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03-29 02:08何功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2期
关键词:日语商务人才

何功星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1 商务日语人才需求的概述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相关高校逐渐开始开设与商务日语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开设有日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有六百多所,开设与商务日语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二百多所,占据了当前日语专业总体数量的35%。在校学习日语专业的学生已经高达15 万人,而且在将来的五年之中,学习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还会持续增加,甚至会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1]。通过分析一些高校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不难发现, 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迎合了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更是拓宽了商务日语学习者的就业出路。我国的一些教育界权威学者进行了一些推测,在将来的几年里,我国在外语以及外贸人才当中的缺失量会在1 000 万人左右。在二十年之前,日语专业毕业的所有学生都可以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也可以拿到较高的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日资企业虽然增加了招收日语专业人才的数量,但也提高了录用门槛,要求日语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比较高的日语应用技能,还需要精通与经济贸实务有关的领域。总之,日资企业需要的是日语专业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如果对日语专业的相关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日语有关的教育机构主要集中在一些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比如广东、江苏以及上海等发达城市与地区,这些教育机构在一些位于西部的城市就分布的比较少,因此就可以得出,东部的一些沿海城市对于商务日语的人才需要更加地迫切。东部沿海城市具备地理环境优势,是招商引资的好去处,因此受到了许多外资的青睐。

2 关于高校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目前为止,我国的商务日语课程已经在相关教育工作的实践当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二十多年,积累了许多的教育经验,取得了大量的人才培养成果,拥有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案[2]。

不过根据当前相关课程的安排,仍然还有着商务日语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传授者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点,对于相关的日语课程内容设置来说,依然还有较大的提升和扩展空间,甚至许多的高校至今没有开设与商务日语专业相关的课程,但是有些高校为了可以进一步地使学生在将来有着更多的就业前景,还会给学生更多相关商务日语方面的课程选择,如学生可以选择商务日语会话以及日语商务礼仪之类的课程。但是对于商务日语来说,因其本身就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名师的讲解,所以从将来学科的相应发展以及社会对商务日语的人才的需求来说,高校对大量创新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必须进一步拓宽学生们知识的层面。因此,高校需要在商务日语课程当中增设一些与国际贸易实务有关联的经济学的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高校应该多开设与经济学基础课程有关的商务日语课程讲解,培养学生适应当前社会的能力。

第二点,一些商务日语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在大部分的高校中,仅仅在大三的一个学期之内开设商务日语专业,而且课程结束得很早。一部分学校比较重视商务日语课程,这些学校往往会将相应的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一直到大三才结束课程。商务日语课程主要的讲课方式是传统课堂模式,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学生们在听课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听课状态很差。商务日语课程内容非常的单一化,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在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教学工具是黑板,教师按照教科书来讲课,并没有融入日资企业的一些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学生容易忘记与专业相关的名词以及专业性的术语,最终在应用以及操作的过程当中遗忘一些专业性的术语。

第三点,对于课程的传授者来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相关资质,对于创新型的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就更加需要有关的宽口径的复合型教师的出现。这些年来,对于一些高校来说,日语教师也存在着许多苦恼以及困惑,主要是因为有许多高效的日语教师是由日语语言文学出身的,在毕业之后一般都会直接从事与教师相关的职业。因此,这就会使得商务日语的教师会比较少的接触到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有关的工作,就导致日语的从教者比较精通日语文学, 但往往对经贸实务、工商管理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所以说,当前高校还缺乏不仅精通日语文学,还具有商务日语实践性经历的教师。

3 关于培养创新型商务日语人才的对策

3.1 更新教学方法及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当前有着日语方面的基础,包括:语法、阅读等,是学习商务日语的前提。所以说,对商务日语的人才培养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计划意识,让学生自发地规划学习时间。具体就需要教师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讲解,并布置任务以及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功底相应地提升。这是商务日语前两年需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对于后两年的教学,就需要相应地应用语言、训练基础知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有着流畅使用语言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进行辅助性的教学,包括:日本企业管理、商务活动等与商务有关的课程,最终可以让日语与商务的教学加以融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3]。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适应商务日语的工作,要让学生有着独立地处理实际性商务日语的能力。因此对于创新性的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并且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1)要有着情境性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商务日语教学时,就需要灵活地掌握多媒体技术,还需要应用图画、表演来创设出商务日语的情境。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日语学习的良好氛围。比如:在学习中日差别时,教师就要搜集有关中日两国文化的电影,并在课堂中播放。最终可以让学生在电影片段中更加感受到行为上的差别。并让学生在日语学习时,真正明白怎么去应用这门语言交流,最终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职业方面的技能以及能力。

(2)要进行仿真任务设计式的教学。在开展仿真任务设计式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进一步地细化教学的内容,还要加强增设一些商务日语的情境,比如:模拟谈判桌以及模拟机场的迎接或者是接待室等场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有着实训场景的练习,并在体验自己的角色时,增添生活方面的经验。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把仿真的教学内容从理论变为实践。商务日语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平常学习当中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商务日语的学习更加充分、全面。

3.2 提高师资力量,增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当前,我国需要的商务日语教师队伍,主要以下几种要求: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国际交流的教师;有着竞赛性的商务日语知识的教师; 专业性强、知识丰富的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日语知识,才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高校的层面来说,需要联系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加强本校的日语教师的培养,最终让高校的教师符合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还可以开展商务日语教师国外学习的培养计划,要有着较为清晰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依照培养计划逐步实现商务日语教师技能以及知识的提升。这有利于高校在将来培养出复合型的日语教师团队。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联合性的办校方式,加强师资队伍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有利于高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的开展。与此同时,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时,要重视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还要与企业之间进行课堂教学的练习。这有利于教师在将来可以转型,向着“双师”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校,就可以进行以下的实践,比如:定期地组织日语教师来对当前商务日语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并让教师主动提出其中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最终将问题的解决方案汇总成比较详细、完整的清单。这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活动,也有助于高校提升商务日语的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商务日语的教学,安排课程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多角度、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研究,不光要让学生有语言方面的培养,还要让学生进行经贸专业知识的培养。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的提升,在将来让我国的商务日语人才可以符合社会、国际的要求。

猜你喜欢
日语商务人才
人才云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商务休闲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