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析

2018-01-29 20:08严天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高职

严天红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肩负着理论武装、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思政课的教学形式除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外,还有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即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领会,使思政课的理论内容“入脑入心”。2018年4月,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思政课要开展实践教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创新网络教学形式。借力网络及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

《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社政〔2005〕5 号,以下简称“05 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各地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部分院校进行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实践教学分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的参与度是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实际上,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思政课持不积极甚至是消极的态度,对课堂理论讲授以及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普遍兴趣不高。例如: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学生会因自身知识储备不够、记忆力不强、心理素质不好等原因而不愿参与。

2.实践教学脱离理论教学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不可分,实践教学应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在理论教学指导下开展,同时又服务于理论教学。但有些思政课实践教学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理论教学,造成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例如:学生的新闻播报,一般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近期热点时政新闻,做成PPT于思政课上展示,教师再加以点评总结。但如果学生选取的新闻内容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毫不相干,或是教师的点评没有做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现象,那么这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就完全脱离了理论教学。

3.实践教学过程难以监管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实践并验证理论的过程,只有每位学生都紧跟教师实践教学思路,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认识,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像课堂授课一样实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就会出现有些学生“不参与”或“不学”现象。例如:教师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大学生活调研的实践教学,通常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但有些学生对这项活动毫无兴趣,没有实际参与到调查问卷的编写、发放、回收、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报告撰写、PPT制作及访谈等实践环节,在小组中没有承担任何任务,只是挂名而已。

4.实践教学受时空限制,不能灵活开展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是校内课内实践,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实践教学;第二种是校内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参加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辩论会、演讲等活动;第三是校外实践,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开展调研、访谈或参观等活动。以上三种类型的实践教学都有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超出一定范围,很难开展实践教学。

5.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思政课实践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思政课整体实效性,然而,有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未能完全实现该目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开设这门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 “三观”,在行为上自觉遵守道德准则。通过课堂理论讲授,学生在思想上已基本认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一道德规范;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参与了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主题的辩论,更加认同这一社会公德,并下定决心加强自我约束。但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在学校的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还是会出现吸烟的现象。由此来看,有些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互联网给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的变革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生的主要特点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多为1995年以后出生,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浸泡”在互联网中长大的。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或是高考失利,带着较强的挫败感和自卑感入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带课本和笔记,却唯独手机形影不离。其实,这反映了他们作为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的鲜明特点:

1.对网络极具亲近感和敏感性。例如,有些高职学生整天生活在网络中,每天光顾各大论坛、贴吧,习惯使用最新网络语言,甚至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对网络上的某些言论深信不疑,对某些人物顶礼膜拜。

2.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熟悉获取信息的各种渠道,也乐于研究和交流获取资源的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3.喜欢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和塑造自我,在现实社会中空虚感较强。例如,一些高职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喜欢在游戏中扮演某个角色,体验虚拟人物的喜怒哀乐,享受虚拟人生的成就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二)互联网给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机遇

“95后”的高职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他们喜欢网络,也善于运用网络。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此为突破口,充分发掘和利用互联网给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的机遇。

1.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合理应用依托于互联网形成的各种在线课程、慕课、微课等教学资源;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纪录片、文献电视片等;可以让学生坐在教室中参观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截至2016年,在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上线的数字博物馆共有200余家,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等。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丰富了今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

2.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更加广阔

当今的高职学生离不开网络,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课上采用蓝墨云班、课堂派等APP与学生实时互动,吸引学生紧跟老师授课思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下布置思考题、讨论题、预习题等,便于学生温故知新。

3.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

如前文所述,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往往局限在固定的场所。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原来必须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进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转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不再严格受地点限制,时间上也可以灵活掌握。

4.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可实现动态评价

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是学生上交的实践报告或论文等静态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更多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的动态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

(三)互联网给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互联网给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1.网络上的错误思想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权威性提出挑战

高职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思想可塑性强,每天接受着网络上大量信息的冲击,但缺乏判断理论是非的能力,容易接受一些与主流历史观、价值观不同的所谓新观点。例如:网络上曾有文章诋毁民族英雄林则徐,声称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导致英国的入侵以及后来鸦片战争的爆发。这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没有林则徐”这种假设也是不成立的。而一些高职学生可能单纯将“虎门销烟”这一导火索看成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而在内心否定民族英雄的历史价值,降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认可。

2.网络的虚拟性疏远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借助文字或语音实现,而不再是面对面的交谈;交流的对象也可能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这种虚拟性也体现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生之间。例如:实践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会更多采用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QQ、微信等途径,老师的表情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语气语调学生感受不到,学生会觉得与老师面对面交谈机会减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

三、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2016年1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规律办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借力互联网平台,整合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1.利用互联网搭建学习平台,开辟第二课堂。教师在学习平台上传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新闻报道、论文等资料,或是学校购买的相关教学资源库、网络在线课程、公开课等,以丰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学习、听课或与老师留言互动。

(三)丰富互动形式。在应用互动教学模式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时,师生互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互动模式,教师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作为引线,以此促成师生间的互动。但单纯的师生互动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要培养学生在生物课堂中自主探究的能力,还需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丰富互动形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

2.利用课堂派、蓝墨云班等APP辅助教学。教师充分利用手机应用软件,备课时在APP上精心设置课堂互动环节,课上发起讨论、提问后可以迅速全面掌握学生的回答情况,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限时抢答、问卷调查等。借助互联网技术,也可以快速分类汇总和分析学生提交的各种答案,保证反馈的“时效性”。

3.利用数字网络技术,将数字博物馆搬进课堂,让学生在教室中参观博物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4.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发起社会调查,既节约调查问卷打印、发放及回收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可以快速得出分析结果,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

5.教师可以利用QQ空间、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发布时政新闻,发起讨论,并与学生实时互动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和历史问题,在讨论发言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问或误解,带领学生一起透过社会现象看本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项任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教师也不易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因而实践教学的效果参差不齐。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学过程能够更加透明,教师可以掌控每位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情况。

1.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例如:课上教师可在教学平台上设置提问,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手机APP提交答案。规定时间截止后,教师可一目了然地发现哪些学生没有给出答案,没有跟上课堂节奏。

2.互联网时代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每位学生不仅要参与,而且要在全过程中认真完成每个环节。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进度、作业提交情况,或是课上每位学生的签到、发言、参与讨论、参与调查的次数等情况,发现没有按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学生并及时督促。

(三)利用互联网丰富实践教学作业及考核形式

在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给学生布置论文、调研报告、观后感、访谈报告等文字性作业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依据。但有部分学生已经对文字性的作业产生厌烦,不愿认真完成。且学生上交的作业,往往也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更无法判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与实践教学效果是分离的。但在互联网模式下,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考核方式变成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

1.视频作业。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自己网上搜集的资料,将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案例、人物、故事情节以剧本形式呈现出来,再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在课堂上展示或自己录制成视频作为作业上传至教学平台;也可以几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参观场馆、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位同学明确分工,做好路线制定、现场解说、视频录制等工作,在课堂上展示参观过程,或上传至教学平台。教师依据每位同学参与的态度、表现、实际效果等给出成绩。

2.音频作业。学生可自选积极向上的古代及现当代诗歌、古诗词、古文、革命志士家书等,自选配乐,深情朗读,利用网络技术制成音频作业。

3.活跃指数。利用互联网,教师可以全面掌握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跃指数,包括在教学平台上的发言次数及质量、作业提交时间及质量、签到次数等,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给出评价。

4.动态考核。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始时设置签到环节,并在此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设置数个重要时间节点,要求学生签到并提交小结,直至实践教学完成。这样教师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动态管理,并掌握每个环节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动态考核和评价。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用好“互联网”这个工具,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最终提升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高职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