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权利法案》辨析之一
——汉英简称与全称

2018-02-09 20:55浙江省台州市新桥中学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称汉译辨析

◎ 刘 凯 浙江省台州市新桥中学

新课改以来,从教师层面来讲,史料教学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而从学生学习和应试角度来看,史料实证素养及其养成,也是当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专题七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学目标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表述为“查阅《权利法案》及《王位继承法》等文献,通过解读文献归纳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特征”,“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笔者愿以一次《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公开课的教学反思为契机,结合从教和阅读所思所得,从汉英简称与全称,时间、内容和目的,前身及背景等方面和角度,详加辨析《权利法案》,以求史料教学和史料实证真实而精彩的呈现。

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历史图册》(必修1)2016年第2月第4版第58页“图7-4 《权利法案》(局部)”,此图片为《权利法案》原件,英国议会官网(www.parliament.uk)在线可见原始文件[1]。配文:“《权利法案》,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1689年由国王威廉三世签署。”因此,第一个问题便是,为何全称与简称明显不一致——“宣言”等于“法案”吗?抑或这仅是无关紧要的汉译所致。在解决这个困惑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同页另一图片,或许能为后续深入的辨析做一铺垫。

“图7-5 1989年,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中,英文“TERCENTENARY OF THE BILL OF RIGHTS”部分以王冠为中心对称环状分布周边,王冠之下有一水平横置的权杖,权杖中间为两个上下交叉的字母W和M,即代表威廉三世(WilliamⅢ)和玛丽二世(MaryⅡ)。《权利法案》即《Bill of Rights》的日常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借用简单的英文单词right和power,区分二者,强化教学;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权利法案》的本质内涵(权利的主体即议会或国民)。因为熟悉学情的老师都清楚此一知识点,从形式上来看,首当其冲的记诵和应试盲区即在于学生往往将“权利”错写为“权力”!但是,绝少老师会涉及、更不要说着重提到介词of前的名词Bill。“In government,a bill is a formal statement of a proposed new law that is discussed and then voted on.”[2]依照柯林斯词典着重指出其内含“正式声明formal statement、新法律proposed new law、投票表决voted on”等特点,结合汉语理解和习惯,姑且译为“议案”,而这恰恰是理解上述困惑的关键所在。

问题已经打开,其关键也已找到,却又绝非此一单词所能解决,必须引入英文全称,才能“柳暗花明”。兹以美国耶鲁大学官网为例(而其全称同于英国议会官网),汉译《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英文全称为《An Act Declaring the Rights and Liberties of the Subject and Settling the Succession of the Crown》。[3]名词 Act,其与 Bill或 bill(大小写均可)同为法律、政治术语,二者的主要区别即Act的特点在于:

(1)首先它必须是大写的[4]。

(2)(直接交由)政府或议会通过的法案;[5]它是果断的,无须或事先已经协商妥当。

(3)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必须经由国家立法机构合法化后才能称得上是Act。[6]

第(2)点后半句和第(3)点看似无关紧要甚至同义重复,但却事关连载的后文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如内容、目的和前身等。现在分词declaring是动词declare宣告、声明的一种变形,也不是问题的关键,一般也译为宣告、声明。

综上所述,暂且生硬、通俗地直译为《(一个)宣告国民权利与自由和解决王位继承的法案》。而笔者新近翻阅《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竟也看到该书提及的汉译全称是“法案”而非图册中的“宣言”二字。[7]

第二幅图片所做的铺垫,其与第一幅图片的综合辨析已经比较充分,可言归正传于辨析正题:

首先,汉译如图册图片将全称书写为“…宣言”,是明显的误用;其源头当然在误译:现在分词declaring等组合作定语,放在名词Act后面,与其形成主谓关系即“法案宣告…”。所以,译为“宣告…的法案”是说得通的,符合本意。

其次,英文简称“偷换”了一个名词,因此也已变换了仅由全称可知的本质涵义。如上述Act所释第(3)点——它首先涉及的是议员残缺不全的议会大会(Convention Parliament)在王位空缺时期,其自身地位如何界定即合法性的急迫问题。[8]这里涉及一个史料来源的问题,也是教材的疏忽和流行的谬误:《权利法案》的基础和主体来源于比它早近一年的《权利宣言》即《Declaration of Rights》;[9]或者说,所谓的“13条国民权利与自由”最初诞生于《权利宣言》,而增添了两个内容后,经过国家合法化了的议会的合法程序——可以称得上是‘双保险’,方才升级为《权利法案》。[10]当然,这两个内容从英文简称中也“消失”了,以至于人们依然认为《权利法案》仅仅十三条!不过,从当今欧美史家的研究论述和叙述方式来看,《权利宣言》更显革命性,因此也较《权利法案》着墨更多,甚至对后者只是点到为止;欧美英国革命史前沿权威、耶鲁大学Pincus教授最新研究专著中引用的原始文件(documents)便仅有《权利宣言》。[11]

最后,无论汉译简称,还是英文简称,既是简称,也就不可避免地失其全部内容,都会使人忽略王位继承在这一法案当中的内容和地位。但是全称中的王位继承却是当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权利宣言》合法地升级为《权利法案》后关乎国本和民心的重要新内容。[12]此篇不赘,留待后续。

结合英国议会官网权威而简洁的介绍:“The Bill of Rights is not a Bill, but an Act.”[13]《权利法案》,不是议案Bill,而是法案Act,得出本文辨析的结论:汉译英国《权利法案》,全称应为《(一个)宣告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的法案》。

下笔至此,笔者也相信思路清晰的老师或许在中途已经恍然大悟。但仍有一些未解之谜:抛开《Bill of Rights》译为《权利法案》是否恰当、符合本意,和抑或《权利议案》更合适这些琐碎问题不谈,更深入的,诸如为何英文通俗的简称要变换一个名词取代能够反映其本质内涵的另一名词?这些谜团不是本文所要、所能探究和辨析的,笔者也相信,尤其后一看似更深入的问题,或许仅是一种习惯和约定俗成,非人力的历史研究所能及。在下一篇《英国〈权利法案〉辨析之二》中,笔者将尽力译介文献史料如英国国家档案馆所示《权利法案》等,以期详细阐述《权利法案》之时间、内容和目的。

笔者原非世界史(英国史)专业方向出身,工作以后也是荒废了“初业”;由去年暑假以来涉猎颇多的英美原版学术专著等的阅读和思考,便不得不对欧美诸多革命史叙述产生怀疑,引发探究。连载的辨析系列也是想从更为细微的史料细节入手撬动既有成见和误区。但囿于专业,久已生疏、淡忘的英文文法,难免班门弄斧!希冀各位方家斧正,欢迎批评!

【注 释】

[1]http://www.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evolutionofparliament/parliamentaryauthority/revolution/collections1/collections-glorious-revolution/billofrights/,浏览日期2018年4月21日。

[2]柯林斯出版公司:《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语学习词典:英语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3]http://avalon.law.yale.edu/17th_century/england.asp,浏览日期2018年4月21日。

[4](英)克拉克、波因顿:《牛津词汇辨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5页。

[5]柯林斯出版公司编:《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语学习词典:英语版》,第14页。

[6](英)克拉克、波因顿:《牛津词汇辨析=Word for Word》,第5页。

[7]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1页。

[8](英)G.M.屈威廉著,宋晓东译:《英国革命:1688-1689》,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85页。

[9](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著,潘兴明等译:《英国史》(上册:史前—171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478页。

[10]Mark Kishlansky, A Monarchy Transformed:Britain1603-1714,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 1996, p.285.

[11]Steven C.A.Pincus, England’s Glorious Revolution,1688-1689: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Boston: Bedford/St.Martin’s, 2006, pp.69-71.

[12](英)G.M.屈威廉:《英国革命:1688-1689》,第85页。

[13]http://www.parliament.uk/about/living-heritage/evolutionofparliament/parliamentaryauthority/revolution/overview/billofrights/ 浏览日期2018年4月21日。

猜你喜欢
全称汉译辨析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2022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2019年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常用缩略语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