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情境教学 深化文本阅读

2018-01-27 11:15徐卫卫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徐卫卫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教学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背景情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链接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借助绘画情境,引领学生触摸文本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文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46-01

情境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结合场景将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使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深化学生的文本阅读。

一、创设背景情境,加深文本理解

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大都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地创设背景情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文章时,学生初读文章后并没有强烈感受到詹天佑的精神。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创设了背景情境:“大家知道吗?詹天佑在修建铁路时,遇到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但他还一直在坚持,这才称得上是一位真正伟大的工程师。在那个时候,执政者慈禧太后根本就不支持修铁路,也不愿意出钱,造成了资金的严重短缺。不仅如此,在铁路修建到第二段的时候,汇丰银行还故意为难詹天佑,不肯支付工人工资,导致被迫停工。另外,这条铁路有一段要经过皇家亲戚的领地,他们更是百般阻挠。这些困难詹天佑都克服了。但正因如此,他得罪了很多人。这些人为了迫害他,还绑架了他的女婿,女儿也因此身亡。尽管经历了丧女之痛,詹天佑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下,他依然在坚持,直至铁路修建完成。詹天佑之所以受到后人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的贡献,更是因为他的牺牲……”当笔者讲述完这段背景后,很多学生被感染了,他们自发地打开课本,再次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这样的背景情境创设看似十分简单,但它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二、链接生活情境,拉近文本距离

生活情境即与学生生活有关的情境,创设生活情境能激起学生对生活的联想,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穷人》这篇文章前,笔者先用手机拍摄穷人家日常生活的视频,然后用软件将这段视频剪辑成5分钟左右的片段。这段视频拍摄的是穷人家的日常生活,如买菜、用水、出行等。当笔者将视频展示给学生看时,他们觉得非常惊奇。这户穷人家生活的拮据完全是学生们想象不到的,他们的日子确实过得很辛苦。笔者看到学生吃惊的表情,顺势说道:“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富强了,但仍然有偏远地区的人们过着贫穷的生活。请大家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穷人的看法。主题不限,大家可以随意发挥。”学生们纷纷发言,可见这段视频让他们产生了很多感触。他们对《穷人》这篇文章的阅读主动性提高了,而且也会去认真思考文章所要表達的内涵。

事实证明,生活情境的创设确实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绘画情境,触摸文本情感

绘画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情感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可以创设绘画情境,让绘画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笔者就经常创设绘画情境来开展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笔者发现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兴趣不是很大,学习状态也不是很集中。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笔者说道:“大家读了这篇课文肯定对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来用笔画一画心中的草原吧。”学生们纷纷振奋起来,他们拿出自己的彩笔开始画图。绘画结束后,笔者让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说:“我心中的草原是一望无垠的,草原的天是蔚蓝的,云是洁白的,蓝天白云下是大片的绿色。草原上有牧人吹着竹笛在放牧,阳光照在牧人的脸上,暖洋洋的。草原的风是轻柔的,是和煦的。这幅画就是表达了这样的景象……”笔者听完了学生的介绍,看着这幅美丽的草原图,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从表面上来看,绘画与语文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创设绘画情境能够调节课堂氛围。从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对语文本质属性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助力。

(责编 刘宇帆)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