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

2018-03-05 22:07江珊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育对策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江珊珊

〔摘要〕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也是为自己的一生做好规划的关键期,如能在这个时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将能在今后一生的各个方面做出更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选择,因此本研究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分析相关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5-0039-05

一、引言

《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在高中部分明确指出,高中生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1]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也是为自己的一生做好规划的关键期,如能在这个时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将能在今后一生的各个方面做出更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选择,因此对于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了解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本研究利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四川省某市某校的部分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并力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象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名词解释

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是个人在了解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确定未来从事职业的目标,制定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过程[2]。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构成[3]。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为四川省某市某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不同班级共130人,统计方法为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有效率为96.15%,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此次调查中,男生61人,占总人数的48.8%,女生64人,占总人数的51.2%,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高中生都认识到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中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比83.2%,认为不重要的仅有7人,这个数据说明现在很多高中生已经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性,这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发现,虽然大部分高中生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的学生却并不太多,其中对自己的职业有很清晰的规划的学生仅有20.8%,只有近期规划没有远期规划的学生占比36%,只有一点想法没有仔细考虑的学生有37.6%,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想过关于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事情。这个数据或许可以给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在此次调查中,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和能力非常了解的仅有20.8%,大多数学生都是比较了解,占比66.4%,仍有12.8%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等一点都不了解。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知道,但不是很了解”状态,占比57.6%,仅有6.4%的学生非常了解,有11.2%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一点也不了解,很陌生”。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渠道有59.2%的学生是“凭自己的经验认知或从网络、书籍上获得”,有27.2%的学生是从“与父母谈论工作问题”中得到的,从学校和老师那里得到的有13.6%,由此也可以看出,有关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还可以做得更多。

(三)结果分析

1.父母对职业的态度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由表1可知,R=0.35,P=0.00<0.01,相关显著,由此说明父母对职业的态度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相关。

2.父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与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的认识

由表2可知:R=0.21,P=0.02<0.05,相关显著,由此说明父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与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的认识有显著相关。

3.父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由表3可知:R=0.25,P=0.00<0.01,相关显著,由此说明父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相关。

4.学生对职业生涯重要性的认识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由表4可知:R=0.30,P=0.00<0.01,相关显著,由此说明学生对职业生涯重要性的认识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相关。

5.学生是否有明确目标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由表5可知:R=0.41,P=0.00<0.01,相关显著,由此說明学生是否有明确目标与学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的相关。

6.学生性别与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由表6可知:R=0.07,P=0.42>0.05,相关不显著,由此说明学生性别与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显著相关。

(四)研究结论

1.父母对职业的态度和父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影响着高中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对高中生父母进行职业生涯相关教育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重要的一方面。endprint

2.高中生对未来的目标与计划对其职业规划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从目标与计划入手。

3.大部分高中生都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的学生却并不太多,因此教会高中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使高中生有一个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内容。

4.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处于“知道,但不是很了解”状态,因此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该使学生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

5.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数学生是“凭自己的经验认知或从网络、书籍上获得”,因此这也充分说明了对于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很多可以做。

四、教育对策

(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普及工作

通过调查研究得知,现阶段高中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都处在“知道,但不是很了解”状态,并且得知相关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更多地知道相关知识,从而为后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好准备。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讲座

可以由学校的老师或者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目的、重要性、意义、基本分类、理论基础、作用价值、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具体做法、行动规划、自我评估、注意问题等等,使学生全面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2.为学生发放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宣传手册

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制定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手册,既包括相关基础知识又要包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做法等,发放给学生进行阅读和自我学习,并设有专门的咨询处,如果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到咨询处询问,由专业的教师进行解答。

3.张贴职业生涯的宣传海报

在校园张贴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海报,一方面使学生更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及行为。

(二)重视家长相关教育,使家长成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好帮手

1.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向家长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

家长学校是进行家长相关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向家长传递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包括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家长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作用,以及家长如何协助学校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首先要使家长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次能够了解相关知识,并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使家长成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好帮手。

2.对家长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使家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聘请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为家长开展相关培训,使家长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方法,以家长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态度,带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力求家长能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部分指导,让家长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中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教师做起,在各学科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需要专业的教师和课程,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渗透教育。对学校教师进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力争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在各自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教师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者。

(四)学生相关教育和培训

1.開展自我认识相关教育,为职业规划打好基础

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与自我认识的教育,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使学生学会判断个人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并预测自己在所从事的工作中将拥有的特殊能力,还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对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2.利用家长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到的职业和职位很有限,学校可充分调动家长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从事的工作涉及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选择一定的时间组织有能力、有素质等适合为学生进行讲座的家长到学校来为学生开展相关讲座,形象地向学生阐明自己的工作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各种工作、各个行业的利弊等,激发那些有职业目标的学生去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促使那些还没有职业目标的学生,可以正面的来思考这个问题。

3.专业技巧指导,使学生学会制定《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职业生涯规划关键的一步就是学会制定《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职业生涯规划书基本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设计几个部分,其中“自我认知”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测评 、360度评估 、自我认知小结几方面;职业认知部分包括外部环境分析、目标职业分析、SWOT分析和职业认知小结四方面;职业规划设计包括确定目标和路径、动态分析调整、备选规划方案等几部分。通过专业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指导《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步骤和要素,并且学会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4.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求“规划职业与完善人格相统一”

高中生职业规划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规划职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思考现在与未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体会社会艰辛。学会爱与被爱,学会感激与回报,学会忍受与坚持,学会独立与承担。这种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任何教育所难以替代的,这种经历将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深远。endprint

(五)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活动,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职业岗位

1.组织学生参观不同职业园区

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职业园区,包括医院、工厂、公司、农场、单位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医生、护士、工人、教师、销售、农民、工程师等职业的作用、工作方式以及价值,使学生更加了解这些职业。

2.组织学生进行职业体验

与公司、单位等進行合作,让学生在安全且适合的岗位进行职业体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职业的性质与工作,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适合与不适合的职业,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准备。

3.在学校开展模拟职业活动

可以利用社团、学生会等学校内的团体,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职业活动,例如模拟法庭、模拟销售、模拟教学、模拟医院等,使学生能够不用走出校门依然可以拥有不同的职业体验。在模拟的过程中,有相关教师进行指导,对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困惑等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好铺垫。

(六)其他教育渠道

1.对高三学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

2.聘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3.利用学校的网络测评系统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网络测评,包括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专业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结合测评结果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指导。

五、总结

职业是人生发展的生命线,每个人都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职业,而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意识到高中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尽早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力求每一位高中生都能有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每一位高中生在职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的希望与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育部,2012.

[2]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高中一年级上)[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7.

[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现状及策略,中国论文网,2016.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攀枝花,617000)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对策职业生涯规划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