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技能型人才

2018-01-29 05:02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立德德育工作道德

牛 伟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一、立德树人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中的意义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核心任务被坚决的确立下来了,成为了今后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国家教育系统把“立德树人”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明辨是非,激发学生们建立正确的社会荣辱观。所以,“立德树人”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后的德育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德育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灵魂工程,是教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国家栋梁之材的根基。因此,作为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加应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大限度的施展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不断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感而努力。

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要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建立良好的教学理想与教学信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坚持贯彻“立德树人”这一基本教学思想,坚持以德育手段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政治方向,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优良的思想品德是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基础,加强德育建设则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德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思维方式的种类,更可以训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单纯的学习科学知识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不充分。只通过专业技能的教育,我们获得的可能是拥有高级专业技能知识的“工具”,而不是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所以欲“树人”要先“立德”。

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握道德品质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学习思想品德基础,使学生们树立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同时了解并体会前人们的道德智慧,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总结出适合现今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道德观,规范适当的欲望与信念,树立合理的理想与目标,才能更加熟练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二、德育工作的现状

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有时会存在重视基础知识教育而轻视品德建设的情况,往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德育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德育课程经常是只有一个框架式的书本教学内容,同学们只能重复的牢记书本的教学知识内容,以应对机械的教学考试题目,收获的也仅仅是一些形式主义的口号,难以融入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思维方式过于简单,造成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在今后的生活中误入歧途。

现如今,社会上一些道德标准严重失衡,道德标榜严重偏失,认为老实、善良就等于呆板、可欺,认为善于钻营就等于精明强干,颠倒黑白,不明是非,丝毫没有一种正确的道德规范。以至于本该接受良好道德教育的年轻一代,在进入社会之后,陷入一种迷茫困惑的状态,最终只能随波逐流,恶性循环。加之,一些所谓的成功学标榜着成功的标准就是得到金钱与地位,使得一些人只知道一切向钱看,沦为金钱的奴隶,丧失道德底线,最终触犯法律。

一个人思想道德是否高尚,是需要对多种道德品质进行综合考量的。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可以时刻起到警醒自我的作用,达到提高自我修养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提升道德意识形态的品质,训练自我学习辨别社会知识的能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培养自我良性竞争的能力,不至于成为职场的工具。可危险的情况是许多劳动者不明白工作的意义,尤其是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更加不知道自我价值体现在哪里。经常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终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一些跳出职场选择自主创业的人们,由于没有合理的道德约束,加之自身经验不足,盲目、急躁的进行投资创业,最终导致创业失败。所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加困境中的生存几率。

国外的一些教育机构也很早就开始注意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于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规范性的评价指标:首先判断一个人做事的行为动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标准。其次了解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所有状况,来分析其认知水平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才是考察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可见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是极其重视。

三、落实立德树人的措施办法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责任心

德育教师通常有着丰富的教学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技能,有义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责任提高自我道德水平修养,严格遵守教学规章制度。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道德质量和建立优秀的自我人格环节上。坚持以学生的道德水平为评价德育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立性格,用真心来深入的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思想,努力寻找他们的差异性优秀品格,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潜能制定有效的开发计划。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加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改善他们的思考行为模式,鼓励他们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并为今后解决一些突发问题提供良好的自主思考模式。

(二)开发优质的专业德育模式

面对着有理想、有诉求的学生们有时会提出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由于教师们往往忽视了对日常的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无法及时的给予学生们准确、有效的回答、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导致了关于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不足。因此,德育的重点不仅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品德核心教育上,还应该本着促进学生们的生活成长,进行全面的综合性德育教学。

建立全面的综合性德育教学体系,传统的德育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爱国水平教育等某一特定方面的思想道德品质,无法建立一整套系统的德育教学框架,应该深入结合当前现实社会的种种因素,并以讲述实践案例的形式,深入挖掘分析各种实际问题,最终通过师生之间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这样通过解决一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更好的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同时,关注一些国内国外的重点事件,寻求社会专家学者的专业解读,分析并得出正确的价值观点,进而培养学生们的世界观、大局观,构建优秀的创新性思维。

(三)加强自身道德水平修养

自古以来,教师就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新鲜的事物被发现。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充满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教学思维,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学的新理念与新文化。

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每一名德育工作者都被赋予了新的责任,他们需要有着特定的政治要求和专业的教学资质。在教学质量方面,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境,教师们需要掌握一些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深入形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师们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自身修养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变化,进而解决一些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教师们需要加大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努力学习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以解决因为新标准与老传统之间摩擦所产生的问题。

因此,教师们对于德育内容的选择要有着更为严格标准,打破传统的命令式教育,改进现有的师生关系,做到公开的讨论问题,公平的分析问题,公正的解决问题,以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也是新时代国家对于德育工作者的新要求。

(四)加强自身意志品质修养

在日常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教育学生,学生们则向老师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内容,也观察着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学生们的品德教育产生微妙的影响,学生们总是善于模仿、学习老师们的各种行为。因此,教师作为学生们的重要榜样,就要起到良好的全方位榜样作用。所以说,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要时刻保持崇高的意志品质,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首先,要做好自律的心理准备,把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到德育工作的层面上来,做到言行如一,心系他人。不能一边严格教育学生,一边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不能设置两套道德评价标准,以至于说一套做一套。当这些错误的道德行为被学生们发现之后,损害的不仅仅是教师本人的公信力,学生们更会在心理上认为本应该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是不切实际的这对于德育教育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其次,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做学生们最为亲密的伙伴。要本着奉献精神,关爱每一名学生的内心灵魂,当发现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当发现学生们犯错误时,应怀着包容的心态接受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必须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们就会认为老师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并自发的以老师们为榜样,主动的提高学习德育课程的兴趣,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五)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标准

不论教师们还是学生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着个体的行为差异,不能因为德育评价标准的一致性,而抹杀掉教师们自有的行为特点,应该鼓励教师们用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更好的融入到德育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注重人性的引导,引导教师们朝着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理解并鼓励开展创新型教学体验,并给予教师们足够的信心,充分发挥在教学工作中的热情。

注重建立教师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年轻一代的教师们接受了许多新的概念、新的认识,教师们自身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往往会产生新的思想。由于教师们的性格不同,观念不同,他们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身的创新意识,并提高自己在学生们中的良好形象,最终产生人格魅力,加强对学生们思维意识的影响。

四、总结

教师是一种需要经常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高尚职业。所以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事情要做到最好,做人要做到最优秀。只有让自身千锤百炼,才能使自我百炼成钢。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教育出,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国之希望,国之栋梁。

在新时代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也会产生新的问题,要积极的面对这些现实社会真实存在的问题,建立更加完善的德育评价标准,努力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德育的教学质量,探索德育工作的本质,建立新的德育工作理念。紧跟时代形式,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创新开放的教学思维,最终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决落实。

猜你喜欢
立德德育工作道德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