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发展策略探讨

2018-03-29 02:08李颖玲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校本院校培训

李颖玲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目前国内的高校院校逐渐增多,高校教育模式也呈现多元化,为了培养多元化的人才,适应新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科目也逐渐增多,涉及领域很广,这也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旧领域精进知识,跟进发展水平,在新领域能够及时学习,加强知识储备。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前,教学大纲也是经过教师们探讨研究出来的,对教师的知识培训也必不可少[1]。因此,加强高校院校的教师培训,随着时代发展改进教育模式,高效的利用学习效率越来越重要。

1 高职院校教师的具体内涵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属于职业教育,从属于工作体系更侧重于应对社会工作操作。但高职教师也具备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特征,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传授知识的方面不同,高职教师展现在大众面前更多的是其具备的职业属性。

从人才培育来看,高职院校更多是培养高素质和精专业的应用技术性人才。而且,高职院校主要针对学生的就业目标进行知识传授,以学生就业为基础,培训相关行业的操作技能。另外,和高等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更侧重学生的上手操作能力,教师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组织学习课堂,也要为学生提高咨询服务,把学生作为主体,展开学习教育。

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育体系中承担的教学任务与高等院校的教师不同,他们的教学模式比较活跃,教师可根据专业和知识技能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讲解案例,模仿设备,情景再现和分类扮演的方法,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相结合、手脑结合。

最后,在教学环境方面高职院校不只是在课堂和实验室,也会涉及技能实训基地和实习公司。高职院校教学更侧重学生的行动操作、团队合作、视觉学习和信息提取能力。

2 高职教师培训体系

2.1 新教师岗前培训

新教师在上岗后会直接接手高职教学工作的相关资料分配,同时也加入对人才的培训课堂中,因此为了让新教师快速地适应学校环境,了解教学制度和应用要求,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是各高职院校都会进行的岗位培训,院校方面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培训,让教师对学校有全方面的要求。

2.2 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高职教师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储存,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和技能的强化。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都会在特定的时间组织大规模的技能培训,保证教师的高水平教学,同时也掌握新的技能操作,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而努力。

2.3 专业理论与实践培训

实践培训多侧重在学术交流和外出进行方面,主要是为了加强高职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跟进发展步伐,多汲取经验,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操作不同的国家的实际过程。同时,延伸非专业知识,增加教师本身知识储备,培养高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重视职业规划和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3 确定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目标

高职院校培训的目的是完善知识理论,提升实践水平,培养创新意识,打造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关于能力提升主要在四个方面:职业技术、科学教研、人际交往和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能跟随时代发展掌握其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效地把教学和研讨相结合,高职教师应当能够把最新的技术知识适当的融入的课堂中。其次,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知识视野更加广阔,高职教师在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时,要有更高的技巧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专业的整体情况。课堂教学现阶段运用到大量的科技手段、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传输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所学专业的操作感受。在教学理念方面侧重于终身学习、热爱岗位和以人为本三个方面。高职教师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理念,以身作则向学生传授正能量,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职业有高度的认同感,把自己的职业当作爱好去完成,享受知识传授的过程,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的精益求精[2]。最重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高职教师的个人发展和能力培训非常重要,依据不同水平、不同专业的教师分类,结合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培训专业技能,尊重教师的个人差异性,发展教师的个性教育,突出高职教师的培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

4 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方法

4.1 做好教师校本培训的方案设计

根据高职教师的专业要求和发展方向制度培训内容,实施科学的培训计划,拿出完整的培训方案。把高职教师的理念培训转化为实践技能培训,构建一个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实际操作。把培训结果积极地融入课堂,与实操结合,及时反馈效果,检测培训的效果进行评奖也很有效果。通常反馈方法会采用写教学报告、查阅培训笔记和小组评审的方式进行,监督高职教师的教学培训的课堂运用有助于切实职业教育的专业性。

4.2 教师校本培训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内容要求必须与教师发展贴切,征求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体现出教育的民主性。校本培训过程中首先应当以当前教师的实际情况为根本,改变过去传统的培训模式,过去上传下达的执行方法,限制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对教学进度和要求也没有突破,忽视了教师的主动性。校本培训一改往日风格,打造以人为本的时代水平,以教师的实际课堂为依据,重视高职教师的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另外,校本培训也关注教师的现有教学技巧,一般的高职教师培训关注点在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不重视高职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校本培训不仅是单一的知识培训,也增添了对高职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训,力求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3]。校本培训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教师自身的发展方面,过去的教师培训关注点是在教师的学历提升上,但现在的教师培训是为了提高和发展教师的个性特色和综合素质,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特色,把握教师之间的课堂需求,采用与之和契合的培训方式,传授教育内容,从而提升高职教师的职业规划发展和课堂教学提高。

4.3 积极开拓教师实践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现有资源,充分使用各种场地,积极与企业公司合作,拓宽教师的实践场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相关企业制定专业创新协议让在学校的教师参与到专业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过程中,在获得实际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的与时俱进,积累岗位经验和操作锻炼,并且能了解到最新的专业技术,跟进教学改革和更新,让学生在校园也可以看到该专业的时代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增强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打开不一样的专业应用视野,充分了解市场的方向。其次是实习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社会应变能力,就不能放松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高职院校可以感觉学校的自身水平为教师打造良好的实践基地,支持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到专业实训的过程中,了解最新的实践设备,构建最先进的专业实验室,让高职教师在实训基地充分体验到专业知识的创新和实际操作的问题解答。并且,高职院校还能依据自身情况创办校方企业,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加便利的实训平台,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掌握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

4.4 适当引进企业技术人员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专业性,选择性地从相关企业引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邀请操作前沿的技术人员来进行培训,这些人员一般都有多年的专业岗位操作经验,也掌握了最新的专业知识变化,能够丰富高职教师的操作经验、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并且也让在学校任课的高职教师们了解到公司实践的情况。引进企业精英来传授经验,不仅优化了高职教师的团队整体专业层次,增加指导教师的人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巧,降低培训成本,为学校创造更大利益,为学生的职业培训打造更加专业的传输。

5 结语

综上所述,更新培训模式能把更多的知识和专业技巧分享给新教师,既不会因教师的更迭导致知识技能传授不到位,还能让新教师在实践培训过程中懂得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传递。保证了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为人才的培养打造基础。

猜你喜欢
校本院校培训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