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鼻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

2018-01-30 05:46张俊钦徐亮赵柳燕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鼻窦上颌肿物

张俊钦,徐亮,赵柳燕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1100)

孤立性纤维瘤 (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起源于间充质梭形细胞,多发生在脏层胸膜,也可见于其他非间皮部位。发生在左侧上颌窦恶性较少见,具有边界不清、骨质破坏等特征。本院2016年6月收治上颌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2岁,因“左侧鼻窦堵塞伴局部肿痛10余天”就诊,就诊时有少量黄脓涕,偶有涕中带血,自觉嗅觉减退。外院行鼻窦CT检查示:双侧上颌窦及左侧筛窦蝶窦炎,左侧上颌窦占位。于2016年6月本院进一步住院治疗。专科查体:外鼻稍肿胀,左侧总鼻道充满红色肿物,表面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无异常;MRI平扫见左侧上颌窦肿块(图1),T2WI可见低信号影及周围骨质破坏。初步诊断考虑慢性鼻窦炎伴上颌窦肿物。行鼻内镜下鼻窦肿物切除术,肿物质地韧,术中出血较多。术后病理:镜下见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排列,部分区域排列致密,部分稀疏,间质为胶原纤维组织(图 2);免疫组化:CD34(-),Vimentin(+),CD99(+),BCL-2(+),S100(+),Ki-67>20%。病理诊断:左侧上颌窦梭形细胞来源的肿瘤。术后于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确诊为左侧上颌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并接受放疗。术后1年复发,转移至对侧上颌窦。

2 讨论

SF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间充质梭形细胞的肿瘤,多见于脏层胸膜,也可发生在全身非间皮部位[1],本病好发于 50~70岁人群[2],不同性别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临床症状依据发病部位、病灶大小各异,瘤体血供丰富者易出血。SFT多为良性,也有恶性表现者。Klemperer等[3]在1931年第一次对本病进行病理学描述,认为本病多表现为树突状间质细胞,免疫组化多为CD34和BCL-2阳性[4]。CD34是SFT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早期研究发现SFT组织CD34均呈阳性,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近期发现确诊的SFT免疫组化中CD34阳性率为79%~100%。CD34可能与瘤体的性质存在一定关联,恶性SFT者多表现为CD34免疫应答缺失,而高表达P53、S100和Ki-67,其中Ki-67表达阳性比例大于5%[5]。本例病灶在左侧上颌窦,仅有局部疼痛和鼻塞症状,查体见肿物呈红色,且术中出血较多,提示肿物血管丰富,免疫组化CD34(-),Ki-67>20%,S100(+)。

SFT在CT上多表现为大小不一的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血供较丰富,可见钙化和分叶。分叶并非恶性征象,并且随肿块增大,可见出血坏死。SFT在MRI上的信号特征可以直接反应肿瘤的组织学特点,瘤体内胶原带及细胞稀疏区,在T1WI、T2WI上大多表现为等信号,而瘤体细胞密集区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低信号反应致密的胶原纤维[6],对应的在DWI上也有不同的信号改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本例与上述文献资料基本一致,T2WI可见低信号的致密胶原纤维及高信号的细胞密集区,伴周围骨质破坏,弥散图片有不同信号改变。当瘤体较大、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或出现远处转移时,需要考虑恶性SFT可能,更要明确的是,肿瘤大小、密度及血供并非鉴别良恶性的可靠指标[7]。

图1 副鼻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左侧上颌窦肿块(箭头),膨胀性生长,累及左侧筛窦及鼻腔,左侧上颌窦壁可见骨质破坏(1A)。示病灶信号不均,3点方向(箭头)可见低信号影,邻近上颌窦壁有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可见水肿改变(1B-1C)。弥散见肿块信号不均,其中T2WI低信号区,弥散序列为低信号(1D)。

图2 肿瘤细胞呈梭形或短梭形,编织状排列,部分区域排列致密,部分排列稀疏,间质为胶原纤维组织。(HE×200)

本病还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恶性上皮样肿瘤,较多见鳞癌,好发于上颌窦,其次为腺癌,好发于筛窦,两者呈浸润性结节样生长,CT或MR扫描可见病灶内坏死,周围骨质破坏明显,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但无SFT在T2WI的低信号胶原带;(2)乳头状瘤,是最常见的良性上皮样肿瘤,好发于中鼻道,呈膨胀性生长,70%为内翻性乳头状瘤,呈乳头状生长,中间可见小气泡,MRI表现为脑回样、栅栏样改变;(3)血管瘤,往往有静脉石及钙化,CT或MRI增强可见明显均匀强化或渐进性强化;(4)骨及软骨来源的肿瘤,骨及软骨肉瘤,CT可见明显骨质破坏,有骨膜反应,MR增强可见网格状棉絮状、轻中度强化;(5)造血系统及神经源性肿瘤,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常分布在中线鼻腔处,膨胀性生长;嗅神经源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和部位较为特征性,发病高峰年龄段为11~20岁和50~60岁,多在鼻中隔上1/3~1/2的筛板、上鼻甲内侧面嗅神经分布区[8],常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

总之,SFT的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能帮助临床诊断,当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不清时,高度提示恶变,最终需要病理以及免疫组化确诊。恶性SFT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良性SFT者也可出现复发和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需进行长期的随访复诊[9]。

[1] 李声鸿,李平,肖晓怡,等.椎管内孤立性纤维瘤一例.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9):1313

[2] Musyoki FN,Nahal A,Powell TI.Solitary fibrous tumor:An update on the spectrum of extrapleural manifestatiion.Skeletal Radiol,2012,41(1):5

[3] Klemperer P,Rabin CB.Primary neoplasms of the pleura.A report of fine cases.Arch Pathology,1931,11:385

[4] 余晨,方磊,曾献军,等.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12):1810

[5] Yokoi, Tsuzuki, Yatabe, et al.Solitary fibrous tumour:significance of p53 and CD34 immunoreactivity in it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Histopathology, 1998, 32(5):423

[6] 彭小芳,汪秀玲,张秀莉.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2):60

[7] 孙毅,谢丽响,胡春峰,等.良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23(6):461

[8] 许顺良.鼻腔及副鼻窦原发肿瘤影像学表现.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浙江:浙江省医学会,2014:2

[9] 赵登玲,邓钢,张丽华,等.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良恶性对比分析.肿瘤,2013,33(5):454

猜你喜欢
鼻窦上颌肿物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