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8-03-29 02:08吉四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儒家

吉四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现如今,中国教育领域尤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关注度,很多的学者都参与了提高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探讨研究,希望能够探讨出培养当代创新人才的合理理念,但是现阶段中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进步空间十分的大,文章以培养当代创新人才为基础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1 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作为儒家思想中地位极高的儒家教育思想,在教育方面有着很多的优秀面,它最重视的是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效劳,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也算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儒家教育思想和中国私学的开创者都是孔子,其在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孔子出生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末期,是一个思想很乱的阶段。正是如此孔子留下的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都影响极大。儒家学派的建立是在孔子讲学的基础上,为中国教育打下了基础也是传统教育新纪元的开始。在孔子之后,由孟子继承了它的学说,为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又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再之后是荀子的问世,他在前者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又有了创新,并且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教育思想和著作。之后的儒家思想经过时间和人们的考证不断地完善,是中国社会极具影响力的思想著作。

2 儒家教育的特点

2.1 重视德育

儒家思想的最初目的便是以德治国,在此基础上,儒家教育思想的重中之重放在了道德教育上,在其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孔孟荀还是其他代表人物都是以道德教育为重点来发展完善儒家思想的,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究了道德教育的理念,并且为道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条目。可见道德教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学问的重要性,并且只以品德论高低,其他方面全部都不在乎。道德教育是儒家很长时间以来的唯一教学目标。

2.2 层次性

儒家教育思想不仅全面地表现了道德教育,而且在教育上还有一定的层次性。每个人的身份和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教育程度,他们的教育起点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儒家的教育前辈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要求,每个人的道德目标都是不同的,根据每个人的资质采取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试图更加高效的传授教育思想,孔子对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把握得极为优质。根据教育目标的层次进行,往往有着很强的可行性,并且效果也很好,因此它可以传承至今。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总是有着很大的适用性。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广泛,实用性强,而且很是深刻,并且附带了多少年来儒家前辈们总结出来的理论,更是极具可行性,更是很大力度地把这些理论推行到实践中去,因此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儒家教育思想一直以来的本质特点。

3 儒家教育思想的创新面

3.1 儒家教育思想凸显创新精神

在创立儒家思想以及后人继承和发展儒家教育思想的过程本身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体现的就是一种创新意义。其实在很早的社会,有已经产生了创新思想。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而他提出的政治主张却是与时代现象相违背的思想,希望统治者可以实行仁政,在自己学说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新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敢突破时代的限制发扬新的思想主张,这体现的就是创新精神。可以说儒家是创新思想的先驱,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之后的孟荀等人也是如此,都敢于突破前人的限制发扬主张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都是创新精神的体现,这种敢于突破限制实现创新的精神正是后人应该学习的东西。

3.2 从儒家汲取知识

儒家讲究的是追求高尚人生,积极融入社会,保持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换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儒家对于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十分重视。以创造心理学来说,活动的结果是以成就动机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效果,所以要特别重视在个体创造活动中的成就动机。著名的思想家麦克里兰,曾研究和分析了成就动机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认为在问题中越喜欢承担责任的人成就动机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更喜欢开创性的工作,并且善于创新,在挫折中更多的会反省自己的问题,更喜欢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的原因。创新性人格对于成就动机和人生态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要积极面对人生,还要有高程度的成就动机。

3.3 学习观

儒家对于知识学习观有着很大的研究,并且结果也很让人欣赏。首先,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因为一个人要想拥有创新能力,这肯定需要以坚实的知识面为基础,才能使其慢慢地产生发展。如果没有知识为基础,人们要想形成正确观点都不容易,又怎么能够在创新方面有所成就呢?所以说创新教育的基础就是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并且这种思想对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维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思想不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理性思考,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思想,是当代创新人才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之一。

4 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4.1 互相结合

教育过程是一个由许多环节共同构成的整体,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它不仅能够实现教育目标,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个人的发展。儒家教育在教育完整性上很有讲究,“学、问、思、辨、行”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从另一个方面讲,知行统一是儒家教育的重中之重,通俗点就是要统一理论与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儒家中的“行”与现代所讲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主要就是道德上的注重。但是,这五个环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对教育规律的呈现有着极大的意义。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的培养必须要把这五个观点统一,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例如,知行统一和学以致用的精神都是从中发掘出来的,促进了后人的思想教育发展。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总结吸收了这一传统思想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完善。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仅有的创造思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新思想,并且能够表现出它的效果。这表明除了要重视创新思想的培养外,还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到核心战略上来,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全面人才。而儒家教育思想的五环节正是实现全面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要重视并且从中汲取营养。

4.2 共同促进

儒家教育的方法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像儒家推行的启发诱导法、因材施教法和启发诱导等都是实用性很强的方法,人们要从学习中领悟出真谛来。其中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方法很是新颖有效,孔子能够运用因材施教说明他有很先进的意识,意识到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潜力都有所不同,所以他提出了针对性的学习方法。他十分反感用相同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降低教育的效果。著名的郭齐家先生十分同意孔子的观点,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的一条思维,而这些思维往往都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强调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儒家中的“强”其实就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适当调动,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自主学习的意愿,鼓励他们坚持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儒家的“开”就是开启的意思,寻找问题的关键然后去解决,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儒家的这些教育方法,它们有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它们不仅体现在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中,而且在创新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地位。1999年中共中央就指出,要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采取适应性的改革人才措施,使学生可以更多地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因此在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中绝对不能使儒家教育思想缺席。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儒家教育思想经过多年的千锤百炼,早已不断地完善,至今对人们的思想仍有很大影响,其中的思想教育有着很大的可取性,人们要重视儒家教育思想的利用。今天的社会为儒家思想的发挥提供很有力的保障,而且人们也越来越理性地去理解儒家思想,相信儒家思想会发展得更快更完善,对于培养当代创新人才,儒家思想的参与已成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