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研究

2018-03-29 02:48夏龙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夏龙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发展,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自此,“工匠精神”就从简单的职业精神升华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政府强调“工匠精神”这一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也深受影响,如何将该精神和语文教学进行深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1 “工匠精神”及其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1 “工匠精神”概述

所谓“工匠精神”,实质上是强调职业道德的精神,其代表着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等优质职业道德理念。自古以来,该精神就是行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只有在该精神的支撑下,各行各业才能制造出最令人满意的作品,最终实现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工匠精神”从职业理念上升到治国战略,则要归功于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自此,该精神俨然已成为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具体体现。将敬业、精益、专注及创新等理念渗透到社会发展及行业进步之中,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治国理念。

1.2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从很早以前,我国高职教育就存在重技轻人的现象。这是因为制造业快速进步,使得培养拥有优秀技能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重要办学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往往都十分重视技能培训,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人文教育。而随着我国逐渐向制造强国转型,高职培养目标就不单单注重于技能培训,更加强调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育。而“工匠精神”和高职语文教学相结合,则正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下,学生能够养成更加良好的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对他们从事的职业更加热爱,同时强化其精益求精及创新的职业意识。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方能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2 “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转变分析

2.1 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都是高职教育中易被忽视的部分,甚至容易陷入被边缘化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高职教育大多重视技能培训,而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的关系不大,故而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正因如此,传统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往往会脱离教学大纲要求,很多高职院校都将其教学目标简单设定为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在“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将直接与学生就业相挂钩,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职业人才的重要基础,故而其教学目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2 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如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不足,完全以教材进行一言堂教学等,使得教学结果往往和预期存在一定偏差。这是因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位本身就较为尴尬,与学生职业发展的关系不大,从而导致教师甚至学生都很容易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想法,不愿意认真对待教学活动。而在“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也往往会包含大量实用、专业的内容。教师再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探索,将能有效实现教学定位转变。

2.3 学生人文素养

一直以来,传统高职语文教学重心都放在了基础语文知识传授上,没有充分关注人文素养方面相关内容。这既与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有关,也受到了语文教学不受关注的影响。而随着“工匠精神”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人文素养相关内容将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人文素养培育和当代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在内涵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工匠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也是人文素养基础部分。只有在充分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前提下,“工匠精神” 才能有效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之中,促使后者实现创新与发展。

3 “工匠精神”培养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策略

3.1 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教学目标之中

在“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当针对教学目标展开全面完善和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将该精神的培养直接纳入教学目标。对此,高职学校应当在深入理解该精神这一基础上,充分考虑其与高职语文之间内在联系,并通过该联系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教学目标的统一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重视该精神培育的相关任务,尽可能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优秀的“工匠精神”。

结合“工匠精神”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在“工匠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之后,传统教学内容已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进行全面创新。其中,把语文内容和专业内容加以结合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语文课堂同专业课堂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意识到语文课程重要性,这对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工匠精神”培养而言有着一定的推动意义。另外,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和语文教学内容创新的内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创新精神也十分关键。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围绕专业知识、“工匠精神”等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意识。

3.2 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教学设计

实际上,“工匠精神” 的融入意味着高职语文教学设计的巨大转变。在进行备课时,教师需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工匠精神巧妙融入文本内容。这样一来,教师就找到了教学设计的核心,从而可以围绕此核心实现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过程及评价等的合理规划,在有效展现教材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在合理的教学设计下,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都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对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影响高职语文教学模式能否适应时代变化的关键。

3.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亲身示范“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高职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过程中亲身示范“工匠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逐渐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工匠精神”。实际上,“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都十分丰富,这也为教师亲身示范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例如,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敬业,渊博的语文专业知识,合理的课堂管理技巧等,都是高职语文教师“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展现这些内容,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

3.4 通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强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单单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包含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最常见的语文课外活动当属课外阅读,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要求学生认真进行阅读,深入研究阅读内容。只有这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有效渗透到课外阅读之中。另外,教师应当合理选择一些具有人文精神价值的作品,最好能够直接提现“工匠精神”,那么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后,将能更好地理解并养成“工匠精神”。

3.5 在教学评价中引入“工匠精神”

一直以来,教学评价都是高职语文教学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实际上其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改善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工匠精神”培育背景下,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够真实反映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这也与强调专注的“工匠精神”在内涵上实现了统一。与此同时,“工匠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学评价在专注态度方面的培养外,更要依靠教学评价适当强化学生敬业、精益及创新精神,从多个层面展开教学评价。

4 结语

随着“工匠精神”与高职语文教学的不断融合,后者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要求,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全面创新将成为推动教学效果不断改善的重要推力。对此,高职语文教师应当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及教学评价等,构建符合“工匠精神”培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