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8-04-24 06:01施广中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精囊前列腺癌磁共振

施广中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医院,江苏 射阳 224300)

0 引言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前列腺良性病变,目前一致公认老龄与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的两个重要因素[1-2]。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移行带腺体,临床症状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PSA不高。前列腺癌则是老年男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体病因不明,主要发生于周围带腺体,临床直肠指诊可触及质硬结节,PSA升高[3-4]。临床症状有血尿、排尿困难等。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两者临床诊疗方法迥异,预后也截然不同,故运用正确的检查方法对两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即探讨磁共振检查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138例患者年龄在43~70岁,平均(56.88±3.76)岁。征得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检查前常规禁食禁饮,保持肠内清洁,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扫描检查,仪器为SINENS Avanto 1.50T磁共振扫描仪,将相控阵线圈包绕在患者腹部,线圈中心固定于耻骨上方2cm处,患者取平卧位,腹部使用加压带加压;完整扫描整个前列腺部位,参数设定为层厚4mm,间隔0.4mm,矩阵256×256mm,扫描序列,T1WI轴位、T2WI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动态增强轴位、DWI。扫描图像采用Functool 2.0软件处理,由2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阅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比较磁共振鉴别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之间差异,分析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以百分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χ2作为检验指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138例患者病理组织检验发现,100例为前列腺增生,38例为前列腺癌;磁共振鉴别诊断结果显示,104例为前列腺增生,34例为前列腺癌,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准确率比较(P>0.05),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率比较[n(%)]

2.2 敏感性和特异性

磁共振确诊前列腺增生104例,病理组织检验确诊100例,真阳性100例,真阴性38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敏感性为97.09%,特异性为90.48%,与病理检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n, %)

2.3 MRI诊断图像

详细见图1、图2。

图1 前列腺癌

3 讨论

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步,患者多存在病理性前列腺癌,然后逐渐转化为临床性前列腺癌。双氢睾酮会刺激前列腺癌局部组织,引发良性前列腺增生,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病理进程有明显差异,目前临床只有雄激素促使病理性前列腺癌向临床前列腺癌转变的证据,并无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转化的证据。解剖学研究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灶位置主要围绕在尿道周围,而前列腺癌病灶则主要存在于前列腺外周组织中,证明两种疾病在发生机制上有明显不同,一般不存在互相转化的情况。但需要警惕的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多以排尿症状为主,有很多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合并前列腺癌,在临床容易产生漏诊或误诊[5]。

磁共振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它能清楚地显示前列腺各区带的结构,准确显示增生和肿瘤组织的特点,在MRI T2WI上,周围带呈低信号的前列腺癌灶与发生于移行带呈高信号的腺体增生结节在信号特点与位置上均不存在交叉重叠,因此容易鉴别。而位于前列腺基质的增生结节与前列腺癌灶,无论是位于移行带或周围带,均为低信号,仅凭T2WI信号难以鉴别,此时可结合DWI动态增强检查方法鉴别,前列腺癌灶在DWI相上弥散受限,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呈快进快出,而前列腺增生结节弥散不受限,呈等信号,增强方式为渐增型强化[6]。采用磁共振检查前列腺癌,可直接观察到前列腺癌是否穿破包膜,病变侧前列腺外缘不规则膨出,边缘不光整等都是前列腺癌侵犯包膜的指征;肿瘤向后外侧突出或成角征象,双侧神经血管丛不对称,显示肿瘤直接穿破包膜,进入周围高信号的脂肪内[7]。磁共振检查对精囊受侵异常敏感,低信号肿瘤由前列腺基底部出发,进入病变精囊腺,导致正常T2高信号的精囊腺内出现低信号灶以及前列腺精囊角消失,精囊内局灶低信号区都是前列腺癌侵犯精囊的指征。陈丽华、刘爱连[8]等研究指出,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检查前列腺的各项参数可为临床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与本次

图2 前列腺增生

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可证明本次研究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使用磁共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前列腺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1] 冷晓明,韩晓蕊,徐嬿,等.IVIM-DWI和定量DCE-MRI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灌注系数的相关性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6,25(5):390-395.

[2] 冷晓明,韩晓蕊,赵曼,等.IVIM-DWI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J].放射学实践,2016,31(8):760-763.

[3] 张祥华,王行环,王刚,等.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4):1704-1707.

[4] 魏少忠.前列腺癌诊治指南[C].湖北省肿瘤学术大会,2012.

[5] 阳青松.单、双指数模型DWI诊断中央叶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5,36(10):1063-1068.

[6] 何平.1.5T核磁共振DWI多b值对PSA升高前列腺疾病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4):362-365.

[7] 余加懿,郭大静,罗银灯,等.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直方图分析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22):2206-2213.

[8] 陈丽华,刘爱连,宋清伟,等.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7):1097-1101.

猜你喜欢
精囊前列腺癌磁共振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会阴部疼痛有可能是精囊腺炎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精囊镜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灌洗治疗顽固性血精的临床研究
精囊腺疾病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