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路径分析

2018-03-28 15:19祝中侠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接受者受教育者教育者

孙 琪,祝中侠

(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重点是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不高,影响了教学实效性。随着接受理论的应用发展,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借鉴。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呈现,同时也能更好地改善学科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是说教育者的角色不重要,而是希望教育者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教育者有责任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作出调整,灵活性运用教学方法;换位站在接受者立场根据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对教学模式作出改进,提高接受者的学习效率。同时教育者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接受成效。

1 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理论依据和内涵

接受者也就是受教育者的传递行为维持着教学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接受者在接触新知识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已知的知识系统里寻找联系,当新知识能够投影在这个旧知的经验平面上,那么这个新知识才可能融入旧知的体系,或者也可以说是新知识被经验所接受。接受问题的研究因此也成为教育界兼理论界的长盛不衰的热点,并渐渐形成了系统的接受理论,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接受较为科学的定义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教育控制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有选择性地摄取信息知识的一种能动性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接受则是将活动范围限定在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内,认为人的思想政治品质是社会环境、教育控制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1]。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将接受者置于接受主体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受教育者得到尊重,给予其主体性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而主体性正是促使受教育者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的主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受教育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主体性推动着受教育者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通过调节满足自己的人生和价值理念,能让社会发展中的自主性得以深化。

2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和弊端

2.1 教育理念强调知识性,忽视人文关怀

社会变革期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给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充足的时间去适应社会发展的轨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停留在教学内容枯燥单调,教育氛围沉重凝滞的传统模式中,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依然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而在这段社会转型期滋生的一些负面社会意识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冲击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很多人甚至开始质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2]。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依然停留在卷面评估的形式,止步于道德认知层次,受教育者在不断追逐分数中逐渐忽视了自身的道德素质的提升。这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脱离了受教育者道德生活和人格发展与实际问题的相关性,限制了人主体性的发挥。注重知识而忽视人文关怀,“知”而未“行”,认知和情感的长期处于不对称的天平两端,使道德沦为一纸虚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效应在知行失衡的情况下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2 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忽视人的主动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中,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教育范式一味进行知识的外部灌输,受教育者的兴趣被削弱,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也因此被弱化,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明显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可能有人认为灌输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也是相互交往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这种交往是不对称的,仅仅是教育者的“独白”,进行着一场思想政治理论的单向传递,受教育者则是知识的漏斗式容器,知识基本上是一种边存储边流失的外化状态[3]。

2.3 教育内容注重规范性,忽视人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提供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的基础,但却不能被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部内容,还有很多细节内容有待深化。若单方面的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规范性,那么将会直接剥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中由于很多固有思想影响,会产生部分消极影响,一味沉湎于观念的说教和规范的灌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创造性,会造成受教育者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规范的现状。此外,由于认识偏差和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夸大了社会大一统论调,认为集体对于个人而言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这些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都是不利的。

3 借鉴接受理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3.1 重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接受过程建立在师生互动双向环节的基础之上。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作为接受主体的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接受者的自主性主宰了自我意识和行为,意识再构外部传递信息的结构而产生积极的效应。可以说,教育和自教二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同等重要。自教暗合接受主体自我需求最真诚的呼唤,自教的典型方法是自省,自省在德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自省是自我修养的最佳锻炼途径。接受者的主体地位的突出需要在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同时,引导自教的方向顺应教育目的方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的引导地位也不容忽视,教学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过硬,能够准确的接受信息并外化,完成教学的第一次吸收。教学者要善用启发教学协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3.2 实现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

第一,要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性。教育者要真正成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主体性,全面客观地认识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研究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新变化,科学预测发展趋势,提炼出反映时代和人的发展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时代气息和发展性;受教育者要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并实际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有价值认同,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自教自律,使整个教育呈现出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状态。

第二,要注重契合性,研究接受者的需要和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的接受倾向、接受水平、接受能力相吻合,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关注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维度。而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要实现教育者和接受者的平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是发生在教育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活动。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两者应互相尊重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受教育者的言与行可能有偏离和错位,但是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火花和积极因子是从受教育者中获取的。换言之,受教育者同样会对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迪。另外,教育者本身也需要自我教育、自我感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教育水平。必须特别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作为教育的主体要避免产生霸权和支配中心,避免单向灌输和强制压服的倾向。

3.3 突破大学生的认知局限

突破大学生的认知局限就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发挥自己追求真理的内在品性,突破自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认识局限,实现思想政治认知水平提高的过程。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模式下,教师作为教育者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有关知识,但很少思考这些知识和学生自身存在什么必然联系,没有对学生的接受视野和接受期待予以足够重视。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正如李喜英教授所指出:“我国传统社会一直存在着对道德教育目标‘取法乎上’的传统。德圣至上的‘圣化’理想式道德教育重视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使得道德教育失去现实性和生活性,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变为空洞的说教。实际上,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与生动的现实紧密相连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足够的动力维持,这种动力的来源只能存在于现实生活本身。否则,任何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说教。因此,认知的突破离不开实践体悟。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覆盖面积有限,一般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但是作为一门来源于实践的科学,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身影。我们不需要局限在课堂教学这一单一模式范围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传播途径;而课堂教学中也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展开多样化教学模式,如组内讨论、组间辩论等等。由此打破过去沉重乏味的理论教学的课堂气氛,课堂衍变成一个思想碰撞的场所,受教育者在一个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有所改变,可以适当地推出社会调查、辩论汇报等方式,教师充当活动的发起人,引导受教育者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探讨社会变革中蕴含的理论知识和如何运用理论积极应对现实困境,让受教育者更真切地感受思想政治武器的实效性[4]。接受者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知识,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使教育者能对当前的教育环境有深入了解。

3.4 重视教学环境的影响

结合受教育者知识背景开展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接受者的并不能保证都是同一地区,他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交环境各有差异,那么受教育者相应的已有的知识体系的构造也是大相径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受教育者的背景给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另外,世界格局随着经济大背景的发展,正在被重新划分,发达国家打着经济扩展的旗号,明里暗里推行霸权主义的政治趋同思想,这能让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与利益受到较大的冲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地承受了来自严峻的国际形势所带来的压力。我们的利益是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相关的,我们所要做的是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另一方面,需要为受教育者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到国家大事,让受教育者明白社会的制度、政策关系等[5]。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才能真正的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

4 结论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理念与思想政治实践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离开了系统的理论支持,现实的思想政治活动难以展开,同样没有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念也只是一句空谈。基于接受者主体视角的原则保障了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实施的路径不止一条,这是一个一边摸索前行一边总结反思的过程,在行进中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空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接受者受教育者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Flu Study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