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护理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8-03-01 08:35李禹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肝癌护理人员

李禹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1)

肝癌是临床常见病,具有居高不下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该疾病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其主要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因患者长期愤怒、郁闷,造成正气亏损,容易加重病情[2]。肝癌的预后易受到情志变化的影响而降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为提高患者预后,实施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对肝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61例,时间:2015年1月—2016年3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 (51.24±6.24)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0例,B级11例。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1~71岁,平均年龄 (51.82±6.17)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8例,B级1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

1.2.2 研究组 中医辨证理论护理。方法:(1)中医辨证的情志护理:肝癌患者容易出现心理的应激反应,产生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采取合理的疏导,消除不良心理,讲解治疗的作用,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2)中医疼痛护理:疼痛会加重应激心理,并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进行艾灸疗法与穴位按摩,增强体质,对免疫系统起到双向调节的积极作用,有效缓解疼痛,无副作用,延长生存期。(3)中医辨证的对症护理: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肝癌分为热毒内蕴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肝气郁结型等。①热毒内蕴型肝癌,表现为舌苔黄腻、皮肤黄染、小便短赤、肝区胀痛、脉弦数等。给予清热凉血方进行辅助治疗;对于大便秘结者,给予大黄汤灌肠法。②气滞血瘀型肝癌,表现为肢体疲倦、面色黯黑、肝区胀痛、舌有瘀斑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护理,给予化瘀汤加减、桃红四物汤、逍遥散等进行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③肝肾阴虚型肝癌,表现为脉细数或者微、舌体干瘪、腹部胀满等。对此,护理人员可给予利水化瘀、养肝滋肾方,做好保暖措施,禁止摄入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病情加重。④肝气郁结型肝癌,表现为恶心呕吐、脉细弦、常感疲倦不堪、肝区隐痛或胀痛且饮食过后,疼痛加剧等,护理人员应采取疏肝理气法,给予川楝子散加减与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联合辅助治疗,每日1剂,以水煎服。对腹部胀痛患者,耳穴压豆,缓解症状。(4)中医综合护理: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起居规律,指导患者练习中医气功,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促进气血畅通。另外。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勤于“四诊”,勤问疼痛症状,勤观病情变化,勤闻口腔气味,勤诊脉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干预3个月,对比2组生活质量QOL-C30评分、健康状况自我评分标准(KPS)评分。2种量表总分100分,评分越低,表示预后不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 (%) 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KPS评分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KPS评分比较 (x±s,分)

2.2 2组QOL-C30评分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生理职能、情绪职能、心理健康、认知功能、角色职能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QOL-C30评分比较 (x±s,分)

3 讨论

肝癌的病因复杂,与病毒感染、环境、家族史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3]。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晚期肝癌患者,其心理与生理上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痛苦。给予有效、优质、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给予实施中医辨证护理,更具有人性化与个性化[4],通过中医辨证的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采取合理的疏导措施减少负面情绪,消除应激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中医疼痛护理,给予艾灸疗法与穴位按摩,增强体质,提高免疫系统。中医辨证的对症护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中药方剂,例如,对于热毒内蕴型肝癌患者,给予清热凉血方进行辅助治疗;对于大便秘结较为严重者,则给予大黄汤灌肠法进行辅助治疗;对于气滞血瘀型肝癌患者给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者,并给予化瘀汤加减、桃红四物汤、逍遥散等进行辅助治疗;对于肝气郁结型肝癌患者,采用疏肝理气法,给予川楝子散加减与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联合辅助治疗;对于肝肾阴虚型肝癌的患者,给予利水化瘀、养肝滋肾方,并做好保暖措施,禁止摄入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病情加重[5]。通过中医综合护理,护理人员叮嘱肝癌患者养成良好的起居规律,并指导患者练习中医气功,从而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魄,提高免疫力,促进气血的畅通。

综合所述,中医辨证护理应用在肝癌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

[1]李霞,孙莉.中药辨证维持治疗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0):207-211.

[2]于春艳,朱仁英,李慧影.肝癌晚期患者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的护理对策[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1):23-24.

[3]许丹,许大雪,李晓红,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37-238.

[4]李剑英,邓天好,王华中.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9):114-116.

[5]李立锦,周彩娥,孙惠娟.中医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127-129.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肝癌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