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探究

2018-03-29 02:08刘晓莹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志愿诚信信用

刘晓莹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1 问题的提出

共青团中央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7月联合编制并发布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为全面推进我国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路径。在此背景下,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也应运而生,作为国内第一个信用专项、公益性的大学生组织,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面向大学生群体发起了调研活动、信用实践以及学术研究等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培养有信用知识素养的大学生,以“信用大使”身份向学生群体、社会大众有针对性地普及信用知识、传递信用价值,帮助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防范金融诈骗、保护个人隐私、合理规划财务、提升个人信用等,从而助力诚信高校、诚信社会的构建。当前,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已逐步形成了“火种计划”和“信青年”两大活动品牌,带动了我国“新青年”向“信青年”发展的热潮[1]。由此可见,在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下,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已然成为社会对青年引导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王春艳(2017)提出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并将该制度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志愿服务记录体系更贴近现实,也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2]。李臣,姜凯曦(2017)认为在宏观层面应完善青年志愿者信用体系运行机制、青年信用体系基础建设、并将志愿服务与诚信文化教育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在微观层面应积极宣传营造良好信用氛围,通过激励提升志愿者的成就感[3]。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代社会,信用都是青年人融入社会必不可少的人文资产。而从我国目前社会青年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部分青年确实在异国文化以及负面网络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定的异化现象。例如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在2018年上半年陆续受理了广西某金融投资公司诉高校大学生借款合同纠纷案件,400 余名大学生成了被告。而且最让人震惊的是,这其中有很多大学生认为他们借的钱可以不用还,而南宁市这样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并不鲜见,这些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仍有待提升。因此,通过采集青年诚信大数据、建立诚信数据库、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构建青年诚信档案,逐步帮助青年累积个人信用,并借助相关信用产品与服务帮助青年解决创业融资难、信贷消费难以及婚恋交友难等制约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发展问题,使广大青年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青年的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引导青年以更积极的心态和面貌创造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不是试图通过挑战法律权威的途径来获得不法利益。

2 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必要性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征信已然成为社会个体的第二张身份证,而且在所有的个人信息档案中,征信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特别是对于青年来讲,他们在面对社会竞争时,征信将会成为他们一个基本但是必需的衡量条件。然而,从当前我国青年信用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所有的征信信息都是以监督类信息居多,其中包括青年是否存在违约行为、是否有费用欠缴行为等,很少会出现正向激励的信用信息,更不要说存在何种志愿服务信息。这种过度重视监督信息而忽视激励信息的信用体系虽然能够对青年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但这并不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唯一目的。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信用体系的建立,引导青年逐步树立更加坚定、正向、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信用体系来激励青年,促进青年的自我发展,带动青年群体的进步。所以,于我国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而言,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着正向激励性质的诚信信息,可视为我国青年信用体系中正向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重要且必要的。现阶段,将志愿服务纳入正向信用激励,源自众多志愿者的心声。在2018年3月,在上海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中,关于“志愿者认为对提高志愿者服务积极性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什么? ”的调查显示,在信用激励、表彰激励、求职求学服务证明激励、物质鼓励等六大选项中,选择“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即信用鼓励” 的志愿者人数最多,占比达到43.7%,而其他比例均在15.0%以下,选择物质鼓励的只有5.3%[4]。所以,无论是从青年信用体系的完善层面还是从社会需求的满足层面,将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都是必要的。

2.2 可行性分析

从近两年全国各地对于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情况可了解到,现阶段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尤其是上海市在2018年国际志愿者服务日将首批志愿服务信息导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该批志愿服务信息中包含了两类,第一类是符合一定志愿服务时长的注册志愿者服务信息,其中包括了上海世博会园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在信用报告中以志愿服务时数记录。第二类是获得过全国、市、县区级以上的杰出志愿者、优秀志愿者信息,记录信息包括来源部门、荣誉名称、发证单位和发证日期。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上海首批导入的信息总数超过128 万条[5]。上述信息均设置为公开信息,志愿者本人及拥有查询权限的机构可通过诚信上海APP、上海诚信网等直接查询,也可以前往市区各个信用中心服务网点查询。同时,入库的数据信息还将每年定期更新。上海志愿服务信息导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说明了当前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中是可行的,虽然其运行时间尚短,一些阻碍性的问题还没有被完全解决,但是上海青年信用体系的成功已经切实地说明了志愿服务纳入上海青年信用体系是可行的,能有效带动其他地区根据当地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和选择有效途径纳入志愿服务内容。

3 国内外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3.1 美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安全管理局成立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都必须持有有效社会安全号,该号由美国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该号记录着每个美国人一生所有的信用档案,如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密切挂钩。通过输入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便可在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上查到其相关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资料,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在税务、保险、银行等机构办理业务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信息。目前,美国的信用制度就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个人信用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个人信用资料的收集与登记; 二是个人信用数据的加工处理与信用评估;三是个人信用产品的销售使用。

3.2 上海市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2016年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的数据统计中,上海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前三,这说明上海市的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经验是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的。而从上海市征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上海市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其强化了平台枢纽窗口。2014年,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这是上海市启动新一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枢纽、窗口和载体作用,对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撑行业信用体系发展。目前,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共有21 个子平台,其中5 个是行业子平台,16个是各区子平台。除上海市信用平台服务大厅外,依托自贸试验区、各区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司法局行政服务大厅、公共图书馆等,已设立13 个服务窗口。依托“上海诚信网”“诚信上海”APP、市民信箱、法人一证通等,实现信用报告在线查询功能,初步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查询渠道。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为基础,围绕应用需求,聚焦重点信用信息归集,强化数据提升,全方位推进信用信息的归集工作。现平台有99 家信息源单位,包含44 家行政单位、11 家中央在沪单位、2 家人民团体、1 家司法机关、11 家公用事业单位、14 家社会组织和16 家区政府部门,信息事项45 933 项,可供查询法人数据约1 043 万条、自然人数据逾3 亿条,基本实现全市法人和自然人主体全覆盖。根据《2017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规划,上海将按照国家信用平台一体化建设要求,将市信用平台升级改造成国家信用平台一体化的关键枢纽。按照“信用中国”网站一体化建设要求,优化升级“上海诚信网”作为“信用中国”分网站。以“制度+科技”的方式,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智能等新技术,完善市信用平台“1+16+N”总构架,提升各区及重点领域信用子平台节点功能,提升市信用平台承载功能,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接网上政务大厅,实现跨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此外,上海市还针对青年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中,这无疑也让上海市信用体系在细节上更加完善。

3.3 苏州市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组织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经城市自愿申报、第三方评估和专家评审,苏州市等12 个城市被确定为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而苏州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出的成效在于其从2013年起开始建设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1.0 版实现市、县(市、区)两级一体化建设,2.0 版可实现平台数据云化、数据上下流动管道互通、数据查询服务开通线下终端的三位一体信用建设基础设施体系持续迭代更新,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提供支撑。目前平台归集3.5 亿条信用信息,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归集覆盖率均达100%。同时,通过开发部署联合奖惩子平台,实现各类联动奖惩信息的归集、反馈、监测流程化,使联合奖惩信息化、机制化,应用更加灵活可配置,且支撑上下联动、多部门协同运用。从2014年起,江苏市制定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社会法人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产品实施办法,以及加强政务诚信、惩治失信被执行人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制度,确保国家和省级政策制度在苏州落地。除此之外,苏州市还组织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活动,如“互联网+信用”高峰论坛、百万市民诚信手册进家庭、寻找“诚信达人”、十万中小学生诚信知识竞赛、信用管理师培养计划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诚信氛围。

4 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策略

4.1 遵循五项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应遵循真实性、独立性、一致性、谨慎性以及简洁性五项基本原则。

4.1.1 真实性原则

志愿服务信息应该具有真实性,即其应该由独立且统一的部门审核和确定志愿服务信息,地方志愿服务机构不具有给志愿者独立录入信息的职权,而是应该上报相关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针对政府认可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来确定和评价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从而给志愿者一个能够切实衡量其志愿服务结果的评价。所以该真实性原则是指志愿服务信息真实、专业且具有公共效力。

4.1.2 独立性原则

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应该从属于青年信用体系,但是又具有相应的独立性。因为对于青年志愿服务来讲,不同层次的志愿服务所获得的评价是不相同的,这就意味着青年志愿服务应该具有一个独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衡量不同层次的志愿服务。

4.1.3 一致性原则

要求地方志愿者服务机构与国家志愿者服务部门的信息能够相互统一,并且保持一致。避免一些青年或者是地方机构通过信息不一致来谋取不法利益。对于任何没有经过志愿者服务部门的志愿者服务信息,青年信用体系都不予承认,从而来保障其所应该具有的一致性原则。

4.1.4 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指志愿服务在纳入青年信用体系之后,对于志愿服务信息的梳理、调配应该慎之又慎,因为无论是对于青年来讲,还是对于相关部门、机构来说,志愿服务信息都影响甚广,甚至会影响到青年的社会行为。因此,对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信息保持应有的审慎是对青年信用体系权责的尊重,也是对青年的负责。

4.1.5 简洁性原则

简洁性原则凸显的是志愿服务信息在青年信用体系中应该简洁且一目了然。随着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青年信用体系建设与国家征信系统之间的链接是必然选择。所以这就意味着社会个体的信用信息将会极为驳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志愿服务信息只有相对简洁才能够更好地为青年信用体系激励作用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否则只能起到反作用[6]。

4.2 构建法制制度保障

在法律制度方面,将志愿服务想要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可在共青团中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印发 《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志愿服务条例》基础上,参照上海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创建管理办法》《上海市突发事件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内容,结合当地志愿者服务以及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台符合当地青年信用体系实际需求的法律制度体系。该法律制度最核心的地方在于要明确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之后监管者的权职范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法律制度落地,解决实际问题。

4.3 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政府应在所辖区域内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贯穿地域志愿者服务机构,并将志愿者服务信息与政府志愿者服务系统相连,从而到达政府监管的目的。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借助于互联网,在志愿者服务官网上开通社会大众的检举渠道,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公布志愿者信息名单,让社会大众予以监督,拓宽监督的范围,强化监督的效力,以便于使当地的志愿服务走上正轨,这样有利于将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中。

4.4 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政府应针对志愿服务设计层次化的志愿服务指标以及志愿服务评价指标,通过指标来确定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层次,与此同时也便于相关机构将志愿者服务信息统一地录入青年信用体系。否则如果志愿服务指标不明确,各地志愿服务机构评价指标不统一,就很难落实对志愿者服务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志愿者的服务心态和积极性。

4.5 完善激励机制

当前,我国青年信用建设领域在负向的“失信联合惩戒”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正向的“守信联合激励”方面才刚起步。由此可见,青年的信用行为具有显著的可塑性和成长空间,志愿服务经历是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一项个人“正向记录”,通过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以更好推进青年信用体系的建设,将有助于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有效提升。可依据志愿服务时长给予志愿者在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服务,如可以换购指定商品、享有景区门票、观影和文艺演出等优惠活动、在招生就业中可优先录用,或是纳入实践学分管理以及为志愿者提供创业扶持等。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是当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必然选择。而上海作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将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的城市,其先进经验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对于青年信用体系来讲,以志愿服务作为激励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青年信用体系的潜在价值,突出青年信用体系对于当代青年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够调动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改善青年价值观,引导青年积极向善,梳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将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各地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不能盲目跟风。

猜你喜欢
志愿诚信信用
我志愿……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