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管理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效果

2018-03-01 08:35赵玉婷童智洪周丽仙蔡小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年资护士长黄疸

赵玉婷 童智洪 周丽仙 蔡小芬

(上饶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上饶 334000)

新生儿黄疸[1]是指新生儿机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异常偏高,患儿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神经系统会造成一定性的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大脑。综合护理管理是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人员对临床常见疾病的掌握情况,完善护士的管理模式,提高护士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各项护理操作的熟练度,再根据患儿的病情发展,以患儿为中心,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达到促进患儿好转的目的。统计数据表明,新生儿黄疸患儿在接受临床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管理方式,对患儿的痊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将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名患儿,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对照组患儿,男性24人,女性26人;年龄1~25天,平均(12.52±2.33) 天;胎龄33~44周,平均 (35.29±0.53) 周;病程3~5小时,平均(4.25±1.58) 小时。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2人,女性28人;年龄1~24天,平均 (12.42±2.54)天;胎龄32~45周,平均 (35.67±0.23) 周;病程3~5小时,平均 (4.78±1.48) 小时。

1.2 纳入标准 与临床上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标准相符。除外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的患儿。参与研究的科室均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操作方式、实验方法以及所用时间等,并支持本次研究。而参与本次实验的患儿家属对实验过程、方法、目的等均知情,在知晓本次研究的前提下,自愿参与。两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后,所得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在我院科室治疗期间实施最为普遍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则在普通护理干预方式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管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综合护理管理。科室护士长应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各项临床工作的护理管理,将护理人员在临床上综合护理的运用程度纳入绩效考核,同时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护理理念的培训,让综合护理理念贯彻至日常临床工作。护士长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制定每日为患儿实施的综合护理计划,让低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实施,在护理计划实施完成后,再由护士长对整个综合护理计划进行评估,并指出缺陷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由高年资的护士与低年资的护士搭配上班,让高年资的护士在工作期间,能够指导并协助低年资护士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从而提升低年资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同时让各个护士能够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并提升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2)蓝光照射及护理。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极易对皮肤造成损害,护理人员应每日为患儿进行全身沐浴,重点清洁患儿的脐部与臀部,避免发生红臀、脐周炎等[2]。将患儿隔离,患儿所用器具均采取单人使用,预防交叉感染与院内感染,定时定期清洁消毒病房。每日为患儿实施抚触护理,每次20 min,实施抚摸的力度要小而均匀,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生异常状况,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在患儿接受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儿口服葡萄糖,以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泄,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可适当的调整母乳喂养的次数[3-4]。

1.4 观察指标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护理人员统计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患儿护理疗效,有效:通过综合护理,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显效:通过综合护理,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无效:通过综合护理,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护理人员将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生活质量评分数据采用t检验,并发症的发生率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SPSS 22.0数据处理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2%)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新生儿黄疸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16%), (t=5.98,P=0.01),治疗有效率 (9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 (t=5.2632,P=0.0218) (见表1)。

表1 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数据比较 [例(%)]

3 讨论

临床上把未满月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的新生儿称之为新生儿黄疸。由于该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巩膜染黄为特征的病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在新生儿出生2~3天可出现,维持10天左右消退[5]。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主要是采取蓝光照射治疗,通过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泄而治疗疾病。由于蓝光治疗箱的环境较为特殊,患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皮肤损伤、哭闹、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若医护人员不能及时的为患儿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患儿会因四肢活动过于频繁而导致擦伤,哭闹过多也易增加患儿发生眼部感染,因此,加强对患儿的综合护理管理措施,以促进患儿疾病的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护理管理措施是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年资的分布状况,采取高年资与低年资护理人员相互搭配上班,让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工作时期能够从帮助低年资的护理人员从各方面完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护士长将综合护理效果作为月末绩效考核,有效的提升了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护理理念相关知识的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并将综合护理理念运用于临床,以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护理人员为患儿采取的有别于传统护理措施的一种临床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注重患儿的整体护理,把握患儿的疾病发展状况,以患儿为中心,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旨在促进患儿疾病的好转。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加强了对观察组患儿的综合护理管理,最后实验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儿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蓝光照射治疗的黄疸患儿,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措施,护士长通过加强科室的综合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临床护理工作时,能够做到全方位的以患儿为中心,为其实施护理干预,从而能有效的促进了患儿生活质量的好转,降低了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疾病的痊愈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张晓阳.强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安全性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8):253-254.

[2]吴燕.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3):217-218.

[3]陈青,马钇求,韦素兰,等.加强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7):149-152.

[4]梁婧,吴柳丽,蒋永江,等.一种新型强化光疗装置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4(2):77-78,79.

[5]张敏,蒙好好,廖爱玲,等.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2):26-29.

猜你喜欢
年资护士长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年资回报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