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远,栾奕娜,王丽艳,冯杨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最后的学习环节,是较为系统的综合学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的成果,学校和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测试,监督学生认真完成学业。同时,其质量也能够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毕业论文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途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能够直接体现出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就业情况。高职的毕业论文和本科院校的区别在于更注重其内容的职业性。他们的论文选题应当与他们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工作岗位紧密相关。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选择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撰写论文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大学生不但能够良好地融合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将来的工作内容,而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使他们在面对工作时,能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地完成。同时,还能够学到基本的工作技能,如科学整理数据资料的方法,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等,并且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容易受到就业单位的青睐,对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选题模式安排不合理。通常是由教师给定毕业论文的题目,然后由学生进行选择。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的教师并没有在企业的生产岗位上工作过,这使得这些教师在制定毕业论文题目时,可能会偏重理论一些,忽视了与工作岗位的衔接。这不利于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就业中的适应性较差。另一方面,在经过连续多年的选题工作后,老师们会保留一些高质量的课题,让每一届学生进行写作。但是,由于这一课题长期使用,其写作资料和数据都已经比较完备,再加上学生可能出现抄袭的情况,会严重降低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而且,长期使用相同类型、相同性质的选题,不但不利于提高教学的创新水平,而且不利于改善学生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1]。
在当前高职院校中,毕业论文的管理模式僵硬。尽管学校会规定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但是这些要求不够清晰规范。这导致二级学院在执行规定时,缺少严格的依据,使得这些要求不能被很好地实行。教师们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审查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较少,还有一些职称低教师也参与指导工作[2]。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可能无法做到专业的指导,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另外,高职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尚无可行性解决方案。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篇幅较小,一般无法用“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进行重复率查询,且经济代价较大,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实情。职业院校学生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多不及本科院校学生,敷衍思想较普遍[3]。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学院组织的历次质量检查中,均发现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甚至撰写的个人体会也高度一致。这反映出质量监控信息不全面等问题。
现阶段,学生都需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已完成毕业实习任务。在自己选择实习单位时,很多学生实习的工作岗位与自己的专业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并且与所写的论文没有联系起来。这使得学生所写的毕业论文的成果无法应用到就业岗位中,起不到原有的效果。这种毕业实习并不能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也不能学习专业技能。由于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写出的毕业论文内容不完整,质量不高。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 号)提出了相关要求,即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对高职高专学生要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查和验收毕业设计成果[4]。
选题是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首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层次。选题应当新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校应当建立毕业论文选题研究小组,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选题。在初步拟定选题时,既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由教师选择。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拟定题目。老师也应当选择一些在难度、内容等方面都适合学生的题目。不管是学生自己选择的题目,还是指导教师拟定的题目,都应当经过选题研究小组的讨论,分析这一题目是否符合教学目标以及工作需求等。通过这一举措,学生可以确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选题。既能够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巩固,属于学生能力范围之内能够完成的论文,又能够符合工作岗位的现实需要,提前对工作环境进行熟悉,了解专业技术和岗位要求。
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学校应当积极改革现有管理模式。通过实施“两级三层混合式”管理体系,能够极大地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从而帮助大学生适应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两级”分别是指:学校和二级学院。学校应当负责制定毕业论文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总则,取消对毕业论文在形式、时间、教师选择等方面的约束。各二级学院应当按照实施总则的基本要求,融合各自专业的特色、就业方向和学生自身情况,全专业教师的参与下,制定实施细则。“三层”分别是指:学校毕业论文主管部门、学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监控,应当按照上述三层逐层进行。通过实施“两级三层混合式”毕业论文管理体系,能够将学生实际与就业前景相结合,制定较为细致和合理的实施细则,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创新性[5]。细则制定权限下放,有助于各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开放灵活地制定细则。逐层监管,也是实现毕业论文的有序监督的重要手段。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这能够极大地改善现有的教学质量。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学生能够充分结合实践,从企业的实际和发展入手,根据岗位的具体任务进行写作。学生既可以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化; 又能够在企业的指导下,了解更多的产业发展状况,以及专业技术发展。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具体过程中,企业应当发挥更大、更主要的作用。企业指导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尽快接触实际工作,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真实的工作环境,学到在学校接触不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6]。这对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毕业论文中从另一方面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教师应当辅助学生深化专业知识,对于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教师应当监督学生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对所写论文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学校应当积极变革,以改善毕业论文的质量。高职院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毕业论文为就业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