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高校创业教育热的思考

2018-03-29 02:48段然全暴海忠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型

段然全,暴海忠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青岛 266400)

当前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开展创新创业需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高校教育中应该让高校大学生掌握新型的创业知识,加强创业教育,以创新带动创业。该文具体阐述了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同时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1],并具体分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教育开展面临的创业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提出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希望对高校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开展创业教育有所启发。

1 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业型经济能够有效改善国民经济的整体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往往是高校,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让高校大学生掌握新型的创业知识,加强创业教育,以创新带动创业[2]。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就需要在高校中重视和推进创业教育。

1.2 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形势日益稳健,对社会经济发展局势,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就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科研技术,加强对技术创新的应用,改善传统的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的局面,为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家和政府近年来一直重视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精神创新和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列入了我国的国家发展规划之中,国家和政府也出台和颁发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共同促进青年的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和政府要出台和制定了鼓励和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更好的鼓励青年创业,也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三位一体的新型机制[3]。由此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能够有效促进国家发展,有助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1.3 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

按照需求层次理论的说法,人类的需求有高低之分,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高校教学过程中推进创业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能够帮助青年实现自我需求的增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帮助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结合实际的教育理念,应该注重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从实际的知识教育出发,对学生开展经济和法律以及税务和营销等方面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达到更加高素质的成长[4]。创业活动不断发展,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的掌握和培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教育开展面临的困境

2.1 创业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多数高校针对创业教育工作的工作观念还难以适应双创对创业教育提出的要求。部分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对创业教育重视不足,针对创业教育的规划建设,没有纳入院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去,导致部分学校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教育氛围没有形成,发挥不出创业教育的作用和效益。部分高校重视了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优化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措施,仅仅是将创业教育停留在简单的意识层面,并没有真正把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之中,对创业教育还未予以充分的落实,导致整个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局势并不明朗。部分师生对创业教育这一教学内容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依然将高校教育片面的看作是知识教育。

2.2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开展质量高低与高校的师资力量具有紧密关系,当前形势下,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师资力量尚未完善,尤其是相关专业领域和专家建设和职业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空间。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创业教育主要集中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生以及就业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成就差强人意,部分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做出了一定努力,优化创新地开展了KAB、SIYB 及创业咨询师等各类培训,从整体的创业教育形势和发展趋势上来看,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的培养培训,还尚未能够满足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学习需求,部分教师在看待创业教育的层面上缺乏一定先进的教学理念,导致开展的创业教学工作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创业教育教师仅仅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教学知识,并没有过创业实践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开展创业教育很容易影响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接受和理解。部分院校也邀请相关的企业家或者是创业代表者进行创业教育,但是其教育方式多数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从实际的创业教育情况来看,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实际的创业实践想法往往起不到较好的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3.1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高校在面对创业教育方面应该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到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规划之中,将其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战略中去。在实际的创业教育中,高校要成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不断贯彻落实相应的创业教育机构和创业教育制度,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招生、教学、团委、学工等机构的工作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多位一体的联动协调机制。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重视起高校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结合,不断将创业教育落实到高校教育中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创业教育开展和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做好相应的服务,不断发展和壮大创业教育保障,促进创业教育成果和质量不断提高。

3.2 完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不断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积极为学生搭建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的活动平台和实践平台。高校应该结合实际的创业教育工作,设置专业的创业教育机构,并配备更加充足的工作人员,为开展创业教育打好人力和基础,高还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邀请毕业校友和知名企业家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去,切实针对学生在创业教育学习和创业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细致解答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另外高校还要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相应创业教育平台的优化和组织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创业实践提高自身的创业水平和增加创业经验。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和倡导创新创业,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相继出台了部分创新创业政策,开展创新创业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就需要在高校中重视和推进创业教育。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同时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教育开展面临的创业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积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型
万众期待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万众抗疫颂
万众归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贵州省下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
推动LTE技术创新 落实“提速降费”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