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味补肾”浅析固冲汤*

2018-02-14 00:03刘彪叶新苗叶肖琳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海螵蛸冲脉五倍子

★ 刘彪 叶新苗 叶肖琳(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固冲汤源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该书“治女科方”载:“固冲汤,治妇女血崩。”原方:白术一两(炒),生黄芪六钱,煅龙骨八钱(捣细),煅牡蛎八钱(捣细),山茱萸八钱(去净核),生杭芍四钱,海螵蛸四钱(捣细),茜草三钱,棕榈炭二钱,五倍子五分(圠细,药汁送服)。张氏为清末民初一代大家,学贯中西,《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毕生临床经验的总结,多发前人所未发,由于张氏在固冲汤原方后未述及症候,且方中白术用至一两,故后世对于原方主治,君药多有分歧,从健脾摄血论者有之,从敛肝涩血论者有之,从补肝肾固冲脉论者亦有之,固冲汤是否以黄芪白术为君健脾而摄血?固冲汤所治之崩漏其病因病机究竟何如?

1 名家见地

1.1 补中气、健脾摄血 冉先德认为,本方益气健脾,固冲摄血,治冲脉不固,脾气虚衰,不能摄血,以至月经过多或血崩者。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以摄血;山茱萸、白芍养肝合营;煅龙牡、海螵蛸、棕榈炭、五倍子收涩止血;茜草活血祛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1]。

1.2 收涩为主 陈潮祖认为,冲任不固,以致经血暴下,法宜固冲止血。故方用萸肉固精敛气,补其冲任之虚;海螵蛸、茜草根、棕皮炭、五倍子止敛固涩,止其经血暴下。因兼气不摄血,故用白术补气健脾,黄芪益气升举,使其气能摄血;因兼肝不藏血,故用白芍柔肝,龙牡敛肝,使其肝能藏血;合而成方,共呈固冲止血功效,益气摄血,柔肝敛肝为辅,用药不偏寒热,全从固涩着手,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收敛止血的方剂[2]。

1.3 补肝肾固冲脉 李庆业认为,山茱萸甘酸温,入肝、肾,具有收敛止血,补益肝肾之功,冲脉不固,每与肝肾不足有关,故选山茱萸与咸涩微温入肝、肾经,善于收敛止血的海螵蛸相配,针对主证,为方中主药。黄芪甘、微温,补气升阳;白术苦,甘温,益气健脾,两药相配,益气健脾以摄血,加强主药作用,为辅药。煅龙骨、煅牡蛎、五倍子、棕榈炭,均能收敛固涩以止血,龙骨、牡蛎兼能安神;茜草去瘀止血,使止血而不留瘀,共为佐药[3]。

以上3位名家,代表了几种主流观点,其中冉老认为固冲汤以补中气、健脾摄血为主,合以养肝、涩血;陈老则认为全方以收涩药为主,辅以补气固精之品,奏收敛止血之功;李庆业则认为全方以补肝肾固冲脉为主,辅以益气、收涩之品。各家观点主次分明,泾渭有别,加减用之临床,亦各有所长,要更进一步解析固冲汤,不妨跟随笔者的脚步,深入探寻一番。

2 源流析微

2.1 拟固冲汤初衷在肾,固冲实为补肾 张氏自序《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本经》与《内经》,诒之开天辟地之圣神,为医学之鼻祖,实即为医学之渊海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固有子。”张氏细研经典,受其启发,在温冲汤条文下有言:“女子不育,多责之冲脉。郁者理之,虚者补之,风袭者祛之,湿盛者渗之,气化不固者固摄之,阴阳偏盛者调剂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并由此确立了治冲的一整套方法,拟定了固冲汤、温冲汤、理冲汤等方,固冲汤作为张氏治冲的名方,要细究张氏拟此方的初衷,且看张氏“论血崩治法”:“女子血崩,因肾脏气化不固,而冲任滑脱也,曾拟固冲汤,脉象热者加大生地一两。”(《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由此观之,张氏拟固冲汤初衷在肾,固冲实为补肾,而不在补脾肺之气,亦不在治收涩之标。

2.2 原主治猝然血崩或崩漏延绵,今已不同 查《医学衷中参西录》固冲汤医案6则,张锡纯经治1例,其长子荫潮经治2例,他医经治3例。临床所见:或为陡然下血,两日不止,昏聩不已,周身皆凉,脉微弱而迟;或为半日之间,气息奄奄,不醒人事;或为小产之后血不止,绵延月余;或为月经过期不止,脉微细无力;或妊娠流产旬日,忽下血甚多,脉小无力。归纳以上诸证,可见本方主治之崩漏,当为猝然血崩或崩漏延绵,兼见头晕,肢冷,气短,神疲等虚象,脉则以细弱无力为主。综观诸案,均属一定程度的急症、危症。而今此类情况,求之中医者实为少数。今以固冲汤为主方,临床取其效者,多为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尿血等证属肾虚不固,或兼见脾虚,多见舌淡脉弱,而实邪不显著。在此类情况下,加减用之,疗效可观,从临床实际看,固冲亦是补肾。

3 略陈管见

3.1 治标 从治标的层面看,冲脉不固而至猝然血崩或漏下绵延不已,气已随血脱,见气血阴阳虚极,法当急以龙骨,牡蛎煅用,“收涩之力较大,欲借之以收一时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配以棕榈炭、五倍子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生白芍酸收益肝肾,养血敛阴,黄芪、白术甘温补气,资助后天,脾气健运则统摄有权,上诸药合用,以治其标。

3.2 治本 从治本的层面看:既以冲脉滑脱不固为本,法当何如?八脉隶属肝肾,冲为血海,方中唯山茱萸一味最为精妙,《本草新编》载:“山茱萸补肾水,而性兼涩,一物二用而成功也。”山茱萸性酸甘而温,即可补益肝肾,又可收敛涩血,用之治冲脉可谓标本兼顾。

对于类似“以味补肾”“补肾而固奇经”的要义,也可参考《临证指南医案·虚劳》治某姓案:“少壮形身憔悴,身体前后牵擎不舒,此奇经脉海乏气,少阴肾病何疑?”药用“枸杞、苁蓉、牛膝、沙苑、当归、茯苓”,此即以治肾而治奇经之例。此处观之,叶、张二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4 验案举隅

(1)张某,女,34岁,2013年4月3日初诊,诉月经周期正常,经行约十日方止,经量偏多,色淡、见少量血块,平素腰膝酸软无力,头晕目花,纳差,寐尚可,大便时溏时干,脉细弱,舌边红苔薄。证属肝肾不足,冲脉不固,兼有脾虚,拟补肾固冲,收涩健脾。处方:山茱萸24g,熟地40g,炒杜仲12g,黄芪15g,党参12,白术15g,陈皮12g,佛手花12g,海螵蛸12g,茜草9g,锻龙牡各30g,砂仁6g,7剂。二诊:4月11日,头晕目花改善,脉细数,舌红少苔,诉月经将于4月16日前后至,处方:原方加麦冬12g,太子参15g,三剂,嘱服尽药待月经来后再诊。三诊:4月19日,诉月经如期已至三日,量稍减,色淡,腰酸楚,纳可,二便正常,脉细弱,舌红苔薄。处方:原方山茱萸增至30g,加五倍子6g,棕榈炭 12g,侧柏炭 12g,升麻 6g,柴胡 6g,7 剂。四诊:4月27日,诉月经至第7天已净,腰膝酸软改善,舌淡太薄,脉细。处方:祛五倍子、棕榈炭、侧柏炭、加焦六曲12g,木香6g,7剂。回访月经已近常人,唯偶见腰酸、胁胀,治以舒肝滋肾健脾法收功。

按语:患者年龄34岁,已育一子,各项妇科检查均无异常,病属崩漏,辨为肾虚,冲脉不固,由于肾失封藏,冲脉滑脱,故治之始终以固肾为主,辅以建中滋后天,同时,急则治标,诊其苔薄脉弱,无邪实之扰,故漏下时多用固涩之品,以收涩止血。如此反复调养数月,患者崩止经调,精神气色渐佳,饮食改善,逐渐康复。

(2)朱某,男,29岁,2013年6月12日初诊,诉反复遗精,三五日一次,已有一年之余,曾多方求治,效果不佳,诉平素腰易酸楚,乏力,视力下降,有脱发,小便清长,大便时溏,怕冷不明显,舌形偏瘦,质红苔薄,脉寸关浮尺脉弱,辨为肾虚不固,拟固肾涩精,处方:山茱萸30g,五味子6g,山药12g,海螵蛸12g,莲须12g,金樱子9g,沙苑子9g,五倍子 6g,黄芪 18g,白术 15g,太子参 15g,麦冬10g,柴胡10g,桂枝12g,白芍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炒谷芽12g,7剂。二诊:6月23日,服药后遗精已止,唯前日熬夜工作后,遗精复发,诉视力有改善,纳可,唯睡眠欠佳,苔薄黄。处方:加远志6g,石菖蒲12g,炒栆仁12g,7剂。三诊:7月3日,遗精未复发,腰酸楚感减少,睡眠有所改善,但仍有多梦易醒,纳尚可,处方:加磁石45g,灯心草2g,焦六曲12g,7剂。

按语:患者青年男性,从事科研工作,思虑甚,精神压力较大,反复遗精已有年余,四诊合参,辨为肾虚不固,治以山茱萸、山药固肾补虚为主,臣以大队收涩之品止遗缓其标,佐以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阳固阴安肾宁心,初诊见舌红,知其日久肾虚极至相火不敛,心肾不交,为虚火,当给太子参、麦冬稍佐养之,不必更进知、柏之属。此患者前后调理半年余,现已如常人,此案可谓用方不执方,而本于其方也。

(3)周某,男,6岁,2014年4月22日初诊,外院确诊为“慢性肾炎”,已住院治疗月余,仍见“镜检红细胞(+++),尿蛋白(+)”,无其他明显不适,彩超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测血压115/65mm Hg,舌质淡,苔薄,脉滑。辨为肾气未充,拟固肾摄冲,处方:固冲汤原方加白茅根10g,大蓟10g,小蓟10g,炒谷芽12g,7剂。二诊:镜检红细胞(+),尿蛋白(+),舌淡苔薄,处方:生黄芪增至30g,加山药12g,鸡血藤12g,樬木30g,焦六曲12g,七剂。三诊:镜检红细胞(-),尿蛋白(±),舌淡苔薄,处方同前。

按语:此例患儿查无器质性病变,不偏寒热,舌脉如常,故以固肾摄血之固冲汤加减治疗,果然灵验。

5 结语

经言:“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山茱萸不仅味酸,且性涩,微温,其功用正如《药性论》所言“止月水不定”,实质是取其补肾固涩之功。又如《本草新编》:“山茱萸补肾水,而性兼涩,一物二用而成功也。”综上所述,山茱萸是“以味补肾”的代表药,疗效显著的固冲汤是“以味补肾”的代表方剂,他们的应用和相关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海螵蛸冲脉五倍子
中医名言拾粹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海螵蛸在制酸止痛应用中不同服药方式验案举隅
海螵蛸止血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
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
五倍子治疗蛋白尿的研究
海螵蛸的研究进展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小议冲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