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2018-04-17 03:41张可玲
新课程·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教学

张可玲

摘 要: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生活,自食其力,因此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生活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的关系,但生活适应能力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教学

培智学校的教育主要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最终目的,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得以生存。为此我们要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满足智障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

一、开设生活适应课程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基础

把以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变为以生活能力训练为主的课程(也被称为功能性课程)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使学生生活技能的提高更容易实现,也使得教学难度减小。所谓的“生活适应”就是要强调“生活”和“适应”两个概念。生活就是将学生实际生活内容作为教学内容,适应就是将学生学到的生活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成为智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关注生活场景,让生活成为课堂的素材

我们将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适应定位于进行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如刷牙、洗脸、吃饭、上厕所、穿脱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私人物品,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等,注重将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尝试生活化的情景教学,为生活和适应课程提供支撑。

2.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动手,学会生活自理

要让智障学生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智障学生没学会自己动手拿筷子或勺子吃饭,那就不叫会吃饭;没学会自己动手系鞋带,就谈不上会系鞋带;智障学生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也就是说即使智障学生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和动手的能力,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一定要坚持让智障学生学会自理的方法。

二、生活化主题教学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关键

生活化课程是指課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为智障儿童最终成为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主题教学指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即课程的进程和顺序以一个个的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个主题中包含了不同的科目内容,即主题单元将不同的科目串起来,而不同的科目承担同一主题单元不同部分的教学。所谓生活化主题教学即把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的教学。

三、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训练与教育,培养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活动

智障儿童大多情况下独立生活能力差,容易依赖他人,生活范围狭窄,社会交往有限,使他们很难融入社会,更没有能力去参与社会活动。所以,课程内容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各种最基本的适应能力。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中,里面的字词大多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在生活中都是能看到、用到和接触到的。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就把识字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联系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易于理解和记住这个字。如教“里”、“外”时,联系生活实际,演示“在教室里面”“在教室外面”“在屋里”“在屋外”;又如教“黄瓜”时,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外形、颜色,摸摸质感,尝尝味道。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2.在实际生活中对智障学生进行锻炼

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最终目标是能够生活自理,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和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根据生活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自理的教育,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少讲多练,学生真正掌握技能。

3.让课堂服务于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课堂服务。如三年级《文明用餐记心中》这篇课文讲的是吃东西,要坐好,不出声,不走动;细细嚼,慢慢咽。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场景,引导孩子知道用餐文明礼仪,然后利用学校中午用餐的时间,把孩子们带到食堂,让他们亲身体验:排队—点餐—用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体验怎样做到文明用餐。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熏陶教育。我们打破封闭式的教育,面向学生生活,面向社会进行教学,突出智障学生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学校利用现有资源,配备烹饪间、缝纫车间、家政室、小超市、医院等,结合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认知内容、模拟实践的场景和实践场所,培养学生基本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使他们直接融入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直接感知积累生活经验。

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强化。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有反复性,需要教师有特别的爱心和耐心,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引领学生,监督学生。大家要共同努力,尽早地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培养,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刑同渊.智力障碍儿童教学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07.

[2]刘全礼.实用培智学校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6.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智障儿童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迟开的花朵也能飘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