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从“阅读救自己”开始
——徐雁访谈:从“服务型”向“学习型”馆员的提升

2018-01-28 13:31李惠青顾丹华
图书情报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书评图书馆员学习型

李惠青 顾丹华

(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 上海 201700)

随着信息网络化、文字数字化和各类高科技的应用,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管理职能、服务模式和内容等推陈出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样的,这也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经说过: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而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则决定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劣[1]。无论从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还是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学会学习并且终身学习都应该成为图书馆员的职业要求。目前,很多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还是缺乏对馆员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侧重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很多非专业馆员入馆后,得不到正规系统的培训,加上平时业务工作繁忙,知识获取处于停滞状态,思想上没有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所以,图书馆员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式,与时俱进,明确职责的同时适时进行角色的转换。那么,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图书馆员到底应该如何从传统的“服务型”向与学习型社会相匹配的“学习型”转换呢?而想要成为“学习型馆员”又有哪些条件呢?本文根据徐雁教授的访谈进行整理,力图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图书馆馆员培养和提高这一实际问题。

1 “学习型馆员”概念提出的背景

传统的图书馆员侧重于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作为图书馆的工作重心,把服务看成图书馆的灵魂和生命,这可能就导致图书馆员只满足于服务那些主动到馆的读者,而忽略了阅读推广的主动宣传,无法吸引“潜在读者群”。“学习型馆员”的提出,不仅能弥补这一不足,它的内涵也值得我们探究。

徐雁教授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仅在国家发展、组织成长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个体成长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这些变革,学习技能、学习能力、学习型人才定位等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素质的高低。

1.1 “学习型图书馆”是“学习型社会”的时代需求

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哈钦斯在他撰写的《学习型社会》(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2]。之后各领域开始了对“学习型社会”的研究。上世纪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90年代的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被提出[3]。进入21世纪,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号召“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4];2009年“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温家宝在视察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时也明确表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5]。

1.2 “学习型馆员”满足“学习型图书馆”的社会期待

图书馆是书、报、刊和数字化知识资源的渊薮,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的责任。作为公众集结阅读、汲取精神食粮之所,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号角声中,社会大众自然也对“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充满期待。而从人员构成的角度出发,建设“学习型图书馆”则要求每一位馆员与时俱进,早日具备“学习型馆员”的人文特质。所以说,“学习型”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契合了社会对“学习型图书馆”的美好憧憬。

具体来说,“学习型馆员”的人文内涵概括了馆员应具备的五大素养和能力,即职业素养、知识背景、工作技能、信息素养和学科前沿意识。对于“学习型”来说,爱岗乐业的专业主义精神是基本要求,只有满足了馆员的职业要求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追求提升。而知识背景和学科前沿意识则是“学习型”区别于“服务型馆员”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特征。馆员博学杂览的知识底蕴,和对学科前沿、研究热点的把握是“学习型馆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图书馆员要阅读救自己,在全民阅读推广的转型升级中,实现从“服务型馆员”到“学习型馆员”的提升。

2 “学习型馆员”的时代特征

“学习型馆员”顾名思义就是要会学习和善于学习,学习能力决定着人才素质的高低。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作为新时期的图书馆员,如何不断学习、努力进取,加强自身专业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变化?

徐雁教授指出现代社会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传播与积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的信息需求与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新月异,公共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己开始急剧转型,当下图书馆所提供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传统图书馆时代无法比拟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量拥有广博知识和专门学识的专业馆员,将越来越多地隐身于后台,进行着馆藏存量文献的整合、加工和研究工作,把信息流知识化,把文字记录文献化,必将成为未来“学习型馆员”的主要岗位职责。

了解未来岗位职责,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要求馆员不断明确自身定位,并积极提升技能,在现阶段把握自己,带着紧迫感地抓紧人生的重要时机,把挑战当机遇,转危机为良机,成功实现职业生涯的转型。而实现转变的关键即在于通过阅读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能充分适应未来岗位职责需要的“学习型馆员”,完成从传统的“服务型馆员”向未来“学习型馆员”的转变。

面对新技术涌入带来的改变,优秀的“学习型馆员”应当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来应对时代的挑战。概括起来为:①重视阅读,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动摇;②追求创意,善于在业务实践中不断挖掘新元素;③服务第一,真诚保持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④勇于进取,自觉站在社会新文化与时代高科技的最前沿;⑤志存高远,从学习型起步成长为一专多能的研究型人才,最终“读为基础,想为主导,落实到写”。

3 全民阅读浪潮下的阅读推广与馆员转型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连续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多个重要文件。图书馆员在“全民阅读”工作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全民阅读推广的大环境下,针对图书馆员在阅读推广工作中从服务型向学习型升级,徐雁教授同样给我们提出了指导和建议。

他指出所谓“全民阅读”,包含着社会各阶层的民众都应该拥有阅读的环境、阅读的资源、阅读的条件等语境,而“全民阅读推广”,则意味着在创意、策划有关阅读推广活动时,应始终牢记在“为什么要读”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推广阅读”和“推广读物”。而小微化的分类读物推广和精准式的分级阅读推广,则是“全民阅读推广”的两个重要抓手。我坚定地认为,“阅读推广”一定要从引导孩子看优秀绘本图书开始,要从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和科普好书开始,要从“书香家庭”、“书香校园”和“学习型社会”抓起,采用“三位一体”全民阅读推广方略。具体来说,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引导阅读推广工作的转型。

首先,转变推广理念是根本。从以往侧重在倡导“阅读情意”的培育,转向夯实“阅读价值观”的广泛人文基础,如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爱好等。

其次,调整推广方法是重点。从努力追求“全民阅读推广”领域成就的全面开花,向不断争取“分众阅读、分类阅读、分级阅读、分地阅读、分时读物指导” 的方法转变。

最后,重视读者“自主”阅读的定位是要义。以“读者自主型阅读”为基础,努力开创“馆员导航式阅读”的新局面。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转型,需要从学习型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出发,充分体现图书馆的职能和馆员的专业素质。坐拥图书馆书城的在职馆员们,应努力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强化自己对书、报、刊、网的文献情意,着力培养自己的“专业主义精神”。期待各位馆员惜缘、惜时、惜福,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努力以“服务型”图书馆员为起点,自觉地向“学习型”和“研究型”馆员提升,不仅要把“人间天堂”的知识骄子角色做实做好,而且要做得更有创意,更有激情,更有特色!

4 开展馆员书评进行阅读推广实践的思考

爱读书并善于写书评是“学习型馆员”的基本素养,也应该成为从事阅读推广的馆员的基本业务能力。图书馆员在阅读与写书评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我,向“学习型馆员”迈进,更能体现图书馆这一职业的价值,推动“学习型图书馆”的发展[6]。但我们发现,现实中常常出现馆员阅读与馆员书评严重分离的情况,阅读后能写出优秀书评的馆员还是寥寥无几。针对馆员书评及荐书,徐雁教授也指出了特别的注意事项。

徐雁教授首先指出读中外名著佳作、古今经典好书,爱读书善作书评,是“学习型馆员”的基本素养。书评是“图书评论”一词的简称,是指对图书内容、装帧形式等方面,进行主题揭示、内容分析和价值评判后所写的议论文章。书籍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思想性等,以及书籍形式上的,包括书衣、版式、字体、字号等要素在内的整体装帧的艺术含量和技术含量等,都是撰写书评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所谓“价值分析和评判”,就是通过书评作者的解读、鉴赏、分析、批评等手法,对书籍的整体价值作出好坏、正负等比重方面的评估。因此,书评往往为读者选书、作者写书和编辑出版图书提供借鉴。

从馆员书评受众的角度来说,“馆员书评”属于“大众书评”范畴。即为专业以外,适合中等文化程度读者阅读的普通图书所写的书评。主题上以文史类读物为主,题材上偏向传记、小说、通俗读物。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各门类的普及读物等。“馆员书评”站在知识传播的出发点,面向大众进行的公益性、义务性的阅读指导和读物推广文体,其文风应当具有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的特点,以便读者依据各自的阅读需求选择图书,体现的是“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图书馆存在价值和服务理念。

徐雁教授又进一步提出了书评写作的几个要点:

(1)客观性。要客观反映被评价书籍“是什么”。书评作者对所评价书籍的描述,主要分为外在物质特征和内在内容特征。前者所包括的内容与目录中著录的部分大致相同,即对所评图书的题名、责任者、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者、页数、开本、定价等的介绍;后者则是对所评图书的篇章结构、题材、主题、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简要叙述,这又与书目提要的性质较为接近。

(2)互动性。要向读者解答被评价书籍的种种“为什么”。诸如书籍作者为什么要写作此书?此书的内容结构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内容结构是为了反映什么主题?还要分析该书的审美效果或论证效果,如对读者有什么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效果?总之,就是对阅读感受的分析、强化与深入阐述。这种感受首先是书评作者通过对所评书籍的阅读而获得的,然后再将其用文字描述出来,以期对读者的阅读产生某种影响。

(3)专业性。要全面回答被评书籍到底“怎么样”。评价功能的发挥,是建立在描述功能与解释功能的基础之上,往往是书评作者在超越所评审的对象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被评书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学术价值等方面作出判断,对该书的读者审美接受,对精神文明效益的预测三要素。由论点、论据、论证构架起来的对所评书籍的基本评估,是整篇书评文章的“点睛之笔”。最后,在评论过程中,要善于依据一定的价值观、评价标准,勇于提出被评书籍的意见。一篇有章有法的书评,往往能发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所未发,或高屋建瓴,或钩隐掘微,或慧眼识珠……帮助读者提高被评价图书的阅读鉴赏和认识水平,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导读好书和阅读推广的传播功能。

5 结论和展望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图书馆正面临转型发展,无论是对图书馆还是对图书馆员都有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馆员要不断健全自身的学习人格,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动摇,并将工作与自身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促使自己由“服务型”逐步向“学习型”转化,才不至于被时代淘汰。与此同时,图书馆也要深入开展对“学习型馆员”的培养,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馆员自主学习能力,加强馆员阅读与馆员书评的理论研究,让更多馆员借助这一平台,拓宽阅读视野,提高荐书能力,在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逐步向“学习型”馆员提升。

[1] 杨丽英.浅论如何让图书馆成为青少年“读好书、好读书”的好去处[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29-230.

[2] 徐 雁,蔡思明.时代理念·人文内涵·专业主义精神——论“学习型馆员”与“学习型图书馆”[J].新世纪图书馆,2011(5):3-9.

[3] 潘浏锐.论终身教育思想和学习化社会[J].教育教学研究,2011(11):126-127.

[4] 钟 杰.试论如何建立学习型图书馆[J].林区教学,2007(1):121-122.

[5] 兰 霞.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J].考试周刊,2016(85):174-175.

[6] 考 敏.馆员阅读与馆员书评联动模式立体路径的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6(26):103-106.

猜你喜欢
书评图书馆员学习型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书评
书评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重读〈石头记〉》书评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