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18 01:29罗诗燕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罗诗燕

当前,高中时期的地理教学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且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而问题解决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满足教学改革各方面的要求。所以,笔者在本文从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以及基础理论着手,对问题解决模式的具体应用途径进行分析。

一、关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概述

在新课改这一理念下,各个学科教师都对问题解决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运用,其和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发现法基本一致。地理教师可借助问题解决这种教学形式在课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生在问题提出以及解决的过程中,逐渐提升理解能力及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地理学习效率以及成绩。所以,采取问题解决这种教学模式除了可以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新课标提出的具体目标相吻合。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运用途径

1.贯彻教学目标。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地理课上,教师借助问题解决这种模式,按照层次逐渐推进的方式,提出相应问题,逐步推进课堂教学。例如,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因为本课涉及很多知识点,并且包含许多概念、公式以及原理,如果高中生还使用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就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把地球自转以及公转作为重点,通过生活实例把地球和太阳之间相互影响这一问题提出来,略讲太阳黑子和八大行星方面的知识。

2.实施差异化教学。

由于高中生存在个体方面的差异,所以,教师运用问题解决这种模式时,必须实施差异化的课堂教学。班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初中,而且在入学之前其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针对具体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于重点知识实施一对一的课堂教学,进而让所有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效率。

例如,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因此对交通运输以及格局变化给生活造成的影响存在不同理解。此时,教师要按照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差异化的课堂教学。而且,教师必须具备足够耐心,在学生遇到理解困难时,可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案例展开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的理解。

3.注重教学具有的连续性以及细致化。

实际上,问题解决这种教学模式乃是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能够细化知识点。进行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气候、民俗以及地形方面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以往所学民俗、地理、地势、气候等相关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例如,在教学“区域农业发展”时,为让高中生对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课上可实施问题解决这种教学模式,对地理知识加以细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进行有效联系,进而帮助学生巩固以及理解知识。所以,教师可把东北地区具体地理条件以及资源储備状况和农业总体布局特点进行总结,这样,就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综上可知,在新课改逐渐深化之下,以往教学模式当中一些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模式已得到优化。而问题解决这种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具体应用,需要师生一同努力。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施差异化教学,同时,注重教学具有的连续性,创设一个多元、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