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2018-03-01 08:3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疏肝解郁心绞痛血脂

潘 栋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心内科,山东 聊城 252000)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肌缺氧坏死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1-2]。有研究资料表明,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尚不存在确切的病理机制,其诱发机制与高血压、血脂异常、体重过重、糖尿病、吸烟饮酒、膳食结构、缺乏运动及病毒感染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且以发作性心脏绞痛为临床典型症状,其疼痛区域由胸骨放射至左肩、左臂及手指,口服硝酸甘油或适当休息可自行缓解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按病理机制,冠心病可分为猝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绞痛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同时,抑郁症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抑郁症患者罹患冠心病相对风险系数高达1.5,且冠心病患者罹患抑郁症相对风险系数高达1.7,二者共同发病率高且互相影响客观上加剧疾病恶化情况。一旦临床治疗中忽略心理因素存在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性。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收治于我院的86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为55岁,最大年龄为73岁,中位数年龄(57.1±3.3)岁,中位数病程(6.6±1.8) 月;43例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5例、合并高血压28例、合并糖尿病21例。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为55岁,最大年龄为72岁,中位数年龄(56.5±3.8) 岁,中位数病程 (6.9±1.7) 月;43例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合并高血压27例、合并糖尿病20例。

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纳入对比研究价值。2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试验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符合冠心病及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前均未服用过抗抑郁类药物且服用过治疗相对应心血管疾病药物。

1.3 排除标准 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功能不全及严重心律失常;存在肿瘤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存在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存在试验药物过敏。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实行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例如:他汀类药物、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及阿司匹林等,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适量抗凝药物及氯吡格雷等,针对存在风险因素患者给予抗血糖及控血压药物,结合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观察组患者给予疏肝解郁汤治疗,即:按中医辨证治疗理念,开疏肝解郁方选择生甘草6 g,生白芍12 g,延胡索15 g,郁金12 g,枳壳12 g,香附10 g,川芎10 g,柴胡15 g,每日1剂加水500 mL煎煮得药液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60 d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5 判定标准 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样本使用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其血脂指标,以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为参照评估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采取10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3]。其中,血脂指标可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从血脂指标来看,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 (x±s,mmol/L)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经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焦虑量表评分(9.3±1.2) 分、抑郁量表评分 (9.2±1.7) 分,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5.2±1.3) 分、抑郁量表评分(5.8±1.6) 分;观察组治疗前焦虑量表评分 (9.7±1.3)分、抑郁量表评分(9.1±1.5) 分,治疗后焦虑量表评分 (1.3±0.1) 分、抑郁量表评分 (1.6±0.5) 分。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经大量研究表明其诱发机制与血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激活存在着密切联系。受抑郁症疾病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的影响,增强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一旦血液中儿茶酚胺指标上升,增强心肌兴奋性,造成冠状动脉痉挛,促使心率变异性(HRV)下降,导致发生冠心病、恶性心率失常。同时,由于抑郁症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及内皮功能失调,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存在引发血栓的可能性,极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诱发不稳定性心绞痛,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刺激相关因子大量释放、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演变形成。有学者经研究表明,HCY因子现已被大量实践证明是冠心病独立风险因子之一,不止能引发血管内皮损伤,更能激活血小板黏附功能及聚集功能,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大量聚集,导致血管收缩,客观上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病情形成血栓。此外,抑郁症存在加大亚急性炎症免疫应答的可能性,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疾病形成进程。

炎症标记物CRP作为引发严重冠心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一旦患者体内血脂代谢紊乱,增强其体内氧化作用,削弱抗氧化保护机制,促使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上升,存在诱发冠心病的可能性。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骤急、治疗难度大及病情进展快等鲜明特点,而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客观上加剧治疗难度,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来看,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属于“胸痹”等范畴,患者受年老体虚的影响肾阳虚衰造成心阳不振,一旦肾阴亏虚则难以滋养五脏,存在引发心阴内耗及气血运行不畅的可能性,导致心脉阻滞[4]。按中医辨证治疗理念,开方疏肝解郁汤中生甘草补脾益气、生白芍镇痛镇痉、延胡索行气止痛、郁金活血止痛、枳壳理气宽中、香附疏肝解郁、川芎活血散瘀及柴胡疏肝升阳,诸药合用符合中医治病治本的理念。

综上所述,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应用疏肝解郁汤治疗的效果显著,不止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其血脂指标,更能降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1]王先琴.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6):44-46.

[2]蒋长胜.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3):26-27.

[3]郝景玉.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37(2):241-242.

[4]裴晶,贺苏.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9):90-91.

猜你喜欢
疏肝解郁心绞痛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疏肝解郁喝梅花粥
你了解“血脂”吗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疏肝解郁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与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