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生学习方式的探讨

2018-03-05 17:45谢艳华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学习方式翻转课堂

谢艳华

【摘 要】本文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对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并结合两者从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三方面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学 翻转课堂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B-0100-02

鑒于中职学生专注力差、自学能力不强的特点,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学生创造了新的学习环境,如何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立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研究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出发,对中职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的弊端。随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显露出弊端:课堂上,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却“吃不了”;课后,知识的内化遇到问题时,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这样一来,后进生的学习筋疲力尽,优秀生的进步受到阻碍,既降低了学习效率,也与新课改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背道而驰,也违背了教育思想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教育的模式一直都是将知识的获取分为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长此以往,都是将知识的传递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来完成,然后通过课后作业、操作或是实践来完成课后知识内化,然而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并不喜欢,而课后的内化,也得不到教师的指导,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以往的教学形式,知识的传递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多种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完成课前任务布置和知识传递,而课堂上,经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助来完成知识的内化,如此一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并且由学生自主学习、仅需教师的课堂帮助就能进行学习,从而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学习方式的研究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习者处于主体的地位,学习者的行为活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感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和学习活动进行了分类。学习者可以分为:视觉型的学习者、听觉型的学习者和触觉型的学习者。通过直接观看图片、视频等直观的视觉性材料来学习,或者通过阅读和直接的实景观看等视觉刺激来进行学习,获得直观的学习效果的,为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则是热衷于听和说,他们主要是通过听、说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在课堂上,他们愿意与同学讨论,与教师交流,并通过这种谈论、交流的方式获得知识;触觉型的学习者则热衷于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他们更愿意参与亲身体验来学习,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希望通过亲手实践对知识进行探索。认知学习理论从个体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将学习者分为“场依存型学习风格和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两种,这两种学习风格分别体现了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依赖程度;立足于学习风格理论,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因此,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应创设更多的课堂风格,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学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学习方式获取知识。

(一)以听说的言语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学生主要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与交谈,教师将对事物的认识告知学生,学生获得间接的认识,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将各自的认识用言语表示,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获得间接的经验。主要学习方式有: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二)以直观的眼见为实的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这类学生主要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以及教具、模型等,对事物、知识有一个感官的认识,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系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获得直接的感官经验。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观看法、演示法等。

(三)以切身的身临其境的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类学习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的环境下进行切身体会,通过直接接触事物并感知事物,以获得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等,以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学习方式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训法、实习法等。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出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身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确切地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激发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因此,学生所需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观念沟通的活动结构。因此,学习方式最核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情感、构建价值观念。随着学习方式发生新的转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构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主动参与。主动参与的特征:第一,学生所接到的任务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学习目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一定要求,因此会据此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第二,学生接受任务后,对任务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根据任务要求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战略,优中选优,最后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学习;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如有外界因素的干扰时,能做出相应的调适。

因此,主动参与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能够自主学习,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思考分析,自我监控、自主反思和自我调节。

(二)乐于探究。对知识的形成源于对知识的探究,而知识探究,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样式。小组学习,其实质就是小组中的角色扮演,要求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必须积极承担各个角色的任务,必须尽到各个组员的责任,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成员;其次,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又是一个整体,必须相互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在组与组之间的评比与比拼时,所有的成员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后,统一思想、相互配合。

通过小组的责任划分、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共同明确目标,对问题进行口舌风暴,对知识进行探索研究,积极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三)勤于动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知识的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实践才能对感知的事物有真实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谈论、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等,通过自己的实践参与,获得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使教师的角色有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只有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真正将知识的传递与内化变得和谐,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卫东.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内蒙古教育,2016(5)

[2]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陆泓光.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

[4]沈 娜.翻转课堂模式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设计与案例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责编 罗汝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学习方式翻转课堂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小步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