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影响

2018-02-19 06:39文媛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盐城224600
系统医学 2018年24期
关键词:潮气量胸外科肺活量

文媛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盐城 224600

临床中,针对胸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而手术则是其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此法在术中游离患者的食管时,可对其支气管、肺门等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肺叶也相应受到了一定的挤压,致使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自主呼吸功能较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呼吸道感染等,所以必须进一步强化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此可及时探查到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其有效处理,以此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1-3]。为此,该研究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胸外科进行治疗的5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护理对其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组,即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该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20~85岁,平均值为(46.26±3.36)岁;胸外伤 9例、肺癌 5例、食管癌 7例、血气胸4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 21~84 岁,平均值为(46.74±3.41)岁;胸外伤8例、肺癌6例、食管癌6例、血气胸5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如,性别、年龄等资料后,可知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首选的护理计划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取综合护理,详细方法见下。

1.2.1 病情监测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平卧位,同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此避免其呼吸道发生堵塞现象;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等,若其血氧饱和度低于90%,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如,为患者戴上面罩进行吸氧,并加大氧流量,给予面罩吸等,及时清理存在于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

1.2.2 排痰护理 护士可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开展深呼吸排痰法,先将患者的体位调整到最放松且舒适的状态,之后指导患者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深呼吸,且需进行5次以上的深呼吸,这样可使患者肺泡大幅度地膨胀,此外,护士还可引导以连续性的方式咳嗽,以此可将痰液完全咳出,患者的痰液若是过于黏稠,可给予其实施雾化吸人治疗,1次保持20 min,1天实施4次左右,可使患者顺利将痰液排出。

1.2.3 呼吸道护理 由于胸外科重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进行吸氧治疗,导致其呼吸道黏膜常处于干燥的状态,痰液粘稠度较高,从而增大其痰液排出的难度,病情严重时可致使呼吸道出现阻塞现象,所以,给予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必须要做好湿化措施,并且将病房内的温湿度调整至合适的度值,可于病房中安装空气湿化器,以此能确保患者呼吸道粘膜可始终保持湿润,使之痰液顺利排出。

1.2.4 呼吸功能训练

护士可指导患者如何开展腹式呼吸法,叮嘱患者将体位调整为平卧位,并将其腹肌患作以充分的放松,之后通过患者的鼻部位置开展深且速度缓慢的呼吸过程中,相应指导喊着如何,开展缩唇式呼吸,之后再叮嘱患者将体位调整为坐位,之后通过鼻部进行吸气,暂停半个小时之后,即可实施缩唇呼气,借此能进一步增强气道内压以及呼气阻力,可有效对其血氧饱和度、肺泡通气量进行改善。

1.2.5 体位护理 当患者的病情逐渐恢复稳定之后,可适当为其调整体位,间隔1~2 d调整1次,同时定期对患者部分受压皮肤进行相应的护理,以此预防其出现压疮。

1.2.6 心理护理 护士可结合每一例患者实际的病情积极与之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表现出来情绪对其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此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喜好,每天在病房内播放一些利于缓解心情的轻音乐,以此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放松心情,借此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疼痛,还可增强其治病的自信心,提升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肺活量、潮气量、第1秒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肺总量、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评估指标为护士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等,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试验中所出现的所有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

表1 对比两组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s)

组别 肺活量(L) 潮气量(L) 第1秒肺活量(L/s) 最高呼气流速(L/s) 肺总量(L)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3.69±0.83 2.89±0.52 19.36<0.05 0.49±0.12 0.53±0.23 0.42>0.05 4.82±10.10 3.03±0.65 21.64<0.05 5.88±0.86 5.14±1.29 17.26<0.05 5.21±1.05 4.26±1.02 18.20<0.05

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潮气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肺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对比两组的生活、心理、躯体功能

可知观察组的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的生活、心理、躯体功能[(±s),分]

表2 对比两组的生活、心理、躯体功能[(±s),分]

组别 生活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值P值92.35±6.31 5.14±0.49 15.27<0.05 90.74±5.22 80.37±4.27 21.65>0.05 88.93±5.03 66.74±4.17 18.37<0.05

2.3 护理满意度

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中,对比对照组的72.00%,观察组 (96.00%)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3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在临床中,胸外科手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此法存在有多种特征,如麻醉时间长、切口大等,此外,这种手术类型的患者可产生大量的分泌物,致使其术后极易出现咳痰费力、潴留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损伤其身体健康[4-5]。常规护理虽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出现,但其在护理上针对性相对较弱,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6]。

这几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增强,使得综合护理逐渐广泛应用于胸围看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且护理效果理想[7]。在此次研究中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潮气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肺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陈卓荣[8]的探究结果基本一致:两组患者术后的潮气量相似,但在肺活量、第1秒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肺总量等呼吸功能指标及生活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上,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究其缘由可能是综合护理的开展,可让护士在较短的时间内探查到患者存在的特异症状,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呼吸功能训练以及科学的护理方法,以此有助于患者可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呼吸功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快患者疾病恢复的时间。此外,据相关文献记载[9],胸外科护士在有效的时间内给予患者实施呼吸护理、排痰护理等措施,可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保证手术疗效。此外,在该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该研究结果与李红霞等[10]的探究结果基本一致: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4%(51/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9.6%(43/54)(P<0.05)。 就此可发现,综合护理的开展可进一步强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促进护患之间融洽的关系,对降低护患纠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潮气量胸外科肺活量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肺活量的故事
气动电控麻醉机潮气量日常监测数据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麻疹并肺炎呼吸衰竭56例分析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