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①

2018-03-31 21:29赵兰香郭跃军
实事求是 2018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互联网+理论

赵兰香 郭跃军

(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1)

一、“互联网+”的内涵及特点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关于“互联网+”,最早是由马化腾提出,他认为互联网加上一个传统行业,代表着一种能力,意味着对行业的提升。他认为“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从词义的角度看,“互联网+”的互联网可以是一种渠道、一种平台,亦或一种思维方式,如免费思维、跨界思维、共享思维、流量思维等,“+”是一种连接,包括政策的连接、技术的连接、人才的连接、服务的连接,从而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从哲学的角度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再一次证实并拓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展示联系的多样性与条件性,实现联系的无限可能性,创造发展的超时空性;它推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并运用新的认识来指导实践;它满足人的主体性要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从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突破技术主导型的1.0时代,是对“+互联网”的提升,它以互联网为媒介,但不拘泥于互联网,实现人联网、物联网、企联网、政联网等的高度融合,从而进入交互主导型、私人定制型的2.0、3.0时代,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华丽转身。总之,“互联网+”就是实现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达到重塑传统产业,创新业态,引导人类进入真正的数字化时代。[2]

“互联网+”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新特点:第一,它以服务于人为核心。“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生态,无论是技术还是思维,无论是实现经济增长,还是推动社会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既可以是“大众化”的人,也可以是精准定位的小众。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人的福祉服务,这是它不变的初衷。第二,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的单打独斗,实现跨界融合,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发展的无限性。第三,它以连接一切为目标。马化腾指出,“互联网+”将连接实体、个人、设备等一切基本要素,创造出一个“互联网+”的开放性生态体系。“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连接一切的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和社会治理方式,使社会中的每一个细胞只要生存就必须与互联网相连。

二、“互联网+”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造条件

“互联网+”服务于人、技术创新、连接一切的三大特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方向与具体思路,使教育越来越可能满足学生的胃口,不吃“定制餐”,而提供“自助餐”。具体表现为:

1.“互联网+”倡导服务为本的理念,拓展教育的全时空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与学生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的差距性。“互联网+”则采用“富媒体”“超媒体”等手段提供海量信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与证实提供现实依据,借助于“微课堂”“微视频”等形象生动化的方式增添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具有即时、便利、高效的功能。“互联网+”倡导服务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它借助于网络平台、信息技术,推翻传统意义上的“围墙”,延展课堂边界、突破教学时空,实现沟通无极限。这种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的学习模式,实现教育资源传播的广泛性、共享性,促进教育公平性,实现教育的全时空性。

2.“互联网+”联动一切的思维,调动教育的全员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除了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助。“互联网+”倡导联动,彻底抛弃孤立、静止的观点,将联系的观点发展到极致。在“互联网+”条件下,只要个体存在,与互联网相连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他使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制造者。无形中,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也实现自我教育,推动着自我的进化。在这种模式下,它实际上是连接自我与他人、学校与社会、网络与现实,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评说,并通过“朋友圈”的人际关系网络去影响、带动、教育他人,扩大教育主体,实现教育的全员性。

3.“互联网+”精准推送的技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庞大,知识难易有别,个人理解接受程度不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直是传统教学努力的方向,然而受班级授课制的制约较难完成。“互联网+”为因材施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借助大数据进行统计、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位学生创设量身定做的学习进度,进行定向“靶标式”推送,使得“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本给定的教科书、一门科目或课程,以同样顺序和步调进行,而将是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不再需要凭借主观判断选择最适合教学的书籍,大数据分析将指引他们选出最有效、支持进一步完善和私人定制的教材”,[3]从而更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使“精准教学”不再是一种华丽的表述,而真正落到实处。

(二)“互联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挑战

“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然而“互联网+”为教育领域播撒的除了“红包”,也有“炮弹”。

1.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挑战教学双方的定力。“互联网+”条件下,知识不断融合、更新和拓展,并以指数式进行增长,是一种大数据的体现。这样,信息大爆炸,真假共生,良莠并存。如何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知识,对教育双方都提出了挑战。对教师而言,庞杂的信息本身就是分析的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在现象背后发现本质,于多样性中发现规律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它对教育者的信息甄别力、分析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学生而言,当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尚不深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科学化、系统化时,很容易迷失于信息海洋中,抓不住主要矛盾,甚至偏离主导方向,误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2.碎片化、平面化的知识,削弱学习者的学习深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高度理论化、系统化的学问。要求学习者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怀疑、批判,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然而,“互联网+”条件下能轻易获得大量信息,并且学习的时空、学习的内容都被碎片化、平面化了。阅读、学习都成为一种“快餐”,缺乏深度的思考。这种趋势在当代年轻人身上表现更为普遍,他们热衷于网络的多样性,越是多样性,越分散注意力,思维越是不够严谨。所以,尼古拉斯·卡尔提出,不断增加的科学证据显示,互联网导致注意力失控,正在把我们变为思维破碎的肤浅思考者。[4]这与理论的深度化要求是相矛盾的,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3.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挑战传统的教师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者也必须随时代发展,不断改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自身。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广泛使用,已经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迫切需要教育者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大多懂理论,不懂技术,而信息技术教师虽懂技术,却不擅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互联网+”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要技术?亦或要理论?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搜索技术,使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很容易在网上搜索到,那么教育一定需要教师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当什么角色,应如何转变自己,如何跟上信息化教育方式?尤其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本真是“心灵自由交流和人格之间相互砥砺”,这无疑影响到教师的自我定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三、“互联网+”条件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策

(一)“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1234”原则

“1234”原则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达成两个目标:更好的教学体验、更高的教学效率,推进线上与线下、知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的三融合,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四项技术。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遵循教育精神,永远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服务于人,只能“教之以事”,而不能“喻诸徳也”。因而,在“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好学生的发展是第一要位的,利用互联网丰富知识来源,拓展表现形式,增添趣味性,不能唯技术论、唯概念论;在学生的价值观、情感等方面的培养上,冰冷的界面永远无法与热情的生活相比,线上教育是不能代替言传身教的。人不能被技术异化,技术永远是服务于人的。只有牢牢把握人这一中心才不会偏离教育的本真,才不会跟风跑,才不会在激流中被淹没。

2.达成两个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终极任务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两个近期目标,即更好的教学体验、更高的教学效率,这是教育的现实考量。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与受教育者的感性认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广泛应用“富媒体”“超媒体”丰富生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抽象的理论更接地气,通过创设APP教育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境遇,给学习者提供快乐的教学体验,达到“日用而不知”的境界;同时好的教学体验还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乐之”才能“乐学”,从而加速受教者的自我进化能力,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真正做到让“互联网+”服务传统教学,提升传统教学的效果。

3.推进三项融合。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不仅在于深奥的理论体系,更在于它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追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工业思维关注的是事物本身,互联网思维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5]因此,“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线上与线下、知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三融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线上教育,但不放弃线下教育,建造“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融合系统。在线教育如MOOC、翻转课堂等,偏重于知识层面,以理论的传授为主,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更注重于应用,这是“互联网+”无法完成的,必须加强线下言传身教的情感熏陶与现实的实践活动。

4.综合运用四项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有95.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这就要求“互联网+”条件下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技术上必须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四项技术完成信息的搜索、采集、存储、分析、展示,缩减地域、师资差距,促进教育的公平化;完成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教学,让学习由“套餐”变成“自助餐”,为因材施教提供现实途径。尤其是利用大数据的智能算法,有针对性地反馈并进行概率预测,为教师的理论教育提供指导,进行精准教学,减少重复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二)“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四大转变

1.教育主体的功能由主体转为主导。传统教育有着严格的组织结构,按照既定的模式、规程进行教育,是一个近乎封闭的体系。在这个体系内,教师拥有着绝对的权威。但“‘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使得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6]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就要求教育的主体在结构上由组织下沉到个人,在功能上由主体转为主导。因而,“互联网+”条件下,就个人而言,需要“+”点个性、“+”点用户思维、“+”点数据思维,[7]通过个人的人际关系渠道实现“核裂变效应”,扩大教育范围。就主导性而言,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身,不再俯视学生,而是真正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由知识教育转为思维教育,在探究中学习、运用乃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真正实现合作型学习。增添教育的亲和力,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亲其师,信其道,自然就会提升教育的效力。

2.教育内容由整体转为碎片。马克思的著作浩如烟海,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从不缺乏内容,甚至不缺乏有价值的内容。但如何让有价值的内容插上“魅力”的翅膀,是教育者要突破的难题。传播学开山祖师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程度”,它告诉我们如果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学生掌握的费力程度越低,则这种理论越容易被接受。那么在“互联网+”条件下,必须借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翻转课堂、微视频等的应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庞大的整体化、系统化的内容转为平面化、碎片化的知识点,从严肃的官话转为趣味化的描述,如“共产主义那些事”微视频就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了共产主义是什么,与我们的关系如何,为什么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内容,做到了内容更可控、更有温度,更有生活的质感,从而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吸引力,降低了学习的费力程度,提升了信息的选择率与接受度。

3.教育方式由灌输改为互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创新为活力,以服务于无产阶级为宗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必须以创新与服务为特征,正所谓有什么样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思想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传统教育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追求标准化、程序化、固定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条件下,教育的方式必须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时传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社会热点、科学证明等,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实现跨越时空、无门槛式的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呼声,全面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从标准化的灌输转向寻求独特个性化的服务,拒绝定制餐,实行自助餐,促成教育方式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

4.教育情境由实体走向虚实结合。传统的教育场所是学校、培训班等教育机构,更多地发生在物理空间中。“互联网+”条件下,人们的活动范围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微课、翻转课堂、移动课堂等深受学生欢迎。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网络紧密结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互联网的重要思维,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不能创设完整的教学情景。研究表明,学习中在独立使用视频资源进行理论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只有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最大化作用。因而,“互联网+”条件下,在教育情境上不能是单纯的传统课堂,而要将传统课堂与创造性、智慧性融为一体的虚拟课堂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的O2O模式,“既坚持‘面对面’又发展‘键对键’,既坚持‘线连线’又做到‘心贴心’,既坚持‘网上教育’又注重‘现场教育’,实现网上网下优势互补”,[8]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宽度与厚度,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从而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与亲近力。

总之,“互联网+”已经走进教育领域,我们无需逃避,也无法逃脱,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带来了“红包”,也有“炮弹”。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在新形势下不改初心,适时而动,共同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互联网+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