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

2018-04-26 15:45陈怡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定学科核心

陈怡

近年来,武汉市江汉区小学一直致力于“回归教学本真”的本色课堂研究。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亟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找寻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与方法,进一步思考课堂为什么而改,课堂应该更加注重什么,使课堂从浅层走向深层。

本色课堂的核心价值——儿童的生命成长

本色课堂是让生命成长的课堂,在课堂里学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教育各系统的润物细无声的爱。

儿童在课堂的生命成长是具体的,当教师找到教材背后的核心价值,并将其下沉到儿童的生活世界,课堂的意义实现了。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带来足够大的冲击,学生由此踏上“惊心动魄”的学习之旅;当教学打开儿童的想象,知识的理解呈现出形象、流动、叙事、丰富的特征,课堂的画面感产生了;当教学以艺术的方式展开,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牵引出丰富的隐性价值,课堂的审美感产生了;当教师温暖的目光与学生相遇,师生彼此真诚倾听,教学对话处在融通、自由、和谐的状态,课堂的幸福感产生了……

作为教育实践形态的本色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更应该是促成完整的人成长的过程,是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本色课堂教学必须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域”,由知识认知层次提升到完整的生命层次,让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温暖生命的过程。

本色课堂的教学方法——以儿童发展为中心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本色课堂去建构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

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一切从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分析和诠释知识的获得途径。还要为学生营造更为宽阔与自由的学习空间,积极建构以启发、体验、讨论、探究等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培育其崇尚真知、勤于反思和勇于探究的素养,让学生学会在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自主中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坚持以学为核心,才能让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本色课堂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两大支柱。

“先学后教”是在教学程序上以学为核心,这种教学程序的改革带来教学结构的改变。“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再施教。

“以学定教”就是要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以学定教”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

“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以学定教”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学定教”包括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基于学生的学习准备、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等方面。

课堂教学真正要做到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就是要以学为本,要求、支持并推动诊断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色课堂的教学内容——构建基于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模型

课堂改革如何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在组织教师展开课例研究后,确定研究的载体是“课”。那么该“课”所承载的学科本质问题就凸显出来。课例研究表面上研究的是一节课的改进,背后关注的却是解决一类课的问题,因此该学科的基本观念、基本思想方法等问题必须加以关注。在课例研究中关注学科本质主要表现为对以下三个层面问题的思考:

这节“课”背后该学科的统领性观念是什么?所谓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实际上就是对所研讨和改进的这节课所涉及的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到该学科的什么根本特征和思想,对此需要有一个宏观的整体认识。

这节“课”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课例研究是通过一节课讨论对一类课有何启发,因此讨论一节课不能就课论课,而是要放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放在整套教材的视野之中去看——与这节课相关的内容“前面”学了什么、“后面”将要学什么,这里的“前面”“后面”不仅仅是该课所处学段内的前后,而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这节“课”要让学生体验到学科本质的哪个方面、到何种层次。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该学科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方方面面都让学生体验到,具体到学生所处的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甚至一个班学生的学习程度,要仔细厘定涉及学科本质的哪些方面需要学生体验和感知、哪些只需埋下伏笔,要制订“有限”的学习目标,而不是盲目地加深和拔高。

基于核心素养的本色课堂改革不能在外围行走,一定要关注学科本质。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任务,只有回到学科的核心任务上去,回到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科特有方式上去,回到学科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上去,才能使课堂朝着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变革。

事实证明,课堂变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着力于人的生命成长规律与学科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契合,从而形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

本色课堂的教学结构——鼓励学生参与

我区倡导的本色课堂形成了“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点拨指导”的基本结构,为学生参与课堂留有很大空间。这样的教学结构能真正让教学回到學习的本质上来。自主学习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交流互动是在教师有效组织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与相互帮助的过程;点拨指导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教学结构的改变有利于促使“课堂真正变成学堂”。在这样一个基本流程下,许多学校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如回民小学的课堂结构就确立为“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巩固练习—补救达标”。清芬路小学建立起了新的课堂结构,学生在课堂上“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

还有我区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推出的“探疑式”教学改革,课堂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点拨指导”,就是体现“以学为主”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学在前,在先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的过程。由此,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可能。

课堂教学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关注焦点,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千万不能窄化课堂改革,从单一、碎片化课堂改革走向课堂生态构建的综合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所在。我区从本色课堂教学研究入手寻求突围,力求实现教与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致力于打造生态型、生活化、生命性的本色课堂,实现知识、能力、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度共鸣,朝向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方向,我们还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学定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以学定教”模式下有效编制“导学案”初探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