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18-03-29 02:48宋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英语教学

宋艳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大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而作为沟通桥梁的语言自然是顺利推进该战略的关键因素。“一带一路”沿线涉及65 个国家和地区的53 种官方语言,分属九大语系,其中阿拉伯语、英语和俄语分别为官方语言使用频率的前三位[1]。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保证与沿线各国的互通,就必须先实现“语言互通”。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小语种的教学比较困难,而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就选取了英语教育,故而高职院校优先发展英语教育可行性很大[2]。为满足“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既需要通过行业英语教育让学生与时俱进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又需要通过英语教育提升院校的高度,因此高职英语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极为重要。

1 “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1.1 通晓英语的专业人才将越来越紧缺

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更多的国内企业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贸易合作,随着这些企业的大量增加,既懂英语又通晓专业知识的人才缺口会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增加,具有较好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势必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1.2 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企业更愿意招聘一些专业技能和英语沟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对高职人才需求,指引学生在掌握深度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2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行业英语改革策略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国际化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职业性和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很多学校基本上是以基础英语的模式教授行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并没有体现出行业英语的特色,很难真正地让学生在将来的岗位上灵活运用语言工具提供可持续发展服务。如今处在“一带一路”的大好背景下,高职行业英语业教育改革可以借势发展。

2.1 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鉴于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将行业英语纳入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作为高职基础英语的延伸,行业英语要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具体目标。通过行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具备借助英语完成该岗位工作的能力。教学内容也应该紧紧围绕该行业发展的需求,并兼顾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

2.2 以企业需求为目的,开发实用性强的教材

传统的英语教材通常重语言习得,缺乏专业性和应用性。行业英语教学应该更侧重于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更注重英语与行业的结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在充分调研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该行业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相关的教学内容,便于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其职业适应能力。也可以考虑和相关企业联合编写适合企业需要的行业英语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实际,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2.3 以教学实践为目的,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1)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尝试在第一学期开展英语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行业英语打好基础; 第二学期各系部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选择确定行业英语课程,将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整合。随后第二学年可以开展行业英语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听力、写作等,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其英语运用能力。

(2)在教学模式上,尝试根据不同专业具体情况在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和分段式教育上进行创新。订单式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做,也做得比较成熟了。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学校可以与已经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班,这样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融入企业发展的国际化中[3]。现代学徒制即把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场景引入课堂,实现“学生到学徒到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校企结合。分段式育人就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现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一学年完成基础课,第二学年掌握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第三学年跟着师傅下企业,这样的三年分阶段模式。陈相芬(2016)指出为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应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这三种模式的结合,将英语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企结合的平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而行业英语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英语能力,还需要一定的行业背景和经验。要想做好行业英语教学,必须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1)基础英语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利用休息时间,根据行业的发展方向找准自己需从事行业英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不断地充实自己。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所需行业的相关资料,到实训中心或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等。

(2)基础英语教师要与专业教师合作,取长补短,随时交流学习。

(3)学校要对专业资质的教师进行国际化教育。如定期选派教师到“一带一路”东南亚沿线国家行业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聘请资深行业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等。

(4)建设行业英语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是实现行业和企业的紧密结合[5]。为了培养综合型、应用性强的国际人才,学校应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依托的海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平台。

此外,也可以通过引进海外专业人才等其他共赢的方式扩充师资队伍,满足学院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行业英语改革是高职院校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要协助“一带一路”面向东南亚发展战略快速稳定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专业知识扎实、外语水平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任重而道远。该文就行业英语改革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改进方向,有助于优化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真正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