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膏配合玉红粉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张力性水疱的临床研究※

2018-03-01 08:35李润香李颖芳郑建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红粉水疱金黄

李润香 李颖芳 郑建娣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南昌 330000)

当前,创伤骨科患者日益增加,其中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治疗延迟,出现患肢肿胀,进而形成张力性水疱,其以四肢“皮包骨”的部位常见,尤以下肢为甚,易增加伤口感染几率,限制手术治疗时间,严重者甚至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影响最终治疗效果[1]。目前临床上关于张力性水疱的治疗办法众多,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而中医认为下肢骨折属于“骨断筋伤”范畴,治疗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除疱液、避免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本研究中,我们以本院自制制剂金黄膏配合玉红粉外敷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6月,我科收治入院的60例下肢骨折肿胀伴张力性水疱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37.1±0.4)岁,采用单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胫骨平台骨折10例,跟骨骨折8例,踝关节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7例;治疗组胫骨平台骨折8例,跟骨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11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纳入标准:(1)有明确的下肢骨折外伤史,X线片显示骨折;(2)闭合性骨折,无开放性伤口;(3)伤肢肿胀程度为重度。

1.3 排除标准 (1) 有神经血管损伤者;(2) 有开放性伤口者;(3) 骨肿瘤及骨结核等病理性骨折者;(4)有精神症状者;(5)有皮肤病及糖尿病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抬高患肢,并置于功能位,运用20%甘露醇125 mL静脉点滴每8 h 1次,加强骨折远端关节的活动以及肌肉的等长收缩,促进血液回流。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抽吸直径>1 cm水疱液体(<1 cm无需处理),本院自制金黄膏和玉红粉以1∶1的比例调匀,外敷于肿胀及水疱处,以超出病变范围1~2 cm为宜,厚度约2 mm,并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4 h换药1次。其中金黄膏(批准文号:赣药制字Z20110024号)主要成分为大黄、白芷、黄柏、姜黄、生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天花粉等;玉红粉(批准文号:赣药制字Z20090343) 其成分为红粉片、青黛片、制乳没、二梅片、血竭、广丹、海蜉蛸、煅龙骨、赤石脂、煅炉甘石等。

1.5 观察指标 由同一名骨科专业护士每日负责定时观察患肢肿胀和疼痛情况,有无新的水疱形成及测量水疱直径并记录,连续监测7 d,比较2组患者肿胀、疼痛程度改变,并进行治疗疗效对比。肿胀程度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参考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标准制定[2],分为轻度肿胀、中度肿胀及重度肿胀;疼痛评估标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定,0级为无痛;1~2级为偶有轻微痛;3~4级为常有轻痛;5~6级为偶有明显痛但可忍受;7~8级为常有明显痛当可忍受;9~10为痛难忍受。0级为优,1~4级为良,5~8级为当可,9~10级为失败,1~8级认为疼痛缓解。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局部水疱完全消失,疱皮坏死脱落、创面愈合、皮肤光洁为治愈;局部水疱消失,创面未完全愈合但无红肿热痛及溃疡者为有效;创面未愈合或发生感染征象者为无效。

1.6 统计学办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涉及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疗效判定及肿胀程度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疗效判定及肿胀程度变化情况,治疗组患者均优势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肿胀程度变化情况 [例(%)]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疗效判定 [例(%)]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整体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效果 [例(%)]

3 讨论

骨折张力性水疱的发生以下肢居多,如膝部以下的小腿、踝部、足部,这些部位骨骼与皮肤结合紧密,之间仅很少的皮下软组织充填,骨折暴力易传达到皮肤,使肿胀的缓冲余地很小。水疱一旦形成,局部损伤因素造成的软组织水肿、静脉血液淤积、微血栓形成及淋巴管闭塞等,进一步加重其发展[3]。目前临床上对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有许多方法,包括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疱液、碘伏消毒水疱表面、外涂龙胆紫或抗生素药膏、外敷凡士林纱布防止粘连等,但是上述方法治疗时间长,同时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容易并发电解质紊乱,外渗致血管外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渗透性肾衰竭、水疱吸收和创面愈合时间也较长[4]。

本次研究采用我院自制制剂金黄膏和玉红粉以1∶1的比例调匀,直接外敷于患处,金黄膏方中大黄、黄柏泻火毒、消肿痛;生南星、苍术、陈皮化痰燥湿;姜黄、白芷祛风、活血止痛;苍术可散结消肿;诸药合之,标本兼治。现代药理学实验也证明,大黄、黄柏、姜黄、天花粉等均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而厚朴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痉挛[5]。玉红粉方中红粉、血竭、青黛生肌敛疮;制乳没行血散瘀;煅龙骨、煅炉甘石敛气散湿;广丹解毒生肌;该药方主要为清热解毒,止血止痛,活血生肌敛疮之功效。两种制剂联合应用,优劣互补,协同起效,可经过皮肤黏膜吸收,进入经脉、血络、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目的,预防肿胀处产生新的水疱,同时也能吸收水疱中的水分,使其缩小,干燥结痂,抗菌消炎,生肌敛疮。使用该方法与传统治疗相比加速了水疱的吸收,促进了肿胀的消退,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肿胀及疼痛程度缓解较为明显,尤其是分级指数具有显著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治疗效果比较方面,治疗组患者优势明显(P<0.05),包括治愈及有效在内的总有效率较高,无水泡再发生,以及溃疡感染征象者,而少数的几例治疗无效者经分析认为是个人体质特殊,或外敷药物覆盖不完全,厚度不均所致。

对于下肢等远心端骨折肿胀伴张力性水疱患者,采用金黄膏和玉红粉外敷患处,使药效能够直接渗透经毛细血管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清热解毒的目的,有效改善水疱吸收,预防新水疱形成,利于创面干燥结痂,抗菌消炎,生肌敛疮,减轻疼痛,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后续跟进治疗创造最佳条件。

[1]陈敏,李冬华,饶渭霞,等.水胶体敷料在下肢骨折张力性水泡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12):90-92.

[2]原巧玲,乔永平,刘硕君.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早期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109-111.

[3]刘庆华.龙血竭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22-223.

[4]胡达奇,赵合意,李亚峰.百克瑞杀菌纱布处理肢体骨折后张力性水泡47例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389-390.

[5]李国春,黄新武.金黄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3,5(22):32-34.

猜你喜欢
红粉水疱金黄
“红粉”来信
《红粉》海报
“红粉”来信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我从金黄的稻田看到我的祖国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红粉”特饮
任金黄谷粒丢失在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