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之释鼎需、范成大、杨万里诗重出考辨

2018-03-29 03:48
关键词:范成大宋诗杨万里

陈 小 辉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作为一代的诗歌总集,洵无能出其右者。然而,由于工程浩大,出之众人,故也存在不少漏收、误收、重收问题。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笔者在使用《全宋诗》过程中,发现释鼎需、范成大、杨万里三人名下还有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被学界相关成果所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

一、释鼎需

1.《偈二十首》其一五:

虎头带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假饶烈士荐应难,懵底那能解回互。

见《全宋诗》卷一七九八释鼎需,《全宋诗》编者据宋宗源《续古尊宿语要》卷五《懒菴需禅师语·上堂·小参》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八释宝印诗,题为“偈颂十五首·其三”,仅“那能解”作“如何善”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释宗源《续古尊宿语要》卷六《别峰印禅师语》收入。

按:此诗又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之五代僧人释义昭名下及《五灯会元》卷十七宋初僧人释祖心名下,仅几个字不同。参《五灯会元》卷八:“婺州金柱山义昭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开门作活计。’曰:‘忽遇贼来又作么生?’师曰:‘然。’新到参,师揭帘以手作除帽势。僧拟欲近前,师曰:‘赚杀人。’因事有偈曰:‘虎头生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假饶烈士也应难,懵底那能解回互。’”[1]610因释义昭生活年代早于释祖心、释鼎需、释宝印诸人,此诗当为其所作。释祖心、释鼎需、释宝印诸人名下此诗当是佛子偈颂辗转引用。

2.《偈》

顶门竖亚摩酰眼,肘后斜悬夺命符。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

见《全宋诗》卷一七九八释鼎需,《全宋诗》编者据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二二释宗杲诗,题为“示鼎需禅人”,仅“顶门”作“面门”、“卸却”作“解却”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一收入。

按:此诗当为释宗杲诗。宋代正受辑《嘉泰普灯录》亦将此诗归之释宗杲名下。据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福州西禅懒庵鼎需禅师,本郡林氏子……厉声曰:‘和尚已多了也!’喜(妙喜)又打一下。师礼拜。喜笑云:‘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遂印以偈云:‘顶门竖亚摩醯眼,肘后斜悬夺命符。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1]1784“遂印以偈云”当指释妙喜,即释宗杲(居妙喜庵),非指鼎需禅师,《全宋诗》编者误辑释鼎需名下。

3.《偈二十首》其七

昨夜三更转向西,昏昏宇宙几人迷。澄潭影转风初息,孤狖微闻岭外啼。

见《全宋诗》卷一七九八释鼎需,《全宋诗》编者据宋宗源《续古尊宿语要》卷五《懒菴需禅师语·上堂·小参》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九八释鼎需诗,题为“颂古十七首·其一一”,仅“孤狖”作“猿狖”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五收入。

按:此诗同一人名下两见,显系重出。

二、范成大诗重出考辨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已指出《全宋诗》编者所辑范成大名下诗《田家》《秋蝉》分别为刘克庄《田舍》、陆游《秋日闻蝉》;又《全宋诗》编者所辑范成大名下佚句“快晴似为酴醿计,急雨还妨燕子飞”属误辑当删。又陈小辉《〈全宋诗〉之吕本中、曾几、白玉蟾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范成大《行路难》实为白玉蟾《行路难寄紫元》。陈小辉《〈全宋诗〉之杨时、游酢、李纲、陈藻、张镃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张鎡《题羔羊斋外木芙蓉》《窗前木芙蓉》实为范成大《题羔羊斋外木芙蓉》《窗前木芙蓉》。陈小辉《〈全宋诗〉之许及之、陈傅良、叶适、永嘉四灵、高似孙、葛天民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范成大《村居即景》实为翁卷《乡村四月》。除此之外,范成大名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1.《夜至宁菴见壁间端礼昆仲倡和明日将去次其韵》

杉松庑门森老苍,佛屋深夜幡花香。借床睡倒恍何处,梦随潜鱼听惊榔。咿哑禽语晓光净,窸窣草鸣朝雨凉。哦诗出门怀二妙,春涨绕山湖水黄。

见《全宋诗》卷二二四六范成大,《全宋诗》编者据《石湖居士诗集》卷五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九三孙应时诗,题为“夜深至宁庵见壁间端礼昆仲倡和明日次其韵”,仅“床睡倒恍”作“床健倒怳”、“惊榔”作“夜榔”、“窸窣”作“蟋蟀”、“绕山”作“遶山”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烛湖集》卷一五收入。

按:诗当为范成大诗。孔凡礼先生谓,端礼即魏仲恭,端礼昆仲当指伯友、叔介、仲远等人,范成大此诗当作于绍兴二十五年春赴新安掾前[2]254。因孙应时原集已佚,其现存《烛湖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得,这可能是造成误收范成大之作的原因。

2.《韩无咎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余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颜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用,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抚掌》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是邪非邪莽谁识,乔林古庙常秋色。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旛尾。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问讯居人指。千年遗恨何当申,阳台愁绝如荒村。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后来饥客眼长寒,浪传乐府吹复弹。此事牵连到温洛,更怜尘袜有无间。君不见天孙住在银涛许,尘间犹作儿女语。公家春风锦瑟傍,莫为此图虚断肠。

见《全宋诗》卷二二五○范成大,《全宋诗》编者据《石湖居士诗集》卷九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九四韩元吉诗,题为“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仰窥高作,叹息弥襟。范成大尝考宋玉谈朝云事,漫称先王时,本无据依,及襄王梦之,命玉为赋,但云‘頩薄怒以自持,曾不可乎犯干’后世弗察,一切溷以媟语,曹子建赋宓妃,亦感此而作,此嘲谁当解者?辄用此意,次韵和呈,以资拊掌”,仅“古庙”作“石庙”、“旛尾”作“幡尾”、“何当申”作“何时伸”、“银涛许”作“银河浒”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南涧甲乙稿》卷二收入。

按:诗当为范成大诗。此诗题云“检详出示所赋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所谓“陈季陵户部巫山图诗”即指韩元吉《题陈季陵家巫山图一首》:“蓬莱水弱波连天,五城十二楼空传。……君家此画来何许,照水烟鬟欲相语。要须媠服令侍旁,不用作赋回枯肠。”[3]38冊2362该诗显然是次韵韩元吉《题陈季陵家巫山图一首》之作,故此诗当为范成大诗。又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原本已佚,其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出,此诗当属误辑(把诗题中的人名当成了作者)。

3.《藻姪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可率昆季赓和胜终日饱闲也》

旧岁连新岁,凉床又煖床。山川屏里画,时刻篆中香。畏垒吾安土,支离饱太仓。若教身更健,鹤背入维扬。(其一)

日煖衣犹袭,宵长被有稜。朝晡三楪饭,昏晓一釭灯。伴坐跧如几,扶行瘦比藤。生缘堪入画,寂寞憩松僧。(其三)

软熟羞盘馔,芳辛实枕帏。候晴先晒席,占湿豫烘衣。易粟鸡皮皱,难培鹤骨肥。头颅虽若此,虚白自生辉。(其五)

数息憎晨凊,伸眉惬晚晴。隙尘浮日影,窗穴啸风声。扪虱天机动,驱蚊我相生。偶然成一笑,栩栩暂身轻。(其六)

目眚浮珠珮,声尘籁玉箫。秋怀潘鬓秃,午梦楚魂销。注水瓶花醒,吹薪药鼎潮。南柯何处是,斜日上廊腰。(其八)

静里秋先到,闲中昼自长。门阑疑泄柳,尸祝漫庚桑。腹已枵经笥,身犹试药方。强名今日愈,勃窣负东墙。(其九)

此诗见《全宋诗》卷二二六五范成大诗,《全宋诗》编者据《石湖居士诗集》卷二四收入。又见《全宋诗》卷一一二○陈师道诗,题为“病中六首”,仅“更健”作“再健”、“豫”作“预”、“自生辉”作“日生辉”、“数息”作“叹息”、“隙尘”作“隙虚”、“秋怀”作“晚秋”、“秋先”作“秋光”、“门阑疑”作“闭门宜”、“漫”作“谩”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四收入。

按:这些诗非陈师道所作。冒怀辛整理之《后山诗注补笺》并未著录这几首诗。其实,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四“病中六首”亦并未注明这些诗是陈师道所作,而是说“元题十二首,示藻姪可率昆季赓和。今取六首。”这也是说明这六首诗取自《示藻姪可率昆季赓和》,这正是范成大诗作。《全宋诗》编者之所以认为这些诗乃陈师道所作,当是承前人所误,如清纪昀即以为这些诗乃陈师道所作[4]1584。

4.《初冬小园寓目》

独树乔松色,闲云淡落晖。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暗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见《全宋诗》卷二二七四范成大诗,《全宋诗》编者据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收入。又见《全宋诗》卷一一八三张耒诗,仅“乔松”作“翘寒”,“橘”作“菊”,“暗”作“暝”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柯山集拾遗》卷四收入。又见《全宋诗》卷三三八韩琦诗,仅“乔松”作“翘寒”,“暗”作“暝”,“乌”作“鸟”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一九六三七收入。

按:此诗归属存疑。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此诗并未署名,《全宋诗》编者认为该诗当是承前诗省名(前诗为范成大诗),此判断当有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六辑)》载《〈古今岁时杂咏〉版本及其文献价值》一文认为该诗北大二抄本《古今岁时杂咏》署“东溪先生(即高登)”,当作高登诗。

5.《荆州即事》其二

初上蓬笼竹笮船,始知身是剑南官。沙头沽酒市楼暖,靳步买薪江墅寒。

见《全宋诗》卷一九三一晁公武诗,《全宋诗》编者据《舆地纪胜》卷六五《荆湖北路·江陵府下》收入。

按:此诗并非晁公武诗,乃出自范成大《发荆州自此登舟至夷陵》:“初上篷笼竹笮船,始知身是剑南官。沙头沽酒市楼暖,径步买薪江墅寒。自古秦吴称绝国,于今归峡有名滩。千山万水垂垂老,只欠天西蜀道难。”(《全宋诗》编者据《石湖居士诗集》卷一五收入)[3]41冊25886

三、杨万里诗重出考辨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指出杨万里名下《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三首》其三、《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其五、《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其五、《张功父索余近诗余以南海朝天二集示之蒙题七字》诗与杨皇后《题朱锐雪景册》、严参《瓶梅》、严参《落梅》、张鎡《题杨诚斋南海朝天二集》诗重出,这些诗皆当为杨万里诗。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也指出杨万里名下《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其一》与杜衍《荷花》诗重出,此当为杨万里诗。申振民《〈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一文也指出杨万里名下《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与赵彦端诗《寿皇太子七首》《寿皇太子三首》《寿皇孙》重出,这些诗当皆为杨万里诗。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11辑)》载《关于杨万里诗集的补遗》一文指出杨万里名下《中秋雨过月出》《泊冷水浦》《夜雨独觉》《夜闻风声》《三月十日》《过秀溪长句》《和贺升卿云庵升卿尝上书北阙既归去岁寄此诗今乃和以报之》《七月十二日夜登清心阁醉吟》《灯下读山谷诗》与曹勋名下《中秋雨过月出》其一、《泊冷水浦》《夜雨独觉》《夜闻风声》《三月十日》《过秀溪长句》《今乃和以报之》《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灯下读山谷诗》诗重出,这些诗皆当为杨万里诗。又刘蔚《〈全宋诗〉重出误收甄辨》一文指出杨万里名下《田家乐》《圩田二首》与滕白《七绝三首》重出,这些诗当为杨万里诗。陈小辉《〈全宋诗〉之晏殊、谢薖、谢逸、李彭诗重出考辨》一文指出谢逸《桂花》其二实为杨万里《木犀二绝句》其二。除此之外,杨万里名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1.《普明寺见梅》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见《全宋诗》卷二二七五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一《江湖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四五八陆梦发诗,题为“梅花”,仅“相看”作“相逢”、“作伴”作“值伴”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六七引《梅花鼓吹》收入。

按: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七九上诸书皆将此诗归入杨万里名下。又杨万里生前曾自编其诗凡八集,《全宋诗》所录杨万里诗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为底本著录,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藏北京图书馆),版本可靠,此诗见《江湖集》,当为杨万里诗。杨万里此诗作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时杨万里寄居永州普明寺[5]85,可参杨万里《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东寺诗僧照上人访予于普明寺赠以诗》《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诸诗。

2.《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见《全宋诗》卷二二七七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三《江湖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二二赵葵诗,题为“初夏 其二”,仅“软”作“溅”、“与”作“映”、“长”作“高”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刘克庄《后村千家诗》卷二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刘克庄《后村千家诗》卷二此诗下并未署作者名,盖因此诗前一首诗为赵葵《初夏》,《全宋诗》编者认为此诗亦当为赵葵作(该诗承前诗省名),此判断当有误。《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一书亦谓此诗当为杨万里诗[6]44。

3.《和昌英叔觅松枝作日棚》其一

先人手种一川松,为栋为杗似未中。只合茅斋听驱使,为公六月唤秋风。

见《全宋诗》卷二二七七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三《江湖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二八一洪刍诗,题为“松棚”,仅“杗”作“梁”、“秋风”作“清风”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老圃集》卷下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诗见《诚斋集》卷三《江湖集》。洪刍《老圃集》原本已佚,其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出。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当为杨万里诗。昌英为杨辅世,乃杨万里叔,两人关系密切。参杨万里《达斋先生文集序》:“后四年,某自赣掾辞满,乃归南溪,卜筑于达斋之西,自是日还往相唱酬,非之官,无日不还往不唱酬也。……达斋,讳辅世,字昌英,达斋其自号也。终官左宣教郎,知沅之麻阳县。得年五十。”[7]1253

4.《题钓台二绝句》

断崖初未有人踪,只合先生着此中。汉室也无一抔土,钓台今是几春风。

同学书生已冕旒,未将换与一羊裘。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

见《全宋诗》卷二二七八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四《江湖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九○四施宜生诗,题为“严子陵钓台”,仅“断崖初未有”作“悬崖断壑少”、“着此”作“卧此”、“也无”作“已无”、“春风”作“秋风”、“书生”作“刘郎”、“未将”作“未应”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宋叶釐《爱日斋丛抄》卷五、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二、明陶宗仪《说郛》卷十七上等书皆引“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作杨万里诗。此诗乃是杨万里乾道三年赴临安途经严州时所作,可参杨万里同卷此诗前一首诗《白沙买船晩至严州》:“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尖明。舟小宁嫌窄,途长已倦行。子陵台下水,未酌意先清。”[5]58

5.《郡圃残雪三首》

半依篱脚半依城,多傍梅边水际亭。最是晚晴斜照里,黄金日射万银星。

南风融雪北风凝,晚日城头已可登。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

城外城中雪半开,远峰依旧玉崔嵬。池冰绽处纔如线,便有鸳鸯浮过来。

见《全宋诗》卷二二八五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十一《荆溪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五一七章甫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自鸣集》卷六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诗见杨万里《诚斋集》卷十一《荆溪集》。章甫诗集原本已佚,其现存《自鸣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出。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当为杨万里诗。杨万里《荆溪集》此诗前后还有《方暖积雪始融》《郡圃雪霁便有春意》《郡圃雪销已尽惟余城阴一街雪》《送客归至郡圃残雪销尽》诸诗,当皆作于同时。

6.《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

头纲别样建溪春,小璧苍龙浪得名。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鹧斑椀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

见《全宋诗》卷二二九三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十九《朝天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一四九陈仲谔诗,题为“送新茶李圣喻郎中”,仅“椀面”作“碗面”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张英、王士祯《渊鉴类函》卷三九○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诗见《诚斋集》卷十九《朝天集》。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当为杨万里诗。《渊鉴类函》卷三九○此诗题名为“陈蹇叔送新茶李圣喻郎中”,《全宋诗》编者认为此诗为陈仲谔(字蹇叔)诗,盖将诗题中人名误为该诗作者。

7.《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亦好园》

金谷惟堪贮俗尘,辋川今复得诗人。先生道是贫到骨,犹有山园斗大春。

见《全宋诗》卷二二九五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二十一《朝天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三六赵蕃诗,题为“亦好园”,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淳熙稿》卷十九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诗见《诚斋集》卷二十一《朝天集》。赵蕃诗集原本已佚,其现存《淳熙稿》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出。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当为杨万里诗。“亦好园”乃喻良能(字叔奇)家园林,王十朋有诗亦曾提及,参《寄题喻叔奇亦好园》。喻良能咏“亦好园”诗更是多达二十余首,参《夜梦亦好园》《亦好园四咏》《亦好园即事》《九日亦好园小集》。赵蕃与喻良能并无交往,故此诗当非其所作。

8.《宿兰溪水驿前三首》其二

合眼波吹枕,开篷月入船。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剩欲酣清赏,翻愁败醉眠。今宵怀昨夕,雨卧万峰前。

见《全宋诗》卷二三○○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二十六《江西道院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一三詹体仁诗,题为“宿兰溪水驿前”,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清朱秉鉴《詹元善先生遗集》卷下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诗见《诚斋集》卷二十六《江西道院集》。李一飞《宋集小考三题》认为清朱秉鉴《詹元善先生遗集》当为伪书,此诗亦并非詹体仁诗[8]78-82。

9.《和傅景仁游清凉寺》

旧时月过女墙头,风雨摧颓废不脩。地老天荒无处问,松声滩响替人愁。祥刑使者来何暮,吊古诗篇清更幽。收拾江山入怀袖,却归讲席进鸿畴。

见《全宋诗》卷二三○五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三十一《江东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四五马之纯诗,题为“清凉广惠禅寺二首·其二 ”,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景定建康志》卷四六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景定建康志》卷四六此诗下并未署作者名,只因此诗前一首诗为马之纯诗,故《全宋诗》编者认为此诗亦当为马之纯诗(承前诗省名),该判断当有误。其实,《景定建康志》卷三六已收有此诗,题为“和傅景仁游清凉寺”,并署杨万里名。

10.《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庄敬日强斋》

居人晏犹眠,行子夕未宿。此心从何生,却道力不足。

见《全宋诗》卷二三一○杨万里,《全宋诗》编者据《诚斋集》卷三十六《退休集》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七四四李壁诗,题为“庄敬日强斋二首·其二”,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二五三六收入。

按:此诗为杨万里诗。周必大亦曾提及杨万里为王才臣庄敬日强斋题诗事,参其诗《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即杨万里)谢尚书皆赋·庄敬日强斋》。其实,《永乐大典》卷二五三六此诗下并未署作者名,《全宋诗》编者认为该诗当是承前省名(前诗为李壁诗),此判断当有误。

[1] 普济.五灯会元[M].朱俊红,点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2] 孔凡礼.孔凡礼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M]. 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 萧东海.杨万里年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6] 刘克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M].李更,等.校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 杨万里.杨万里诗文集[M]. 王琦珍,整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8] 李一飞.宋集小考三题[J]. 中国韵文学刊,2007,(1).

猜你喜欢
范成大宋诗杨万里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杨万里诗一首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喜晴
小池
《全宋诗》校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