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研究
——以兰州市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例

2018-03-31 16:02张永琛
社会工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社联动社工居家

张 姝 张永琛

一、“三社联动”模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背景

养老问题也就一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和“落叶归根”的思想长期占据着核心位置,主导着养老发展的主要方向,形成了“父慈子孝”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经常所言的“家庭养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逐渐开始出现变化,由“大家庭”逐渐向“小家庭”转变,“养儿防老”的养老方式开始受到挑战,此时机构养老作为一项新的社会福利开始出现,逐渐形成了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局面。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转型,老龄化人口急剧增加,截止2016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①民政部门户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08/20170800005382.shtml同时,未富先老和家庭空巢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以家庭和养老机构为主的养老模式在为老年人提供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上显得疲乏和无力,老年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陈继明,2011)。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长期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结构相结合,以老人生活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主要平台(黄少宽,201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自产生以来,逐渐在全国各个城市开始试点推广,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群体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养老压力大等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社会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长期实践发展过程中,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也逐渐开始出现,如在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服务方式比较单一、专业性服务较为缺乏,尤其是对特殊困境老人的专业服务较少,服务的力量比较有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逐渐把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三社联动”机制应用到社区居家养老中,有效地弥补了社区居家养老在实践过程中的短板,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的良好社区居家养老局面(刘洋,2016)。

二、社区居家养老主要的理论依据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是为解决福利国家危机而产生的新的理论范式,认为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福利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利的规则、筹集和提供可由公共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家庭和社区等不同部门共同负担完成(Johnson,1987))。政府要从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者、购买者、物品管理者以及促成其他部门从事服务供给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老龄人口群体的迅速增加,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依靠政府提供的福利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养老需求,老人养老的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已成为满足养老需求的必经之路。社区居家养老正是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理念,在养老服务的提供过程中,政府、家庭、社区以及市场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作为养老服务的提供方,积极优化整合社会资源,以多元化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有效地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养老服务需求(谢雨,2018)。

(二)社会嵌入理论

社会嵌入理论是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社会嵌入理论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行为总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中,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们从中获得了需要的信息、情感、服务等社会资源和社会支持。格兰诺维特是嵌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既反对社会化过度,也反对社会化不足,认为个体与结构之间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社会化过度和社会化不足之间寻找平衡点。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身体状况和心理活动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老年人不再是待在家庭中安享晚年,而是需要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里网络中,得到社会资源的支持,进行适度的社会化来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而适应晚年的生活,应对晚年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社会嵌入理论层面,传统的家庭养老存在着社会化不足的问题,而机构养老又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了家庭养老社会化不足和机构养老社会化过度的平衡点,在社区的平台上通过帮助老年人进行适度的再社会化,获得情感和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和支持,使老年人能够积极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的心理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对人类的需求进行了划分和研究,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且这种需要是从最低级的生理需要向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逐步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国的老年人群体而言,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得老年人的爱和归属等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空虚;另一方面,传统的养老主要注重的是老年人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满足,而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地位的变化,高层次的情感归属和自我实现等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老年人在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实践,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等需求的基础上,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养老服务,通过养老陪伴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以及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实现老年人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

三、“三社联动”各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和实践

(一)“三社联动”各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运行模式

“三社联动”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现代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如图,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平台和支撑功能。在“三社联动”模式应用到社区居家养老之前,社区是居家养老的主要力量,是社区居民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力量和渠道。在“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原有的部分服务工作转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身上,社区回归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层面上,转而为社会组织和社工专业服务的开展搭建阵地,提供支持和保障。

社会组织作为“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力量,主要是指社会组织的导入和社区本土社会组织的培育,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重要载体。目前,随着社区老人需求服务的不断专业化和多样化,社会工作机构以其独特的专业服务优势,逐渐成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中最主要的力量。就其参与形式而言,社会工作机构一般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进入到社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发挥管理和组织社工的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秉持专业的“助人自助”价值伦理,掌握专业的“为老服务”技术方法,通过专业化的个案、小组和社区活动等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以及自我实现等多元化的服务。同时,在“三社联动”的模式下,社会工作机构往往会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在“三社”中引进志愿者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

(二)“三社联动”模式下畅家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

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社区“三社联动”试点项目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方式下,发挥社区的平台作用,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积极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调动社区和高校志愿者参与为老服务的积极性,引入公益创投的新型公益资本投入方式,通过社工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的服务,实现社区老人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1.社区为居家养老服务搭建完善的支撑平台

社区作为“三社联动”模式下社会组织和社工参与居家养老的支持性平台,在“联动”过程中主要通过为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等形式实现。在具体运行实践过程中,社区一方面通过改扩建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快社区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社会组织和社工提供办公场地、活动场所以及其他硬件的配备和支撑,形成比较完善的为老服务中心,带动社会组织和和社工开展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在兰州市酒泉路畅家巷社区,社区为社会工作机构提供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等场地支持,提供了个案室、会议室等办公场所,有力的支撑了为老服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居民有着天然的信任关系,掌握着详细的社区居民信息和社区资源,对社区老人的家庭结构和老人需求有着一定的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协助社会组织和社工进行了积极地信息链接和共享,采用了社工+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的形式有效的促进了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节约了专业服务开展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在社区提供的良好平台上,社会组织和社工将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服务方法运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之中,进行了高质量的有效服务。

居家养老智慧信息平台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依托于兰州市居家养老信息平台,酒泉路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与兰州市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进行了有效的对接,实现了大数据的共享,这个平台为社区的老人提供了就餐、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卫生医疗、家电维修、日常陪护、家政便民、法律咨询、娱乐学习、心理慰藉、临终关怀等十大类230多个服务项目,实现了“一刻钟”高效服务。通过有效的发挥智慧信息平台的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既能够为社区老年人尤其是对失能、高龄、独居、残疾、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健康维护、精神关怀、文化娱乐等直接养老服务,也能够提供间接服务,为老服务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有效满足了社区居

2.专业社会机构介入有效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普遍存在服务形式单一、老年人服务需求回应不足等问题,老人多元化需求满足难度大。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专业服务力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其优势和专业性而言,社会工作机构通过管理社工以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方法为老人提供专业化、多元化和针对性的直接服务,并能够实现对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良好的管理和教育培训,持续提升居家养老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在兰州市畅家巷社区,“社工+志愿者”成为个案服务的主要模式,社工联合高校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楼院长等以“个案”的形式开展社区高龄、独居、空巢和残疾等特殊老年人日常服务和跟进工作,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例如购买物资、日常陪护陪聊以及协助对接社区行政事务等,为出行不便老人举办“一个人的剧场”的娱乐节目,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老人进行助医服务。在小组和社区工作方面,社会工作机构主要通过积极调动街道、社区以及各相关方的力量,链接兰州金港城医院、华夏医院等医院、兰州德生堂等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了“保健大讲堂”、“手机电脑长期学习班”、“岁月如歌老年人怀旧小组”、“我们在兰州情景剧小组”和“社工伴你行”等活动,开展了良好的助医、助行和助娱等专业服务,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社会工作机构在项目之初就聘请了深圳等社会工作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专业督导人员,制定了完善的督导计划,对社工进行定期的督导,将其他地区优秀的为老服务经验不断的引入到本土实践中来,提升了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解决了社工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境,帮助项目社工进行了成长。在志愿者教育培训管理方面,成立了酒泉路为老中心爱心志愿者联盟,帮助5名志愿者注册中国志愿者服务网,借助于互联网建立了志愿者微信交流学习群,并从志愿者的服务技巧和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等多形式的志愿者培训活动。努力打造了一支服务能力强、服务精神高的志愿者队伍,为社区新型服务平台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资源整合链接促进互助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家养老服务需求。

社会资源的整合链接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兰州市畅家巷社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公益创投有效的保障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社会工作机构进入社区以后,承接了大量的养老服务项目,这些养老服务项目涵盖助医、助餐、助娱、助行、助浴、助洁等各个方面。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养老互助服务有助于缓解社会工工作机构的服务压力,有效利用社区优势资源。兰州市畅家巷社区自“三社联动”试点项目以来孵化了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为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内培育了爱心合唱团、合缘艺术团、阳光合唱团、韵之声民乐队等4支社区志愿者团队,已组建包括合唱、书画、乐器、舞蹈等文化艺术类团体11支,激活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社区社会组织,提高了社区资源利用率,开创了良好的社区养老互助服务局面。与此同时由兰州社会工作发展协会牵头成立了兰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第一联合党支部,逐渐在社区服务系统中形成了社工+党员+志愿者的服务新模式,有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长效的服务。

公益创投是“三社联动”模式下激发社区发展活力,推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在社区内积极开展公益创投项目,一方面能够将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和慈善机构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有效地整合在社区的统一平台上,最大程度上发挥各主体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公益创投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三社联动”中来,主动发现社区居民的需求,尤其针对特困老年人、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老年人以及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丰富“三社联动”机制的内涵。酒泉路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实践中积极开展了“三社联动”公益微创投项目,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社工组织的“应急救援”、“生命故事撰写”以及14个文艺类微创投项目顺利运行,打造了一批符合畅家巷社区老年人需求的社区居家养老公益项目。

四、“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困境

从兰州市酒泉路畅家巷社区“三社联动”各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成效来看,“三社联动”模式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创新,也是社区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总结实践经验,目前“三社联动”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仍旧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一)“三社联动”各主体功能发挥不足

1.社区支撑“联动”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社区是“三社联动”模式下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的根基和核心,社区“平台”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充不充分会直接影响到“三社”的有机联动。从兰州市畅家巷“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实践情况来看,社区在“三社联动”模式下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保障仍旧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保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居家养老的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较为单一。基本以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主,社区的服务也多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养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大多是以购买方的政绩为中心,服务面较为狭窄,缺乏对服务对象实际需求的有效回应,尤其是对特殊困境老人的个别化需求回应不足,服务的供需不平衡,服务结构不合理。同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人员配备不到位,没有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为老人服务的日常照料、疾病护理、康复理疗的职业护理人员,一些有健康护理需求的老人无法在社区享受到有效的服务资源。

2.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认可度不高

受到整体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对于社会工作机构的认知度较低,信息渠道和文化认知受限的老年人群体,对社会工作机构缺乏一定的了解,再加之酒泉路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机构进驻时间较短。这种认知缺乏导致社会工作机构在开展专业服务的过程中社区老年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都不高,影响专业服务的效率,无法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在一些具体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依靠社区工作人员为媒介去建立服务关系。同时运行保障的不足直接造成了社工机构在社工的管理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和提升发展渠道等问题都在困扰着社会工作机构。导致专业队伍不稳定,容易产生社会工作者“混日子”的状态,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影响了专业服务成效,对社会组织在为老服务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也造成很大影响。

3.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能力不足

社会工作者队伍是“三社联动”模式下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兰州市酒泉路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长期实践来看,目前社会工作者队伍存在着专业素养不高,职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需要改进和加强。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缓慢,受限于社工发展大环境,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不会选择社工行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缺乏,造成一线社工既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又是非科班出生的现状。这部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不够,实务经验缺乏,人生阅历不足,加之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硬拉在一起,无法为老人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缺乏,缺乏经验丰富的督导。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大部分都是近几年创办,拥有服务管理工作经验的骨干超过三年的督导数量不足,再加上服务工作督导体制不健全,人员流动性高,有效经验不能积累和转化,致使一线服务工作存在重管理轻服务质量的现象,在项目执行中往往只注重完成表面化的指标,不强调专业服务质量及其服务成效(裘旋,2012)。

(二)“三社联动”各主体联动机制不健全

从兰州市酒泉路畅家巷社区“三社联动”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来看,虽然在“三社联动”协调机制方面实施了“联席会议”和“居民议事”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联动工作的开展,但并未形成良好的顶层制度设计体系,各主体在联动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冲突,直接影响了为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一是政府与社区的矛盾冲突。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是社区治理的最基础力量。“三社联动”项目的实施使得社会组织和社工进入到社区中,参与基层社会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区的工作压力,有效地改善了基层社区治理的现状。但通过“三社联动”具体实践来看,我们发现虽然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承担了一部分社区原有的服务工作,但却无法帮助社区从繁杂的行政性事务中彻底摆脱出来。社区承担着大量的街道和上级职能部门安排的行政工作,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在为老服务工作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缺乏,在协助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开展活动上显得不足,社区在“三社联动”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不充分,影响了居家养老专业服务的有效开展。

二是社会组织与政府和社区的矛盾冲突。社会组织与政府和社区的矛盾冲突主要是社会组织缺乏独立自主性,目前社会组织几乎完全的依赖于政府,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就目前兰州地区而言,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环境,包括社工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往往是以项目承接的形式进驻到社区中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到一定的政府项目资金支持,从而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服务。一方面依赖于政府的资金、场地和设备等资源,造成了社会组织话语权较弱,地位不平等,政府部门也会潜意识的将社会组织看成自己的下属部门,带入行政化管理的色彩,社会组织的独立自主性缺乏;另一方面,项目化运作的形式造成社会组织的服务没有可持续性,一旦项目资金终止,社会组织只能被动退出居家养老服务,没有办法独立去承担较高的社工工资和进驻社区的运营成本(裘旋,2012)。如果社会组织不能够自己造血,拓展资金保障渠道,社区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就会受到巨大挑战。

三是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的矛盾冲突。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力求全面的挖掘和掌握老年的真实需求,尤其是为“三无”、特困、空巢、失独、孤残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个案管理服务。但从社区居家养老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具体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往往只能够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日常陪伴和社区活动等浅层次文娱服务,无法与社区或者街道进行有效的协调,开展深度的服务,服务项目较为简单,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人在很多情况下成为被服务的对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受到限制。这种服务矛盾的造成与社区的工作思路和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社区长期处于处理行政事务的工作过程中,习惯性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工作理念,管理思想多于服务理念,造成了在居家养老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从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尤其是特殊困境老年人的个别化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对老年人发展性能力的提升思考不足,社区养老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五、推进“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

针对目前“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兰州市酒泉路畅家巷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实践,提出了以下思考和建议,以期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化和发展。

(一)多措并举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养老服务保障力度

资源支持和资金保障是“三社联动”模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的不足主要在于资源支持和资金保障的不到位。就目前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来看,要解决资源支持和资金保障问题要从政府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和多渠道拓宽社区融资渠道等方面入手加强。具体而言,政府部门需要持续增加投入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力度,扩展为老服务覆盖面,促进社区基础性建设,使社会工作机构获得长期稳定的支持来源,培育养老服务机构品牌化发展。除了政府的投入保障以外,社区和社会组织应主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以多元化筹资方式和服务方法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整合多方资源,提升社区和社工机构资金保障水平,形成对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及服务的社会支持氛围,更好的保障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二)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增强社会组织社区融入

社会组织如何有效的融入社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主要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社会组织要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内部人事、财务和服务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社会组织规范化运行,提升为老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和服务效率。尤其是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结构而言,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机构发展愿景及使命,在开展具体服务前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年度计划,在服务层面应该详细了解社区每一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挖掘老年人最紧迫和最现实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得到社区老年人对服务工作的认可。同时,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三社联动”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宣传,提高社区老年人对社会组织介入社区居家养老的了解和认知,消除对社会组织的抵触感,从内心逐渐接受社会组织的进入和服务。

(三)内培外招有机结合,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

针对“三社联动”模式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专业队伍建设现状,要从“内培”和“外招”两个方面进行加强。“内培”主要是对现有社工的培训和教育,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拥有丰富实务经验,但却非科班出生的社工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化教育,借助良好的高校资源,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价值观以及方法技巧的培训和教育,教育引导他们逐渐转变陈旧的服务观念。同时要持续深入开展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考试相关培训,通过兑现薪资和提高报酬等形式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证的考试,保证专业队伍的稳定及素质。另一方面,要推进社会工作督导机制的完善,实行督导负责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督导,对社会工作者进行日常的督导和工作安排,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老人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对于“外招”而言,政府民政部门和社会工作机构要根据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社工岗位,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薪资待遇,提升社会地位,主动走进高校积极吸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同时,要打通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和提升通道,实现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引得进,留得住”。

(四)准确厘清各方职责,完善“三社联动”协调机制

在“三社联动”模式下,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之间应当准确的厘清各方的职责,明确自身在“三社联动”中的角色和定位,实现各主体有效和高效的“联”和“动”,增强社工进驻社区工作的服务能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便于及时回应社区老人和居民的需求,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一是要厘清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对于政府而言应充分发挥在“三社联动”中的主导地位和基础性的作用,为“三社联动”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在政策、资金和场地等各方面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政府部门尤其是街道和上级职能部门应该明确定位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到“政社分开”,为社区减轻繁杂行政事务所带来的压力,便于社区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释放出更多的自主空间给社区。二是要厘清社会组织、社工与政府以及社区的关系,“三社联动”模式下的社区居家养老,社会组织和社工是其中重要的主体,在“联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坚决避免被行政化,成为政府部门和社区处理基层行政事务的参与者。作为社会组织而言,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政府和社区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政府和社区应该给予社会组织更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明确各自的责任,真正落实“政府购买、社会化运作”的服务理念,严格按照职责推进相关工作。

养老问题将会是我国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紧要现实问题。“三社联动”模式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被实践检验为一条解决养老问题的可复制、可发展和可持续的养老服务新模式。但目前在实践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特色养老服务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三社联动社工居家
青春社工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探索苏北特色农村社区的建设新路
高校融入“三社联动”社区建设创新发展探析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