的只看漫画书,其他类型的书不愿意染指。单一的阅读,制约了知识面的扩展,也大大影响了思考力的培养。

(三)阅读缺少方向的指引,盲目阅读,很多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地理解,达不到阅读的效果。

二、依托校本教材,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举措

作为“书香校园”,我校在大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的同时,采取多种举措,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如我校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编写了一套教材,它成为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补充。这套教材以《一路书香》为书名,包括1—6年级共六套系列丛书。每本教材的内容都是课题组成员精心挑选的,既有中华古诗词,也有现代诗歌、散文、童谣和中外名篇(节选);既结合了小学阶段的年级特点,又融入了地方元素;既力求文质兼美,又力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通、指导性与针对性相统一。如本套书收录了徐霞客的《漫游黄山仙境》、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地方名篇。如何开发这套校本教材,提升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是我们课题组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学校和课题组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排入课表,老师指导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小学生,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大部分的知识是靠老师灌输,从课堂上获取的。针对这一特点,我校每周设置了一节“经典阅读课”,以《一路书香》校本教材为授课内容,上课的老师为课题组成员以及各班语文老师,要求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能借助校本教材中的经典诗文,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使其能从课堂延伸到课下,达到主动阅读的目的。学校会定期开展经典诵读课的观摩和研讨,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经典阅读课的执教水平。以我校唐玲老师的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为例,她执教的是校本教材四下的一篇课文——《窗边的小豆豆》(节选),老师在执教过程中,给了大量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读、悟。在充分阅读之后,再带着学生一起欣赏这篇文章,抓住了三个“特别”去品味。最后,老师适时的提出问题:小豆豆在没来巴学园之前经历了什么?故事后来的结局是什么?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下,他们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这本书,寻找答案。

(二)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爱上阅读呢?作为小学生他们活泼、爱动,喜欢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为此,我校举办了每年一届的读书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跳蚤书市”给孩子们交流好书提供场所;“读童谣、编童谣、演童谣”让学生们在诙谐有趣的童谣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阅读经典,点亮心灯”阅读写作大赛,让孩子用优美的文字倾诉自己的情怀;“小书签、大世界”书签制作比赛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出精美的书签,在上面摘抄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激励同学们奋发向上;“书香少年”评选,让学生感受到诗文文字之美,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美文诵读”大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们非常热衷这些活动,每到读书节,就像过年一般。这次大赛中,朗读形式多样,有一个人朗诵的,有集体朗诵的,有配乐朗诵的,有边演边诵的,让人耳目一新。评委从课题组成员中挑选,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有效评价,提升效果

自开题以来,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教育教研活动中屡创佳绩。课题组的教师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教育教研水平,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热爱上了阅读,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在各级刊物发表文章的数量与以往相比明显提高,质量也大大提升。

当然,课题组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迷惑,如何处理好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动家长,家校联合,把经典阅读推向更深的层次;如何合理开发校本教材,提升阅读实效性等等问题。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组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依托校本教材,把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实效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