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2018-03-20 11:58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苗族传统思想

雷 丽

(文山学院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 文山 663099)

苗族传统文化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风俗,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现在,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苗族传统文化存在一些方面的落后性和不先进性等因素,它依然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下面,笔者试结合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策略这个问题作简单阐述。

1 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苗族传统文化,是指苗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世世代代相传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总和。它包括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传统现象。苗族传统文化在苗族思想观念中往往表现为具有落后性的一面,造成了苗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就苗族地区经济落后状况来说,主要是受自然条件、交通以及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仅从文化的角度来讲,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苗族传统文化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苗族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农业经济方面,就是促进了苗族农业经济的发展。苗族传统文化最初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苗族的农业生产活动。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苗族的农业生产发展是与苗族人民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要加大苗族传统文化对农业经济的研究和分析,使其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节奏,促进苗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因为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农业种植与发展还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主体部分,即农业还是苗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这样就使得苗族人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过多地依赖于苗族传统文化”[1]25。因此,无论是农业的生产还是收获,都会与苗族传统文化相联系。这种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与苗族人民的生产与发展联系在一起。苗族传统文化与农业经济之间在苗族人民看来就是这样必然的联系,这已成为了苗族地区的一个文化传统。即农业经济文化已经融为了苗族传统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苗族人民的生活以及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1.2 苗族传统文化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

苗族传统文化对工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现代工业文明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增加。“苗族传统文化同属于文化的一种,通过苗族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利用苗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来融入到工业建设与发展当中,可以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1]26在苗族传统文化当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对工业经济发展有利的文化。这种文化,如苗族精神及苗族的一些道德素质修养规范等,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是工业企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企业文化,必须加以发扬,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

1.3 苗族传统文化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商业文化。”[2]当前,苗族传统文化对商业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苗族人民的生产与发展,也离不开商业交换活动。在苗族传统文化中,苗族人在经商的时候,非常讲究“诚信”原则。这一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发展有着十分契合的部分。因为商业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只有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信任的基础,商业活动才可以更好地开展与实施,否则即便是在充分的商业环境,也很难开展商业经济活动。而苗族人民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彼此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信任关系,这样在开展商业活动的时候,遇到的阻力较小,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商业文化,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商业活动的发展效益。

2 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苗族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苗族传统文化中还有对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的因素。因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制约的分析,更好地发挥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推进作用。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2.1 粗放的传统生产管理思想制约经济发展

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就苗族的生产管理而言,由于受粗放的传统生产管理思想的影响,大多数苗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提升速度较慢。如大多数苗族地区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较多的还是使用原始的生产工具——水牛黄牛加木犁木耙,这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铁牛、机械化相脱节,根本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节奏,从而不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苗族地区,“苗族人民长期的放火烧山烧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苗族地区的土壤与植被的覆盖率,这对于苗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3]。所以,对苗族地区在进行农业经济生产与发展过程中粗放的传统生产管理思想,必须加以革除,否则将会继续制约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2 重农轻商思想制约经济发展

苗族是一个自古以来不懂经商、不善经商的民族。苗族在生产发展中非常注重农业,对农业的发展爱护有加。苗族经商观念落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苗族社会生活中,认为只要有饭吃,填饱肚子就可以。经商方面,没有多高要求。所以,自古以来受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苗族人民非常注重农业,漠视商业。在苗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人民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农本商末,这对于苗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4]。在苗族传统的重农思想的影响下,苗族人民不太会去关注商业发展,也不太会去进行投资生产,这样就限制了苗族人民的思维和视野,从而不利于苗族人民开阔眼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在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大多数苗族地区,苗族人民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根本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除农业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活动。这样一来就制约了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不用说是促进苗族地区经济的现代化了。所以,面对重农轻商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要进一步从解放思想的角度出发,去进一步促进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改变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为苗族人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与发展环境。

2.3 频繁的迷信活动制约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到今天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了,但不少苗族地区的群众还是非常相信迷信,信奉鬼神。他们的思想文化领域当中,封建迷信思想充斥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苗族地区,经常见到苗族群众进行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如敬鬼神、拜自然神灵、喊魂、做魔功等。如果有人生病了,不是去医院寻求治疗,而是寄托于神灵进行宽恕。这种一味迷信封建鬼神的传统思想,必然会与现代的科学文化思想产生冲突,造成对现代文化思想的严重影响。现代经济发展又是与科学文化相联系的。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在进行经济发展的时候,完全依托于神灵的保佑,这是很难获得经济效益的,也一定会限制经济活动的科学发展。目前,对苗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苗族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民族地区,与当地封建迷信思想活动是分不开的。要知道,没有科学思想的指引,任何经济活动都不会获得成功与发展的。因此,对苗族地区频繁出现的对经济发展造成制约的迷信活动,必须要加以革除。

2.4 陈旧的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苗族陈旧的传统观念对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如苗族地区结婚大操大办的传统观念,就不利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因为苗族人民在结婚的时候,大多数都要隆重操办,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往往是不堪重负的,这样一来就会使一些人失去继续生产和经营的资本,甚至是倾家荡产。所以,这种传统的婚姻观念,“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改革与进步”[5]。除此之外,苗族由于受到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苗族人民一般都会选择储蓄,而不是扩大再生产,这与现代经济思想是相违背的,因此不利于推进经济的发展。因为没有继续进行经济生产活动的资本,经济活动就得不到良好的维持,这样就会使商业活动被迫中断,从而影响商业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面对陈旧的传统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必须要对苗族人民的思想进行改造与教育。

2.5 落后的教育制约经济的发展

以前,由于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大多数苗族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导致他们被迫远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且,苗族自古以来,大多数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的高寒山区、边远山区。那些地方,山高坡陡、高山阻隔,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先进的教育很难在那些地方植根。苗族自古以来不太重视接受教育,以致苗族整体上教育落后,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的落后。教育上的不平等,自然就伴生了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方面的不平等,进一步拉大了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距。1949年后或是现在,苗族地区一些陈旧的传统意识和落后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如早婚早育、读书无用、养儿只为防老、不送女孩上学、小富即安,加上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商品经济意识、安于现状等,给苗族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意识上的桎梏。并且,现在不少苗族地区实行“一刀切”的校点撤并,客观上剥夺了高寒山区、边远山区苗族儿童适龄入学的权利,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加剧了山区苗族教育落后的步伐,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3 利用苗族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的策略

针对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要求人们必须要积极引导苗族人民利用好苗族传统文化发展经济,采取相应策略。

3.1 引导苗族人民调节消费结构

为了更好地改善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推进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对苗族传统文化加以改革利用。一个科学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改变苗族人民的消费结构。首先是改变苗族人民的消费思想,将传统的储蓄思想改变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发展思想。这就需要加强对苗族人民的教育和引导,使苗族人民懂得科学消费的优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资本。其次是改变苗族地区婚姻大操大办的传统习俗,使苗族人民逐渐懂得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传统的婚姻方式对家庭造成的危害。再次是相关部门要对苗族人民进行一个科学的消费教育,使人们形成一个科学的消费方式和习惯,通过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式促进苗族人民消费结构的改善。通过上述策略,希望可以促进苗族地区群众消费结构的科学调节,推进苗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2 构建商品经济发展新观念

苗族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严重制约了商业活动的发展,这对于商品经济发展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对于商人而言,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商业思维,那么即便是再良好的商业资源也不会使商人获得更大的发展利润,当然也就不会为商业活动开辟另一份发展前景。因此,在苗族地区传统文化思维发展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要学会构建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对苗族人民的经济思想加强指导和教育,使苗族人民的发展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转变,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苗族人民商业发展观念的确立。其次是加强对苗族商品经济发展优势的宣传,使苗族人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好处,这样苗族人民就可以积极地去进行商业发展。最后是在苗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指导和帮助,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3.3 调整苗族地区产业结构

为了更好地利用苗族传统文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调整苗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发展的经济结构,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人们要根据苗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与传统文化价值相接近的产业,如旅游文化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来增加苗族地区苗族人民的收入,促进苗族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样一来,苗族地区就形成了农业、商业、旅游业多重经济发展结构和格局的发展模式,从而可以更好的推进苗族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

3.4 普及好科技知识

科学永远是推进发展的关键。要想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在苗族地区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可以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素质和生产能力,从而有效地让苗族人民进行经济活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首先是相关部门必须在苗族地区进行科技知识讲座,呼吁更多的苗族人来听讲座,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科技知识的宣传,提高苗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培养更多的商业人才,从而进一步改善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其次是结合苗族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使其更好地为教育宣传活动服务,促进苗族人民思想的进步与革新。

3.5 努力发展苗族教育

苗族受教育意识的落后,制约了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虽然非常重视苗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但是大多数苗族群众由于受苗族传统文化思想影响比较严重,还是觉得上学读书无用,特别是在当下,大学生泛滥,读完大学难找工作、难就业,更是加剧了苗族群众不愿送子女上学读书的错误认识。虽然现在随着苗族地区社会的不断进步,部分苗族地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如果没有教育的支撑,也只能是暂时性的发展。要想让苗族地区的经济得到可持续的更大的发展,那就必须努力发展苗族地区的教育[6]。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苗族地区的教育,在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教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苗族群众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大多数苗族居住地偏远闭塞,生存条件差,经济相当贫穷,导致许多家庭无力供养子女上学读书,特别是在部分苗族地区,依然盛行早婚早恋,特别是女学生,有的十六七岁就出嫁了,在她们人生的大好时光因早婚而失去了通过求学成就自己的机会。鉴于上述这些原因,更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让苗族群众明白道理,积极送子女上学读书,坚决杜绝早婚早恋现象,树立上学读书才能成就事业、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

4 结语

总之,苗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双重影响的因素。在今天利用苗族传统文化来促进苗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改革,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只有继承和发扬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才能更好地为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服务,从而促进苗族地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苗族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