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蛋白酶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的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2018-04-23 07:25张新武朱长文
中国酿造 2018年3期
关键词:虫草底物碱性

张新武,朱长文

(1.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 450053;2.河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郑州 450002)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民间所谓的冬虫夏草或北虫草,其实是一种菌,归属于虫草的类别,它的药用、使用价值都很高,味甘、有益肺和止咳化痰、抗肿瘤等功效[1-3]。蛹虫草是一种橙黄透明的菌丝,呈管柱状、圆柱状、扁平状,有时从寄主的头部伸出、有时从节与节间生出[4]。蛹虫草的生长发育受到营养条件、温度、含水量、氧气等[5]外部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突破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并大规模生产,随着蛹虫草研究开发的不断进行,国内许多厂家生产了保健品,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蛹虫草在未来将形成更大的产业[6],但蛹虫草的化学成分复杂[7],主要包括糖分、脂肪、蛋白质,其中涵盖了18种氨基酸、37种无机元素[8],且栽培生产技术尚需不断完善和提高,生产技术也需进一步普及。蛹虫草中的蛋白质具有一般蛋白质的特点,也是大分子物质,不易被消化吸收,如何将蛹虫草中的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的肽类,且易于被人体吸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蛹虫草蛋白质水解一般采用的酶是胰蛋白酶或中性蛋白酶[9],利用碱性蛋白酶进行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工艺研究的文献未见报道[10]。碱性蛋白酶主要作用于具有芳香族或疏水性氨基酸的底物,其水解能力比中性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更强,且碱性蛋白酶具有一定的酯酶活力,其所得产物多肽分子质量会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小,酶解多肽得率高,有利于获得高产量的小分子蛹虫草多肽产品[11-12]。

本实验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蛹虫草蛋白质并经蒸煮灭酶,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酶解得率和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最终得出较好的酶解条件和水解条件,经酶解、过滤、干燥等工艺处理后,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小,酶解剩余物少,酶解得率高,可以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13-16],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蛹虫草蛋白粉(蛋白质含量60%):河南科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碱性蛋白酶(10 000 U/g):南宁庞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甲醛、氢氧化钠、盐酸(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PHS-3E型雷磁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DS-1500型实验型喷雾干燥器:上海矩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HA-C型恒温振荡器:常州智博瑞仪器制造有限公司;TD25-WS型多管架自动平衡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HH-S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LT/W2E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天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FA2004N型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RE52CS-1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3 方法

1.3.1 工艺流程

原料→配制溶液→调节pH、温度等条件→酶解→蒸煮灭酶→离心→浓缩处理→喷雾干燥→产品

1.3.2 操作要点

称取蛹虫草蛋白粉并配制不同浓度底物的溶液,改变溶液pH值、温度等条件,添加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处理,酶解期间控制pH值在8.2左右,酶解结束后85℃灭酶,蒸煮灭酶过后离心除去剩余物,将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喷雾干燥获得多肽产品。

1.3.3 单因素试验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的方法,以下单因素试验重复3次,结果取其平均值。

(1)酶解时间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称取蛹虫草蛋白粉并配制底物浓度为8%的溶液,在碱性蛋白酶加酶量(以干料物质计算,下同)为1%,酶解pH值8.20,温度为50℃,振荡水浴锅振荡频率108 r/min,置于振荡水浴锅中酶解6 h、7 h、8 h、9 h、10 h,酶解期间,前3 h每隔30 min调节一次pH值,后期每隔1 h调节一次pH值并测定水解度,酶解结束后85℃灭酶14 h,灭酶过后取出,然后离心10 min(4 000 r/min),料液分离后,将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喷雾干燥获得多肽产品,称质量计算蛋白质酶解得率。

(2)底物浓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称取蛹虫草蛋白粉并配制五组底物浓度分别为6%、7%、8%、9%、10%的溶液,在碱性蛋白酶1%,酶解pH值8.20,温度为50℃,振荡水浴锅振荡频率108 r/min的条件下分别置于振荡水浴锅酶解8 h,酶解期间,前3 h每隔30 min调节一次pH值,后期每隔1 h调节一次pH值并测定水解度,酶解结束后85℃灭酶14 h,灭酶过后取出,然后离心10 min(4 000 r/min),料液分离后,将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喷雾干燥获得多肽产品,称质量计算蛋白质酶解得率。

(3)酶解温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称取蛹虫草蛋白粉并配制底物浓度为8%的溶液,分别控制酶解温度为44℃、47℃、50℃、53℃、56℃,在碱性蛋白酶1%,酶解pH值8.20,振荡水浴锅振荡频率108 r/min的条件下酶解8 h,酶解期间,前3 h每隔30 min调节一次pH值,后期每隔1 h调节一次pH值并测定水解度,酶解结束后85℃灭酶14h,灭酶过后取出,然后离心10min(4000r/min),料液分离后,将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喷雾干燥获得多肽产品,称质量计算蛋白质酶解得率。

(4)碱性蛋白酶加酶量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称取蛹虫草蛋白粉并配制底物浓度为8%的溶液,分别调节碱性蛋白酶添加量0.7%、1.0%、1.3%、1.6%、1.9%,在酶解pH值8.20,酶解温度为50℃,振荡水浴锅振荡频率108 r/min的条件下酶解8 h,酶解期间,前3 h每隔30 min调节一次pH值,后期每隔1 h调节一次pH值并测定水解度,酶解结束后85℃灭酶14 h,灭酶过后取出,然后离心10 min(4 000 r/min),料液分离后,将上清液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喷雾干燥获得多肽产品,称质量计算蛋白质酶解得率。

1.3.4 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加酶量4个因素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蛋白质水解工艺优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protein hydrolysis process optimization

1.3.5 分析方法

(1)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态氮)的测定[17]

首先量取5 mL水解蛋白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加入60 mL已除去CO2的蒸馏水,用干净的搅拌棒搅拌均匀。随后滴入0.1 mol/L NaOH,直至pH值为8.2。然后加入已中和的甲醛溶液20.0 mL,并且记录当pH值为9.2时对应消耗的NaOH体积,记为V1。最后按相同操作方法做空白对比实验,过程中记录对应pH数值所消耗的NaOH体积,记为V2。水解蛋白液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h=1 000×M(V1-V2)/(V×C)

式中:h为水解蛋白液氨基酸态氮含量,mmol/g;M为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为滴定样品稀释液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为空白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所用蛋白质溶液的蛋白质质量浓度,g/L;V为用于甲醛滴定的水解液体积,mL。

(2)水解度的测定

采用甲醛滴定法[18-19],水解度计算公式如下:

DH=h/htot×100%

式中:DH为水解度,%;h为水解蛋白液氨基酸态氮含量,mmol/g;htot为水解前蛋白液氨基酸态氮含量,mmol/g(现有资料显示,htot是一个常数,蛹蛋白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7.8 mmol/g[20])。

(3)蛋白质酶解得率的计算

蛹虫草蛋白水解结束,经离心机将料液分离,对上清液进行喷雾干燥,计算蛋白质酶解得率,计算公式如下:

蛋白质酶解得率=m1/m×100%

式中:m1为上清液喷雾干燥质量,g;m为原料质量,g。

(4)肽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21-22]

参照GB/T 22729—2008《海洋鱼低聚肽粉》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子质量测定,直观的了解产品的分子量分布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工艺的影响

2.1.1 酶解时间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酶解时间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酶解时间越长,酶解得率和水解度都随之增大。在6~8 h时,速率增加的最快。酶解时间对水解度和酶解得率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当达到8 h后,水解度和酶解得率都趋于平缓上升状态,当达到8 h后,两者都达到稳定状态。由于6~8h变化较大,且6h的酶解得率和水解度都较低,所以在设计正交试验时取8 h、9 h、10 h作为正交试验水平。

图1 酶解时间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Fig.1 Effect of hydrolysis time on hydrolysis degree and enzymolysis yield of C.militaris protein

2.1.2 底物浓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底物浓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酶解得率和水解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底物浓度为7%~8%时,底物浓度大小对水解度和酶解得率大小影响显著(P<0.05)。由于酶的添加量固定,低底物浓度有利于提高水解度和酶解得率,高底物浓度时水解度和酶解得率反而下降,水解度为6%时最高,所以取底物浓度为6%、7%、8%作为正交试验水平。

图2 底物浓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n hydrolysis degree and enzymolysis yield of C.militaris protein

2.1.3 酶解温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酶解温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酶解温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较大,随着酶解温度的增加,水解度和酶解得率都呈上升趋势。当酶解温度低于50℃时,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上升趋势较大,酶解温度的高低对水解度和酶解得率大小均差异明显(P<0.05);当酶解温度高于50℃时,酶解得率上升趋势不大,趋于稳定;当温度高于53℃,水解度大小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取酶解温度为50℃、53℃、56℃作为正交试验水平。

图3 酶解温度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hydrolysis degree and enzymolysis yield of C.militaris protein

2.1.4碱性蛋白酶添加量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酶解得率的影响

碱性蛋白酶添加量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得率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知,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得率的影响较大,随着酶的添加量的增加水解度和酶解得率呈上升趋势,当酶的添加量<1.3%时,水解度和酶解得率上升趋势较大,酶的添加量大小对酶解得率大小差异显著(P<0.05);当酶的添加量>1.3%时,水解度和酶解得率趋于平缓上升状态,对酶解得率大小影响不大(P>0.05);因此,取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1.3%、1.6%、1.9%作为正交试验水平。

图4 碱性蛋白酶加酶量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度和得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alkaline protease addition on hydrolysis degree and enzymolysis yield of C.militaris protein

2.2 碱性蛋白酶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工艺的正交试验优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解温度、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评价因素,水解度和酶解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2,方差分析分别见表3和表4。

表2 蛋白水解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protein hydrolysis process optimization

续表

从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影响水解度效果的因素为A>D>C>B,由表2可以得出蛹虫草水解度最高的一组是A3B3C2D1,即酶解时间为10 h、底物浓度为8%、酶解温度为53℃、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1.3%,此时的水解度为15.01%。

影响酶解得率效果的因素A>C>D>B,由表2可以得出蛹虫草酶解得率最高的一组是A1B3C3D3,即酶解时间8 h、底物浓度为8%、酶解温度56℃、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1.9%,此时的酶解得率为75.27%,由此可以得出正交试验优化条件就是这两组组合,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优化条件,提高产品利用率和企业效益。

表3 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 3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results using hydrolysis degree as evaluation index

表4 以蛋白质酶解得率为评价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results using protein hydrolysis yield as evaluation index

由表3可知,在酶解时间、底物浓度、加酶量以及水解温度几个变量中,酶解时间对蛋白质水解度带来的影响显著(P<0.05),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由表4可知,酶解时间对蛹虫草蛋白质水解的酶解得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底物浓度、加酶量和酶解温度对酶解得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这说明要提高蛹虫草蛋白质水解的水解度和酶解得率,控制酶解时间尤为关键。

2.3 肽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结果

蛹虫草蛋白粉经碱性蛋白酶酶解、过滤、干燥等工艺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肽分子质量峰面积分布结果见图5和表5。

图5 肽分子质量峰面积分布图Fig.5 Distribution figure of peak area of peptide molecular mass

表5 肽分子质量分布范围Table 5 Distribution range of peptide molecular mass

由图5和表5所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知,水解浓缩物处理后肽相对分子质量<2 000 Da的占峰值面积的90.8%,主要分布区域为分子质量<500 Da,占峰面积的55.1%,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蛹虫草蛋白质后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大多<500 Da,效果较理想。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当酶解温度为53℃、底物浓度为8%,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3%,酶解时间10 h时,水解度最高,为15.01%。当底物浓度为8%、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1.9%,酶解时间8 h、酶解温度为56℃时,酶解得率最高,为75.27%。经碱性蛋白酶酶解、过滤、干燥等工艺处理后,水解浓缩物相对分子质量<2000Da的占峰值面积的90.8%,肽分布区域为分子质量<500 Da;酶解剩余物较少,得率高,但酶解液颜色较深,生产中可以考虑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混合酶解,以达到更好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杨 杰,程红艳,韩晓芳,等.蛹虫草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747-750.

[2]邵力平.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109.

[3]钟 石,计东风,陈 诗,等.蛹虫草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06,37(4):6-10.

[4]李庆典.药用真菌高效生产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1-120.

[5]宫志远,王世东.灵芝、蛹虫草、天麻栽培与加工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8-19.

[6]曾宏彬,宋 斌,李泰辉.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前景[J].食用菌学报,2011,18(2):70-74.

[7]宁美英.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分析测定方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6):548-550.

[8]LEE JS,KWON JS,YUN JS,et al.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immunostimulating polysaccharide from cultured mycelia of Cordyceps militaris[J].Carbohyd Polym,2010,80(4):1011-1017.

[9]韩 晨.蛹虫草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0]徐鸿雁.蛹虫草多肽的制备及分离[D].杨凌:西北农林大学,2013.

[11]邓菊云.微生物碱性蛋白酶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4):293-295.

[12]王健华.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与酶学性质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13]习文江,李诚斌.蛹虫草菌株选育及产业化生产技术:蛹虫草生产的新途径[J].广东科技,2009(17):80-81.

[14]高凌飞,王义祥,翁伯琦.蛹虫草工厂化栽培与系列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13):93-101.

[15]张晓娜,周素梅,王世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麦麸中阿拉伯木聚糖酶解工艺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8,29(1):141-145.

[16]夏 凡,琚争艳.微生物碱性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J].山东食品发酵,2008(2):19-2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 5009.235—2016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18]张龙翔.生化试验方法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9-68.

[19]檀志芬,生庆海,邱泉若,等.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7):174-175.

[20]贾俊强,徐金玲,谭广秀,等.蚕蛹水溶性蛋白营养学评价及理化性质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8):121-125.

[21]殷金莲.甲鱼多肽提取分离及功能特性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22729—2008海洋鱼低聚肽粉[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虫草底物碱性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12Cr1MoV焊接接头在碱性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对“酶具有专一性”的几点思考
解析参与植物胁迫应答的蛋白激酶—底物网络
分光光度法检测酶促反应中底物的量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HPLC法同时测定辣椒面中碱性橙2,21,22和酸性橙II的含量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