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对梅毒Ⅰ Ⅱ期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

2018-04-11 02:09
安徽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梅毒精神障碍心理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健康问题[1]。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梅毒患者不仅面临躯体上的痛苦,还产生了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精神认知问题[2],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而且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目前,梅毒对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梅毒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精神障碍问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梅毒Ⅰ、Ⅱ期患者共64例,其中,梅毒Ⅰ期患者36例,梅毒Ⅱ期患者28例。根据《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3]中梅毒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就诊当天均经梅毒螺旋体血清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RPR)检查,联合临床症状确定梅毒分期。纳入标准:①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及精神创伤史;②肝、肾功能正常;③梅毒血清TPPA和RPR均为阳性;④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均≥50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0~52岁,平均(38.12±4.27)岁,Ⅰ期梅毒19例,Ⅱ期梅毒13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18~53岁,平均(38.56±4.53)岁,Ⅰ期梅毒17例,Ⅱ期梅毒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院医学伦理机构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如下:①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减轻不良情绪产生的不适。②认知治疗,固定1位有经验的护士单独与患者交谈,使其正确认识梅毒,了解其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源性传播;找出并分析患者精神认知障碍产生的原因[4],如缺乏梅毒相关知识(担心疾病预后)、害怕被发现(担心受到歧视)、梅毒孕产妇担心疾病传给胎儿[5]等而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行为治疗,根据梅毒的传播途径帮助患者消除旧的、不良行为反应,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方式。如积极宣传健康的性行为方式,避免不洁性接触;提倡梅毒孕产妇早期积极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减少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教育吸毒患者杜绝共用注射器针头等高危行为等。④森田疗法[6],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能简单地把消除症状作为治疗的目标,而应该把自己从反复想消除症状的泥潭中解放出来,然后重新调整生活。引导患者转移焦虑、抑郁等精神认识障碍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写日记,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鼓励患者经常听优美舒缓的音乐,并教其通过一些简单的放松疗法缓解消除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情绪[7];鼓励并指导患者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既能缓解不良情绪,又能强身健体。⑤家庭支持,根据患者病情对其家属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指导及心理干预,让家属正确了解梅毒,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从精神、经济和生活上支持患者,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4周后对所有患者重新进行自评量表测评,并比较测量结果。

1.3观察指标评定标准SAS量表是用于测量焦虑状态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变化情况的心理量表,含有20个项目,评分标准[8]: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本研究以SAS得分≥50分为患者存在焦虑[9]。SDS量表用来直观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含有20个项目,评分标准[8]: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本研究以SDS得分≥50分为患者存在抑郁[9]。Barthel指数量表[10]是用来测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判定标准:Barthel总分>60分为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40分≤Barthel总分≤60分为中,患者躯体存在功能障碍,日常活动需要有所依赖;Barthel总分<40分为差,患者日常生活存在完全或明显依赖。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行SAS、SDS和Barthel指数量表测评,以评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0.142)。治疗4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4),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治疗前(P=0.009)。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4周良中差良中差观察组325(15.63)16(50.00)11(34.38)10(31.25)20(62.50)2(6.25)对照组324(12.50)16(50.00)12(37.50)5(15.63)17(53.13)10(31.25)Z值0.3552.466P值0.7230.014

3 讨论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增多,性自由思想的解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梅毒死灰复燃,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从2009年至今,梅毒在乙类传染病中位居第3位,法定报告的性病中位居第1位,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1-12]。梅毒临床上可表现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等,其中,潜伏梅毒占多数。由于潜伏期梅毒无症状表现,患者一般不会主动就诊,故在皮肤性病科日常门诊中,常见的为出现症状的Ⅰ、Ⅱ期梅毒患者[13]。大多数梅毒患者对性病认知浅薄,加上治疗时间相对较长,精神压力较大,患者身心饱受折磨,最终对治疗丧失信心。此外,由于担心受到歧视以及心理崩溃等因素影响,会出现焦虑、抑郁、自暴自弃和报复社会等逆反心理,给社会带来潜在的危害[14-15]。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且未得到规范有效治疗导致患者乱投医、滥用药,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医师一味重视梅毒相应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而缺乏心理方面的辅导,导致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缺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认知行为疗法,旨在观察其对梅毒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干预方法,通过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提高缓解焦虑和抑郁的能力[16-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S、SAS评分均降低(P<0.05),患者焦虑、抑郁得到了缓解。可见,在临床工作中,向患者宣传梅毒相关知识、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梅毒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孙彩红等[19]研究发现,对梅毒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有效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宋梅仙等[8]根据患者情绪特征实施聚集式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李爱玲等[20]对妊娠梅毒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阻断干预治疗护理、饮食护理等),不仅有效改善了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并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鲁东平等[17]采用认知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即足量、规范的使用药物治疗以后,RPR滴度依然不会转阴,而是保持在某一个滴度不下降一直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身)女性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与采用常规青霉素驱梅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干预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且发生率也明显下降。本研究结果和多位学者[17,20-21]研究一致,都提示了解患者所面临的精神障碍问题,纠正其错误思想和观点,协助其重建正确认知在梅毒的治疗和康复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健康知识做指导。通过认知治疗,梅毒患者对梅毒防治知识有更深的了解,焦虑、抑郁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本研究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积极引导,观察组患者Barthel总分良好和中等人数增多,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与宋梅仙[8]的研究结果一致。对梅毒患者认知的积极引导,不仅可以治疗其躯体疾病,而且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梅毒Ⅰ、Ⅱ期患者的精神障碍,还可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龚向东,蒋娟,苏晓红.我国梅毒流行形势与控制对策探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5):307-309.

[2]王海华,姚琳,潘丽红.梅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6例临床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6):414.

[3]张国成,王千秋.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7.

[4]李海.性病心理障碍分析及预防[J].中国性科学,2009,18(9):33-34.

[5]王素平,李真,田丽闪.孕妇梅毒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3):58-60.

[6]晁华,崔展宇,韩丽华,等.运用综合心理疗法治疗艾滋病恐惧症1例报告[J].中国性科学,2014,23(8):90-92.

[7]刘映莲,吴春香.梅毒所致精神障碍21例护理[J].现代医院,2012,12(5):96-97.

[8]宋梅仙.聚焦式心理干预对梅毒病人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4,12 (23):2134-2136.

[9]缪红莉,林春梅,王晓东.育龄期女性梅毒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1):120-122.

[10]谢彩英,卢祥禅,谢朝琼,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2):861-863.

[11]CHEN X S, WANG Q Q, YIN Y P, et al.Prevalence of syphilis infection in different tiers of female sex workers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surveillance and interventions[J].BMC Infect Dis,2012,12(1):84.

[12]史伟杰.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米诺环素治疗梅毒的疗效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1-41.

[13]赵鹏鹏,吴红,魏正闵.284例早期梅毒病例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33(2):110-111.

[14]刘爱桢,白彦菊,林超.梅毒46例针对性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01-102.

[15]桂翠萍,刘红娥,孟翠萍.梅毒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0,8(35):3202-3203.

[16]赵鸿韬,龙鲸.认知行为疗法对心脏神经症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897-1898.

[17]鲁东平,付敏,鲁菊香,等.认知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21(1):36-38.

[18]冯缙.当代心理治疗四大流派治疗方法述评[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1):76-80.

[19]孙彩红,尹奕,郭蓓,等.积极心理暗示对梅毒患者注射苄星青霉素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189-192.

[20]李爱玲.综合护理在行阻断干预治疗妊娠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9):149-151.

[21]王成霞.个性化心理干预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84-185.

猜你喜欢
梅毒精神障碍心理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隐性梅毒更危险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