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融合途径

2018-03-05 16:08姜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文化教育

□ 姜婷(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在以往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向学生传授体育技巧和体育技能,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技能。近年来,体育文化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体育文化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内涵,重视体育文化内涵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素质,符合我国高校体育创新教育理念,也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整体规划。现代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局限在专业能力方面,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和整体能力要求也是重点考核内容。所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进步的标准。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高校学习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年纪在二十岁左右,其思想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相关专家学者对高校目前的公共体育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体育技能教育,忽视了体育文化教育,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文化教育既包括体育思想方面的教育也包括体育素质教育,体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放松精神,减小压力。在部分高职院校中,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体育思想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对体育文化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体育教学内容被学生错误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仅仅是体育锻炼和体育器材,并不了解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学生一旦对体育文化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跆拳道和散打等科目时,教师应该结合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这一类科目既可以锻炼身体,经常锻炼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但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这样的引导,导致学生受到了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学习体育学科之后产生暴力倾向,将跆拳道、散打等体育特长用来打架、斗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没有进行适当的体育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导致学生将所学的特长用在了错误的方向,影响了高校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在高校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注重专业科目的学习,由于体育文化教育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学生很少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会提及。在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于考试有很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体育文化教育不是很重要,这样的想法是有偏差的。早在2015年时,国家教育部门就曾提出过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注重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应该注重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教育培养。只有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而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关心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2、高校体育文化及其特点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过程中体育精神和体育物质方面的文化,既包括体育精神文明也包括体育物质文明,是文化教育与文化行为的有机统一。体育文化从不同角度来看分为不同层面,首先,从教育角度分析,体育文化分为内在体育文化和外在体育文化。我国的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体育活动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重视体育文化教育,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体育文化从内在角度分析,是一种理念和一种想法。现代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体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在2013年就曾指出过,体育文化教育虽然在目前看来还并没有普及,但在高校未来的体育教育和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是一个趋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教育观念指的并不单单是体育教育学习,还包括体育教育思想方面的学习和指导。更加具象化就是体育教育不只是简单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去了解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中去。体育教育行为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文化在进行传播,体育文化不单单指体育教学设施和体育教学器材等,同时也包括体育教育思想和体育教学观念等物质方面的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依靠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在高校公共教学模式下,通过体育文化传播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发展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公共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通过信息的传递形成一个文化传播的氛围,对个体的影响较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会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形成自身对体育文化的理解。比如,近年来终身体育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终身体育可以看做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一辈子的体育奋斗目标。在大学时期为学生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大学生在体育目标和体育理念方面的想法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目标和体育理想,对我们整个社会的体育事业也会产生很大的进步意义。

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融合途径

3.1、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

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首先应该对传统的公共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由于早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很少会涉及体育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要求过于严格,对高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动作要求也过于苛刻。这种情况就导致有一部分体质较弱的学生没有办法参与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来,这会严重影响一部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增加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体育课程,在教学中逐渐渗透体育文化知识。比如体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足球、篮球等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体质较弱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瑜伽、健美操等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将体育文化和体育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进行体育项目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项目扩展开来讲,比如在讲到瑜伽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习瑜伽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塑造体型,经常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项目的学习方法。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设不同的体育课程,使全部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来,增加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

3.2、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理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书本化,学生缺少实践学习经验,并不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理念,是目前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追求分数和动作的规范性,所以我国高校的体育教材中相应的也会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忽视了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和体育文化的融合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精神,应该合理安排公共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在对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时都是每周两节。从实践学习方面来看,每周两节的体育课时安排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体育文化的需要。也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文化教学的理解。学校应该适当的延长公共体育教学课时,达到每周至少四节体育课时安排。在合理安排体育课时的同时,应该适当的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机会,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实践去学习和锻炼,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课本知识,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感受到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体育公共课程学习中,适当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体育技能,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理念。

3.3、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大部分体育项目是需要同学之间协作完成的。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团结合作、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集体意识。比如在学习篮球、足球等项目时,单人是无法进行的,是需要多人参加的体育项目。这时,集体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一直处于一个大的集体学习环境之中,集体的荣誉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在一些比赛中,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为集体争得荣誉,学生之间必须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应该认识到集体的荣誉也就是对个人的认同,这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情操。

4、小结

体育文化教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体育文化与体育知识的融合也是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目前,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过于重视体育技能教学,严重的忽视体育文化的融合,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了更好的将体育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应该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1]郭利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融合[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23).

[2]郑国强,刘露,杨小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融合途径[J].艺术科技,2017,11.

[3]王少博,王朝军.我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融合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08.

[4]谢燕歌,洪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融合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1).

[5]赵学功.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融合途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5).

猜你喜欢
体育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