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小学生选拔优秀的田径学苗
——浅谈如何选拔小学生的短跑人才

2018-01-26 14:14王昆郑景胜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步频肌纤维步长

王昆 郑景胜

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就好比摩天大楼的根基。只有根基打得牢靠,大楼才能牢固可靠。因此,想要选拔出优秀的学苗,并且在科学训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选好学苗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选好学苗,训练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生中选拔田径优秀学苗的问题,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在最基层单位的县区体校田径教练,通过不断的选材实践。为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以期对广大教练员怎样从小学生中选拔田径优秀学苗有所帮助与启迪。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1. 选苗的条件

要想在小学生当中选拔优秀的田径学苗,实践证明有两点因素非常重要:第一,挑选一名小学生的田径学苗主要通过孩子的形体和运动能力的判断是否具备其内在的潜力;第二,自身具备身材相对高,跑跳能力强。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生当中选拔优秀学苗呢?其做法是:首先,应做到经常去你所在县区的小学校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培训人事档案,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争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并且在具有学生多、体育设施齐全的学校建立人材培养基地。要经常不间断地到各个学校去观察去发现。只要认真观察,从中不难发现一些优秀的田径学苗。其次,在你发现具有优秀的学苗后,就要集中的组织这些学苗进行全面的体育测试,从诸多方面的对他(她)们进行调查访问,包括本人自身情况、父母基因条件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等一切情况。然后,在全面的掌握其本人的情况下,在对其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再拿出翔实的依据,厘定和判断其本人能否作为田径运动员培养的对象。

2. 选苗的方法

由于本人专项负责田径中的径赛部分的训练工作,因此,本文在此侧重的阐述如何选拔小学生的短跑部分的学苗(中长跑选苗部分不再赘述),在此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2.1 短跑共有一百米、二百米和四百米三个项目。由于跑的距离不同,对学苗身体形态的要求应有所差异,以跑一百米为主项的学苗选取,身材高矮一般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本人在1.6米左右就可以。在理论上讲,虽然运动员的身高和步长是成正比,身材越高,步长越大,但由于矮小的学苗往往具备肌肉粗状有力、爆发力强、反应灵敏,频率快,因此,对小学生短跑(特别是以一百米为主项的学生)的选苗时,既要注意身高,但也不能一味追求身高,否则会犯一些赋有短跑才能的身材不高学生拒之门外,埋没人才。当然,身体矮小的学苗要想在短跑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采用提高步频的办法来弥补步长的不足,而步频愈快,单位时间肌肉收缩的次数增加,从而加大了肌肉工作的强度,体能的消耗也较大,这样速度不容易保持,所以针对以二百米和四百米为主项学生的学苗,身高的因素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因为身材较高的学苗可以用较大的步幅和较低的步频来获得和保持速度,从而减低了肌肉工作的强度,节约了体能的消耗。

2.2 肢体环节比值。短跑学苗身体主要环节长度的比值,对发挥短跑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他(她)们四肢较大,大腿较长,小腿肌肉较细,而且脂肪较少,髓部比较狭窄,为此,对短跑学苗身体主要环节的比值,可以下列三方面的比值作为选苗的主要依据。

①腿长与身高的比值即用腿长除以身高所得的数值,也就是说,在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地选择腿长者,因此,腿长者,其步幅相应比较大;②小腿与大腿长度的比值大腿与小腿的长度,是构成跑的合理技术的两个主要因素,小腿长于大腿学苗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③踝围跟腰长比踝围与比跟腰长,踝围较细,跟腰较长者,小腿肌肉较大,速度力量好。

2.3 生物力学指标。①步频指数:步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训练难以使步频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青少年当中达到优等的人才相当少,步频与身高有着一定的依赖关系。生长发育时期,步频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的,由于(速度等于步频)步幅故随着年龄增长,速度的提高主要是步频增长的结果,研究表明,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正比,其指数往往是一个常量,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标较高(1.07,1,27)。现代世界优秀百米跑运动员,步频与步长的组合大致有三类。以下是世界优秀百米短跑运动员不同类型的步幅和步频指数:即步频较快,步长较长,两者较均匀。支撑时间和蹬地时间据测定,快跑时支撑时间在0,09,1,65S的儿童大约占1%,优秀运动员蹬地时间只有0,08S,没有进行短跑训练的人蹬地时间在0,14--0,15S,在选学苗中,测此指标是非常必要的。

2.4 生理学指标。①肌肉纤维型。肌纤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每个人的肌纤维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而通过训练也不能改变白肌纤维的比例,只能使纤维变粗,研究表明,白肌纤维适于速度力量项目,而红纤维则适于耐力项目,优秀短跑运动的人白肌纤维占全部肌肉的90%以上,因此,在选材时,如果有条件的情况应测学苗的肌纤维成分;②成熟期: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生长发育过程。这一过程有早有晚。成熟期早,称之为生物学年龄超过实际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称之为成熟期晚。这种人早期成绩不够理想,但有培养前途,因此,在选材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③心肺功能。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的、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学苗身体健康而强壮,并要有较强的心肺功能,选材时应对学苗进行脉膊、血压、肺活量、血色素等方面的测定,心脏功能可采用台阶实验法测定,最简便的方法可将脉膊频率的测定,血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水平和输送氧气的能力,血色素需要由专业人员测量。

2.5 训练过程中运动素质和某些指标的增长的速度。选择短跑学苗不仅要考虑身体素质发展的原始水平,而且还有考虑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事例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不仅具有相当高的原始成绩,而且进步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因此,选拔学苗不能只考虑初期的成绩,最好训练一段。一般来说,速度增长率在7%--10%,速度力量增长率在9.5%--12%为优秀,研究表明:少年在10—12岁时,是身体发展的特定规律,因此,在选材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有效时机,恰到好处的在这一时间内选拔出优秀的学苗。选拔出来的学苗,在分阶段性的对其学苗进行素质测验,主要是进行速度测验,然后,从中挑选出成绩好的学苗进行训练;在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测验,把成绩突出的学苗组织起来进行短跑的专门训练。

2.6 建议。目前,在小学生当中选取优秀的短跑学苗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与单一的选材方法,选拔短跑学苗不仅要考虑其身体素质发展的原始水平,而且还要考虑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不仅具有相当的原始成绩,而且进步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因此,在小学生当中选拔短跑学苗不能只考虑初期的成绩,最好训练一段,如大约一年半时间,看成绩增长如何,再进行“第二次选拔”短跑学苗的选材要因人而异,注重客观性和可靠性,正确权衡学苗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地对待科学检测的理论。

此外,在选拔学苗时,有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教练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家长的意见,孩子的能否被选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还有那就是学苗在上学期间的班主任,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她)们的思想工作很关键,因此,要在小学生当中选择优秀的田径学苗一定要做好家长的耐心细致工作和搞好与学苗班主任的日常联系,使其能够配合与支持我们的选材获得成功。

总之,在小学生当中要想选拔出优秀的田径学苗,必须坚持做到科学的选材方法和尊重客观事实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选拔出优秀的杰出田径人才,在各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步频肌纤维步长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苏炳添60米跑全程节奏研究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博尔特百米全程节奏的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