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论析

2018-04-04 01:27喻文德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仰价值观核心

喻文德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价值观与价值信仰密切相关。价值观是价值信仰的对象,不同的价值观可以形成不同的价值信仰;价值信仰是价值观的灵魂,是人们践行该价值观的深层心理依据。波兰哲学家克拉科夫斯基指出:“要维系任何一种人类共同体,都需要一种对既存的、非任性的价值观的信仰。”[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亟待价值信仰的建立。“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2]只有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具体内涵

价值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价值观的笃信和敬仰。个人的价值信仰因人而异,社会的价值信仰则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精神追求。价值信仰是国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崇高的价值理想,具有转化为价值信仰的潜质。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生成的价值信仰包括国家信仰、制度信仰和道德信仰等三个方面。

(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国家是一个地理和政治标识,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也不断趋于完善。国家信仰是人们对国家发展目标的笃信与敬仰,是关于国家应该是什么的价值承诺。国家信仰为国家建构提供了指导原则。古往今来,人们关于国家建构可谓见仁见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应当是一种追求至善的“政治社团”。[3]黑格尔认为:“自在自为的国家就是伦理性的整体,是自由的现实化。”[4]诺奇克认为,正当合理的国家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国家”,其功能“仅限于保护人们免于暴力、偷窃、欺诈以及强制履行契约等等。”[5]其实,国家既不纯粹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也不纯粹是追求某种价值的目的,而是目的与工具的统一体。我们认为,理想的国家既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体,也是一种基于共同理想的信仰共同体。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国家建构的价值期待。这种价值期待遵循了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原则,勾勒出了一种全面现代化的国家形象。富强在于满足国民的物质需要和安全需要,民主是国民对政治权力的共享,文明是一种优雅的生存方式,和谐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状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展现了国家在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目标。这一目标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切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我国是一个经历了深重苦难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努力赶超的目标。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价值自觉,也是广大民众对于国家建构的价值期待。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为中国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国家凝聚力是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而产生的聚合力量。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包含了关于当代中国“应当如何”的政治期许和道德训诫,是国家意志与国家伦理的统一。这种国家信仰不仅彰显了国家的精神人格,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合法性,因而成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是一种超乎想象的信仰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巨大的凝聚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众的团结奋斗离不开国家信仰的支撑。只有广大民众同心同德,为国家繁荣发展而努力工作,我们才有可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二)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制度信仰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6]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制度是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则体系,它可以减少交易风险,促进社会合作。因此,人们才会不遗余力地进行制度建设。制度信仰是人们对制度负载价值的笃信与敬仰。制度是价值的载体及其实现的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不同会对社会成员产生不同的规制效果:“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基于这种制度信仰,人们才会对“良法”和“善制”孜孜以求。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制度信仰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制度安排的价值诉求。这种价值诉求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凸显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制度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制度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性质与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是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承诺,法治则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障。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充分彰显了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这种尊重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马克思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的价值理想。在马克思看来,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公民基本权利理所当然成为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制度信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制度驱动力。制度驱动力即由制度蕴含的激励机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力。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分配并自始至终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生活前景:“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的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个人。”[9]制度安排的价值取向是制度合理性的重要依据。制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个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个人主体能动性是制度驱动力的活水源头。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蕴藏了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能动性。这种激励机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不谋而合:“历史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0]从唯物史观来看,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制度蕴含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

(三)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的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即人们对道德价值的笃信与敬仰。道德信仰体现了人们对人性向善、人生意义和社会正义等多方面的价值确信:“道德的信仰为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人性之善;对于良心或道德律的相信,相信道德的效准、权威和尊严。又如相信德福终可合一,相信善人终可战胜恶人,相信公理必能战胜强权等,均属道德信仰。”[11]道德信仰是人们追寻美德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传统社会士大夫追求的“三不朽”之“立德”就是道德信仰的体现。“立德”,即成就美德。终有一死的人却执着地追求永恒和不朽,美德是实现永恒和不朽的一个重要中介。“对不死的信仰是所有道德的关键。如果这一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的终结,德性将是一个空洞的梦,及时行乐就是聪明了。”[12]“不死”并不是指肉身不坏,而是指精神的永恒。道德因为信仰也就具有了安身立命的性质。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的道德信仰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承诺。这种价值承诺适应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塑造了一种顶天立地、敢于担当的道德理想人格。人注定是要过社会生活的,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和完善自身。爱国是公民对自己国家的一种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敬业是公民对自己职业的敬重和坚持,诚信是公民对自身言行的承诺和信守,友善即公民对他人的友好和善意。总体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以社会公共生活为视域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体现了公民对国家、对职业、对社会和对他人的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实际上也是公民的一种公共关怀——一种超出个人利益的界限对公共善的关怀,它充分彰显了公民道德人格的尊严和完美。

分别取3组肝微粒体代谢样品进样,得GC/MS谱图,分别列于图1。对鱼腥草注射液及新鱼腥草素钠注射剂肝微粒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得:鱼腥草注射液的肝微粒样品中共测出126种产物,而新鱼腥草素钠注射剂样品中共测出99种产物,空白样品测出121种产物,扣除与空白相同的产物,得鱼腥草注射液肝微粒代谢产物为20个,新鱼腥草素钠注射剂肝微粒代谢产物为24个。其化学名和结构见表1、2。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的道德信仰为公民责任提供了坚实的道德承载力。道德承载力是公民基于美德所具有的担当能力与人格魅力。古语云,“君子厚德载物”——只有道德厚实之人才可担当重任。在公民社会,权利与责任的对等性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自觉地履行责任,而公民美德是公民自觉履行责任的道德基础和人格保证。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责任。麦金泰尔认为,“只有那些拥有正义美德的人才有可能知道如何运用法律。”[13]同理,只有拥有美德的人才有可能自觉地遵守法律。美德就是力量——一种维系国家命运的道德承载力。对此马丁·路德·金曾指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1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现实缘由

价值信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德国诗人歌德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也不管不信仰是什么形式),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12]362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价值信仰的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信仰危机、构筑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

(一)内化为价值信仰是核心价值观自我实现的必要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形成科学认知、培养坚定信仰和促成切实践行的有机统一。科学认知,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坚定信仰,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笃信与敬仰;切实践行,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遵守与贯彻落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知之容易,行之难,而信之更难。知而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同虚设;明知故犯,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然践踏。无知而行,行为可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耦合,也可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有知无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深入人心和贯彻落实;有信无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被误解和滥用。有知有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得以切实践行。无信而行,其行不坚。只有知、信、行三者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充分发挥其维系精神秩序的功能。

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是知的匮乏,而是由于信仰缺失或信仰不坚所导致的知行分裂。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落实,而信仰是促成知行一致的精神动力。知行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想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仅停留于知的层面,知而不行。按理来说,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可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台上说得入情入理,绘声绘色,在讲台下却又以权谋私,腐败堕落。在关于民众对哪类群体的伦理道德状况最不满意的社会调查中,“多项选择的共同结果高度一致:政府官员、演艺界、企业家是当前中国社会最不被满意的三大群体,其中政府官员高居榜首。”[15]知而不行,必然导致伪善盛行:“伪善只把判断当做行动,只以卓越心意的言辞,而不以行动来证明其正直性。”[16]

尽管造成知行分裂的原因包括主体价值判断能力不成熟、价值认同程度低、价值信仰不坚或匮乏以及社会制度支撑脆弱等诸多方面,但是,我们认为主体价值信仰缺失或不坚才是导致知行分裂的根本原因。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必须引导民众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作为一种价值信仰,首先,它是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崇高价值理想;其次,它是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选择和维系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再次,它是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科学认知到切实践行离不开坚定信仰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内化为价值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我实现的必要环节。

(二)内化为价值信仰是应对信仰危机的迫切需要

价值信仰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渊源。如果一种价值信仰能够满足社会精神秩序的需求,它就会逐渐深入人心;相反,如果它无法维系社会精神秩序,就会出现信仰危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一种价值理想。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产主义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信仰。“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共产主义信仰日益坚定。但是,此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诸多挫折与失误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逐渐动摇了民众的共产主义信仰。丹尼斯·贝尔曾以俄国革命为例探讨了造成信仰危机的原因——虽然革命的设想依然使某些人为之迷醉,但真正的问题往往都出现在“革命的第二天”。[17]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苏东巨变进一步消解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然而,产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并不在于共产主义信仰本身,而是我们的信仰方式出现了问题。在“如何信仰”的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以至于发生信仰危机。虽然信仰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但信仰必须观照现实。人们总是从自身需要出发选择自己的价值信仰,因为“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18]。严重脱离现实的信仰必然会导致信仰危机。教条主义的思维使我们丧失了对价值信仰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信仰与现实的关系被割断,使信仰成为远离现实的‘虚无’,未来理想社会成为‘海市蜃楼’式的美好幻境。”[19]

(三)内化为价值信仰是构筑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或整个人类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价值系统。精神家园既为人们提供生存意义,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21]尽管精神家园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价值系统,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政治信仰、价值偏好等都是精神家园的基本构成要素。这些基本构成要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精神家园的建设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给人们提供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等心理抚慰。如果精神家园的建设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精神家园将丧失安顿人心的作用。

中国的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而且需要文化的繁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22]在追赶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过分注重物质生活和经济建设,而忽视精神生活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衣食住行等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却是纷争不断,暗流涌动。就精神生活而言,发展失衡的严重后果就是精神生活的物化和西化。精神生活的物化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感受能力在下降,精神产品只有被还原为物质需要并通过感性刺激才能被理解和接受。面对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有的人在丰饶的物质中纵欲无度,丧失了应有的精神坚守。精神生活的西化即把西方文化作为生活时尚和价值圭臬。面对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有的人唯洋是从,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精神生活的物化和西化严重破坏了精神家园的宁静和安全,成为制约中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精神生活的现状与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的崛起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信仰和文化标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来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已经刻不容缓。

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家园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精神家园的灵魂和主宰。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人们就会心无所属。如果说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识,那么核心价值观则是这种文化标识背后的文化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既是凝魂聚气的铸魂工程,也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形而上学,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绽放场所。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住所,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则是精神家园中的主体大厦。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信仰是主体大厦的屋脊,处于万众瞩目的位置;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的制度信仰是主体大厦的支柱,支撑了大厦的基本结构;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的道德信仰是主体大厦的底座,为大厦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坚守和价值标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关键步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既是一个核心价值观向民众进行价值引导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众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内化的过程。美国实用主义者皮尔士认为,“固执的方法”“权威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先验的方法”是确立信念的四种基本方法。[23]信念是信仰的基础,信仰是信念的升华。因此,皮尔士关于确立信念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确立信仰。借鉴皮尔士的方法,结合信仰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我们认为价值附魅、价值认同、价值观照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关键步骤。

(一)价值附魅: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客观前提

信仰总是指向未来的理想——一种终极性的价值预设——一种可以无限接近而又绝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终极价值目标。信仰对象本质上是一种终极价值存在,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只有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的事物才有可能成为信仰对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信仰对象首先必须要被赋予神圣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是一种无限完满的价值理想,具有内化为信仰的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赋予神圣地位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附魅的过程。价值附魅即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一个统摄多元价值观念的最高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从而引发人们对它的笃信与敬仰。

价值附魅是一种通过权威确立信仰的方法,与皮尔士的权威方法——通过外力强迫个人接受某种信念的方法类似。只有具有权威的对象才有可能被人们信仰。譬如自然之“附魅”——自然被神化,使人对自然充满了的敬畏和崇拜。“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渗透着神性、处于生长过程的有机体,世间万物都由其生长而来。”[24]在人类远古时代,自然之“附魅”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然而,近代以来自然之“祛魅”则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蹂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等问题随之而来。当然,我们所说的价值附魅并不是使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灵性,而是把它作为最高价值——一种评判各种具体价值的最终尺度。价值附魅满足了人的价值形而上学需要。“人乃能思想的动物,天生的形而上学家。”[25]人类由于自身的有限性和现实的缺陷性需要价值形而上学的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形而上学。价值附魅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终极价值目标的形而上学预设,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成为一种无限崇高和神圣的信仰对象。

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呢?制度建设、社会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都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权威的重要途径。在这些途径中,我们认为制度建设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权威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指出,制度化是实现价值的一项重要机制,“价值通过合法与社会系统结构联系的主要参照基点是制度化。”[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制度的内在灵魂,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建议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制度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制度的权威左右民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负载的制度可以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从而促使人们逐渐确立对它的信仰。

(二)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心理基础

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对某种价值观念的认可与赞同,实质上是价值主体以某种价值观念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当社会试图通过某种主流价值观影响价值主体时,价值主体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审视该价值观,并根据自身需要和经验选择与之相适合的价值观。如果社会传播的价值观与自己的价值诉求相吻合,它就能激发价值主体产生价值认同的意愿。价值认同既是个体确立意义系统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理解、甄别和选择的过程。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社会提出的价值倡导,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实质上就是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

价值认同是一种通过理性确立信仰的方法,与皮尔士的先验方法——以理性直观为基础确立信念的方法类似。信仰的确立离不开理性对信仰对象的反复权衡。斯宾诺莎说:“信仰是一种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强有力的证明,它在我们的理智里使我们确信事物真正地并且恰恰如此地在我们的理智之外的,有如我确信事物就在我的理智之中一样。”[28]价值认同产生价值确信,增强心理定力。价值信仰就是在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情感和意志等要素的强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因为只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民众的意识之中,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体的价值诉求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被民众所信仰。在价值信仰的确立过程中,价值认同是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呈现一种肯定精神状态,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没有一定的价值认同,就无法形成相应的价值信仰。

那么,我们如何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呢?宣传教育、榜样示范、利益认同等都是实现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在这些途径中,我们认为利益认同是实现价值认同最为重要的途径。价值认同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之上,利益认同是价值认同的现实基础。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9]一种价值观能否得到民众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表达与实现的民众利益,一种不符合民众利益的价值观是不会被民众所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如果它不符合人们的利益和经验,就决不会成为这些人的意识形态。”[30]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利益认同的基本要求。发展成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实现利益认同的措施包括健全协商民主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如果发展成果分配不公,生活质量差距过大,民众会产生被剥夺感。被剥夺感将严重消解利益认同,缺乏利益认同也就不可能有价值认同。

(三)价值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的经验支撑

在柏拉图那里,“观照”是哲人对“本真存在”的直接把握。[31]在现代汉语中,“观照”多指观察、审视之意。“价值观照”即从价值视域对客体的考察与审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价值观照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支撑和思想引领。发展不仅需要技术革新,更需要价值观照。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说:“在各方面应用科学论证的同时,他们却忽视了惟一能够不断协调其事业的哲学、伦理和信仰的作用。不依靠这些作用,过分地迷信完美的技术,盲目地扑向技术所开辟的所有道路,将使未来变得极难预测。”[32]“哲学、伦理和信仰的作用”就是价值观照的体现。缺乏良好的价值观照,发展会迷失方向。对此,美国学者威利·哈曼指出,在发展实践中“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33]。

价值观照是一种通过经验确立信仰的方法,与皮尔士的科学方法——以客观效果为标准确立信念的方法类似。通过价值观照,民众能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亲身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切实好处。通过经验事实的不断积累,民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利益关联不断强化。在需要得到不断满足的过程中,民众会逐渐地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价值是主体需要的对象化。主体的需要是价值产生的基础和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内蕴着民众的共同需要。民众的共同需要是价值观照的起点和归宿。价值对象愈是能满足民众的共同需要,民众愈是能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愈是能够不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可以说,价值观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信仰提供了强大的经验支撑。

犹如太阳普照万物,价值观照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和引领整个发展全局。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面临环境污染、贫富悬殊、假冒伪劣等一系列发展难题。要破解这些发展难题,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照。根据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发展制度,为他们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从而增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照之下,对我国发展实践的批判总结和理论创新,它将成为今后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原则。从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引领中国崛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话语,也是当代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贡献给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精神资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宏大的国民铸魂工程,担负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塑造国民‘价值信仰’系统的宏伟任务。”[34]价值信仰的确立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价值信仰决定了发展的性质与方向。“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仅需要发达的经济,同时也需要有信仰的公民与公共的信仰。”[35]一个没有共同价值信仰的社会,根本无法走向繁荣伟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共同价值信仰,也是引领我们走向繁荣伟大的价值指针。

[1][德]Wolfgang Breinka.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M].彭正梅,张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0.

[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76.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58.

[5][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3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9.

[9][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8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18.

[11]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92-96.

[12][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75.

[13][美]A.麦金泰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92.

[14][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刘曙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

[15]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轨迹”及其精神形态[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19.

[16][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70.

[17][英]约翰·希克.第五维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75.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6.

[19]蔡霞.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信仰危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55-59.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6.

[21]欧阳康.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5.

[22]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02).

[23]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第八卷(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18-320.

[24]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8.

[25][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6.

[26][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44.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28][荷]斯宾罗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90.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30][捷克]奥塔·希克.第三条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现代工业社会[M].张斌,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5.

[31]林美茂.哲人看到的是什么——关于柏拉图哲学中“观照”问题的辨析[J].哲学研究,2003(1):50-55.

[32][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49.

[33][美]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3.

[34]曹建文.培育核心价值观关键是建立国民信仰[N].光明日报,2014-04-10:(002).

[35]李向平.中国改革及其信仰转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5.

猜你喜欢
信仰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