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2018-03-01 08:3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尿蛋白黄芪肾病

李 娜

(昌图县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昌图 112599)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患者血糖值异常,而如果患者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重,则会产生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也就是糖尿病肾病,患者不仅出现有口干、尿频等糖尿病临床症状表现,同时肾功能也受到侵害[1]。针对这一情况,临床中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快速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而中医自拟黄芪消渴汤快速调节患者肾脏功能,因此本文围绕自拟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展开探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 (55.69±5.25)岁。对照组50例,男23例,27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 (56.47±4.28)岁。经检查全部患者符合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出现有口干舌燥、盗汗、全身乏力、浮肿等典型症状。

1.2 排除标准 (1)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 心脏、肝脏功能不全患者;(3)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血糖、血脂、血压过高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调整患者食谱,减少食用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摄入量应在0.6 g/kg左右为宜;出现有感染症状的患者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等。

试验组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自拟黄芪消渴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黄芪、益母草各30 g,黄精、沙参、山药、麦冬各20 g,女贞子、五味子、白术等各15 g,川芎10 g,生甘草6 g等;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同,适当加减,其中血压偏高加石决明、钩藤各10 g,视力下降加菊花10 g,水肿症状严重加泽泻10 g。以清水煎至300 mL,每日分为3次服用,治疗时间为10 d 1个疗程,总计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痊愈,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身体相关检查指标降低幅度在一半左右;肾脏功能逐渐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身体相关检查指标降低幅度低于一半,肾功能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未有改善,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身体相关检查指标及肾功能均未有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相关检查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 (2hPG) 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试验组为9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检查指标对比 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定量、FPG、2hPG、尿蛋白定量以及HbAl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检查指标对比 (x±s)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头晕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中1例患者发生恶心反应、2例患者发生头晕反应、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异常,肾小球硬化,并多表现出尿蛋白指标过高的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同时由于肾病较为缓慢,给临床治疗工作增添了难度[2]。糖尿病肾病的引发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高血糖所引发的代谢异常、高血压、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等,单因素或是多因素作用均能够引发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方法通过控制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指标来进行药物治疗,但其疗效无法达到预期,而黄芪消渴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3]。中医理论中将糖尿病肾病划分为“消渴”“水肿”范畴内,认为发病主要诱因在于患者体内痰湿,血液流动不畅,气虚体弱,进入病情晚期后,患者内脏受损,体内阴阳不调,与西医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标本兼顾[4]。本次研究中采取了自拟黄芪消渴汤中药方剂,对于糖尿病肾病具有针对性疗效,其中黄芪适用于肢体乏力、阳气虚弱、肾炎水肿以及盗汗等症状,与白术、党参配伍使用,能增强药效;女贞子补肾;五味子补气生津等,在中药材配伍作用下,养气补虚,活血、固本,药效显著[5]。

本次研究中,治疗开始前,2组患者尿蛋白定量、FPG、2hPG以及HbAlc等血糖相关检查指标过高,显示患者身体状况异常,而这一症状在用药后得到明显改善,2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有所下降,试验组患者尿蛋白定量、FPG、2hPG、尿蛋白定量以及HbAl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试验组9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自拟黄芪消渴汤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恶化,缓解患者症状,效果显著。

[1]王宪华.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2(5):61-63.

[2]杨国宗,苏小惠,杨丽阳,等.自拟黄芪玉米须汤在单核苷酸多态性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1(21):1781-1784.

[3]黄寅銮,曾纪斌,许希雪,等.黄芪消渴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5(1):81-82.

[4]曹正喜.自拟黄芪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11(7):108.

[5]刘雪梅,肖小惠,李惠林,等.自拟黄芪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7(8):1-3.

猜你喜欢
尿蛋白黄芪肾病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黄芪是个宝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