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比喻句的“试金石”

2018-04-26 15:45杨美芳张菜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刘大为试金石白线

杨美芳 张菜华

《观潮》被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编,有的选编在四年级(如人教版、鄂教版、浙教版等编排在四年级上册,北京版选编在四年级下册),有的选编在三年级(如鲁教版选编在三年级下册)。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明喻、暗喻、借喻等修辞手法,将钱塘潮写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如临其境。然而,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经常碰到教师将“疑似”比喻句当成比喻句教学的现象。

那么,应该怎样判断比喻句呢?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比喻,比喻有什么特点。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汉语》中说:“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利用它们之间某些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强调:“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又必须在其整体上极其不相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类似”。 钱钟书先生在笔记体巨著《管锥编》里说:“凡喻必以非类”“譬喻以不同类为类”。陈昌宁先生说:“相似点被称为比喻的灵魂,是比喻存在的基础”“相似点是沟通本体、喻体的桥梁”。(陈昌宁.从相似点看比喻与比较的区别[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1.)刘大为先生说:“比喻利用的是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刘大为.“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质疑与比喻理论的建构[J].修辞学习,2004,(02):16.)

综合分析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比喻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而且这两个事物必须属于“本质不同”的或者说“整体上极其不相同”的两个类别。当然,这里的“类别”是相对而言的小类别,比如“他像一棵小草”中的“他”和“小草”,前者是人,是高级动物,后者是植物,相对于动物和植物而言,二者属于“本质不同”的两个类别,但是相对于“生物”而言,二者是同类的。二是这两个事物之间至少有一点极其相似,而不是相同、相异或者差不多。

这两点是判断比喻句的“试金石”。下面,我们就用这个“试金石”分析《观潮》中的几个句子。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句中的“一条白线”指上文所说的“潮”。何以见得呢?我们把前后三句话联系起来读一读就明白了:“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距离很远,水面很宽,又因为远小近大的视觉“欺骗”,人们肉眼所见的只是很远的地方出现的一根像线那样细的白白长长的水条,那就是远处的浪潮。浪潮与白线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且有相似之处:二者细长细长的形状相似——白线那么纯洁,那么纤细,那么柔弱,展现的是一种俊秀的美,这与后文所描述的近处浪潮的气势磅礴的美形成鲜明对照。

显然,这里用的是比喻中的借喻,作者把远处的浪潮比作白线,只是本体“潮”不在本句中,而是在上一句话里,需要读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正如《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所言:“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喻词)的不同,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是作者笔下近处浪潮的特点之一。怎么会形成一堵白色水墙呢?学生先要了解钱塘潮的成因:由于钱塘江江口外宽内窄,外深内浅,呈喇叭形,致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浪潮受到地形约束而潮头涌起,蔚为壮观。

“浪”与“墙”属于“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点吗?不妨想一想,墙有哪些特点?坚硬、结实、平整、陡峭……再联系前面的修饰语“两丈多高”想一想,如果你站在两丈多高的墙下面(注意:不是两丈多高的房子的外墙,而是孤零零的、随时可能倾颓的一堵墙)抬头仰望,有什么感受?有安全感吗?绝对没有!你只会有压抑、危险、恐怖等感受。由此可以体会到文中所写的“浪”与“墙”之间的相似点,进而想象钱塘潮的高和陡,体会其气势磅礴之美。作者用“形成”连接本体“白浪”和喻体“水墙”,构成暗喻。“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4~185.)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一句写的是作者笔下近处的浪潮的又一特点。作者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潮比作千万匹奔腾而来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这一句中,越来越近的“浪潮”与千万匹齐头并进的“战马”属于“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作者交代得非常清楚,即“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是汹涌澎湃、势不可当、所向披靡的气势,同时还伴有震耳欲聋的声音。有色、有形、有声,这就是钱塘潮的声势浩大之美。这里作者运用的是比喻的常见形式:明喻。

4.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把这个句子錯判成比喻句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好像”。其实,“像”“好像”这类词不仅表示比喻,还可以表示比较、推测(判断)、想象(联想)、举例、说明(解释)、感觉(往往是错觉)等。 这个句子里的“好像”究竟表示什么呢?笔者认为表示比较。刘大为先生说:“比较是一种逻辑方法,比喻却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严格地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它们并不在一个可以相提并论的层面上。任何一个比喻都包含了一个比较,没有比较,本体、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关系就无从确定。”(刘大为.“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质疑与比喻理论的建构[J].修辞学习,2004,(02): 16.)由此看来,比较和比喻虽然属于不同范畴,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没有比较,比喻就无法成立。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拿现场听到的浪潮声与曾经听过的闷雷声进行比较,传递出“两种声音差不多”的信息。闷雷的声音一般人都听过,有印象,而远处的钱塘潮的声音,没有到过现场的人不知道,作者这么一比较,读者就明白了。可见,句中并无“本体”和“喻体”可言,只有“响声”一个事物;也没有相似点,只有“差不多”。因此,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

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个句子里,也没有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如同”后面的“山崩地裂”与“好像”后面的“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都是对“那声音”的特点的阐述,回答了“那声音怎么样”的问题。事实上,现场并没有“山崩地裂”,也没有出现“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种情况。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感觉、一种意念而已。因此,这里的“如同”“好像”不表示比喻,而表示一种感觉,一种意念,而且结合前后文,读者很容易判断出这种“感觉”是“错觉”,所以这里没有比喻,只有夸张。

综上所述,《观潮》一文中有的句子运用了“犹如”“好像”等词语,但不一定都表示比喻,有的句子没有用“像”“好像”等词语,却是比喻句。教师研读文本时,要运用判断比喻的“试金石”对具体句子做具体分析,切不可主观臆断。

(作者单位:杨美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张菜华,武汉市蔡甸区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刘大为试金石白线
兑现不了的诺言
青丝与白线
战“疫”是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
白线
尿 急
CACSI:汽车品质的试金石
向右或者向左(外一题)
担当是一名共产党人是否忠诚的试金石
诚信是科学发展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