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几个问题

2018-04-23 02:17韩天维
法制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

摘 要:从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80年历史之久。这80年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命题和历史任务。在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入到指导思想和理论,也深入到国家政治、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诸多框架和调整规则当中。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研究发展到今天也呈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5-0234-02

作者简介:韩天维(1990-),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同样如此,并且后者构成了前者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也同样深入到国家政治、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诸多框架和调整规则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合法化”基础,只有建设足够坚定、扎实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才能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大的前进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深刻意义才能保证问题的发现和解答。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各阶段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早在1938年10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我们从马克思中国化的概念的形成历史来看,其内涵是跨越了历史发展事实并且深受各种不断变化的事实,如革命、建设与改革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影响而逐渐变化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自从李大钊同志在革命时期传播开始,就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不过在正式的“称呼”上还未出现,当然,我们也要承认,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是十分孱弱的。由于时代发展和时代任务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时期的任务是提供革命本身的合法性论述,更多地是要求建立合法的政权和意识形态。

在建设和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不断发展和结合事实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源自马克思等人及其著作构成的宏伟体系,但同样存在部分历史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发展。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针对的是当时世界上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的特殊性没有任何的预测和指导,因此,也就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我国建立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研究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算太短,如果从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开始,也有80年之久。这80年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阶段,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命题和目的。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研究发展到今天呈现了一些特点和不足。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状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面貌,体现在深度融合、构建意识形态和经典弱化等三个方面。

1.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指的是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中国必然面临着与中国传统文化(广义上)之间的冲突,但是经历了80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国民性格等等进行了深入融合。这种深度融合的主要推动力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有效推进,在“坚定”和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自觉性”甚至是国民的“自觉性”,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化逐渐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深入到了国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中,成为一种历史烙印而存在。

2.构建意识形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三大历史阶段中都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革命时期唯一的作用——构建意志形态,具体来说就是构建政党的意识形态和合法性。当然,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选择和使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构建意识形态的工具是因为最初的目标是仅仅用来“指导”,主要还是关照具体的中国革命的实践。在当时,由于中国社会的混乱,处于巨大的革命前夕,但是当时的社会中绝大部分人,尤其是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完全不知道如何进行革命,这正是由于缺乏指导思想所导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就是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功能”而不断发展、根深蒂固。

3.经典性弱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状也体现在经典性弱化层次上。重读经典是很多马克思主义者和其研究者们推崇备至的,就是因为一些研究者实际上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飞跃性的发展指导,然而,就是这种“飞跃性”导致了经典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过分“中国化”而脱离了根本和经典本身,甚至在一些研究中被误读、错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呈现着独特的面貌,体现在研究范围相对狭隘、研究层次相对较少和研究重理论轻实践等三个现象。

1.研究范围相对狭隘

目前的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是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以及历史演进过程等等,这些都是相对基础和“简单”的,最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内容已经在学术研究中硕果累累,值得拓展的空间已经十分逼仄,但是很多研究还是“不厌其烦”地作者毫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中来回打转和“原地踏步”导致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相对狭隘。

2.研究层次相对较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层次相对较少,或者是扁平化,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的整体性、全面性被很多研究者忽略,大多体现在时代特征、文化差异以及民族特性等研究层次上,像结合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研究就相对稀薄。目前比较多的研究领域可以都看作是宏观层次的,那么相对缺乏研究的则是中观层次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有效地研究。

3.研究重理论轻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理论轻实践似乎是“流行”趋势,几乎大部分的研究都是理论研究,对于如何指导实践的有效、成功的研究主要还是存在于中央层面,出于顶层设计的需要,必须照顾到实践的效果等,但是一般的研究者则十分轻视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问题前文中已经有所提及,主要呈现的是“问题”和不足,那么接下来阐释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或说是一种中国化的方式的探讨。

(一)如何将发展新理念与经典再结合

如何将发展新理念和经典的再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一个发展趋势和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随着我国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思想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新理念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性相结合是一个问题。时代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新形势,因此新理念的出现是必然,而不必然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永远是作为国家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发展基础和根本根据。我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强调“特色”,但是对于社会主义的强调则一直处于不很明显的位置,那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基础就在于遵循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经典,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新趋势、新理念下进行回顾,“不忘初心”。

(二)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

如前所说,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研究取向,甚至一些研究成了“假大空”的研究、毫无意义的研究,一方面因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本身出现了瓶颈;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研究者本身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将研究成果不看做是“作品”,仅仅是看做是某种评教、升级的“工具”。这其实和这些研究脱离具体实践也脱离不了关系,如果这些研究能从具体实践出发,就会引起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实践,这些具体实践又会导致研究者在心理上对所实践和研究的隶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形成一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我们需要看到普遍现象的背后有着微观的独特原因,当然,宏观原因也不能忽略,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自身瓶颈期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本身的局限性等等。

(三)中国化的具体方向和程度究竟如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具体方向和程度分别隶属于“横向”和“纵向”的问题,如何协调和解决这两个问题是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时刻把握住时代、国家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动态,甚至是民心走向。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时代背景不仅再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还包括了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除此而外,我们国家自身发展的方向也是要时刻把握,具体涉及经济发展动态、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卫生事业的进步等等,这也是十分符合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相符合。从“纵向”来看,主要是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新趋势、新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推陈出新”是不是一定就是可取的、值得鼓勵的。80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经验,但是这80年间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发展面临着不断出现的新趋势、新现象,如何在“新”和“旧”之间搭建合理的链接也是一个关键所在。

另外,由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深入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深入到何种程度、深度同样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国家的意识形态过强则会干预社会文化的自主发展、国家民主的建设甚至是科教文卫的发展空间;而如果这种基于历史经验的意识形态建设太弱,则很可能导致国家不稳定,各种思想充斥社会,引起社会混乱,这是更是不可取的。因此,究竟发展到何种深度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申玉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2017(07).

[2]雷云.两次结合·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J].当代社科视野,2008(02).

[3]牛先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脉与成果[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04).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