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泼的童心 活泼泼的童言

2018-04-26 15:45饶晓妹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儿童诗童心童话

饶晓妹

童心是一泓清泉,晶莹、透亮。“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孩子在追逐春天;“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孩子在遐想明月;“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孩子在对话自然……

童趣犹如天籁,童心如此纯真鲜活。但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却有许多无奈:学生常常灵气全无,语言枯燥乏味,甚至千篇一律——写爸爸妈妈经常写“下雨送伞”或“我生病住院”;写同学伙伴常常是“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高鼻梁下一张樱桃小嘴”;写高兴少不了“一蹦三尺高”“心里比喝了蜜还甜”等。

究其原因,一是习作材料学生不感兴趣,二是“提示语”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以一种“主动接纳”的情感来习作,用儿童独有的语言来描绘多姿多彩的世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有真情实感”呢?几年来我做了如下探索:

牵手儿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

学生喜欢快乐,喜欢游戏。我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写作形式——儿童诗。

我任教三年级时,一个春天的午后,班上的“活跃分子”陈宗杰试探地问道:“老师,明天中午有体艺活动,可以带风筝来吗?”望着明媚春光下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校园,我欣然同意。这一消息瞬间传遍班上的每一个角落,我感受到学生眼里那抑制不住的兴奋。第二天中午,我和学生一起扯着线在操场上奔跑着、欢呼着。徐徐春风中“大蜻蜓”飞上了天空;看,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

回到教室后我引导学生欣赏了一首有趣的儿童诗《春姑娘》。“春姑娘/会魔法/轻轻一吹/小草醒了/花儿笑了/蝴蝶蜜蜂赶来了。”不需要多加指导,他们自会欣赏,读得高兴,背得开心。接着我带头写诗:《春风》——“今天中午/阳光真好/春风姑娘和风筝赛跑。”学生都兴致勃勃,争当班级小诗人。我又在仿说后鼓励他们创编《放风筝》,让童诗中的“小动物们”做起游戏。“蓝蓝的天/微微的风/大家都来放风筝/小猫追蝴蝶/蜻蜓戏蜜蜂/哟 金鱼游到了半空中”这是学生黄靖创作的作品。

童诗写作起步了,我和学生读了一首又一首有趣的儿童诗,让他们一点一点地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如拟人、比喻、通感等。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暗示》我们特别喜欢:“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这首诗堪称“以小见大”写法的经典,小小的事物里包含浓浓的情感。

儿童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作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只要我们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儿童的天空就会诗意飞扬。

走进童话大门,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第一人梅子涵教授说过:“优秀的童话,经典的童书里的不朽的气息是盖得住你全身的毯子,不仅温暖,还能映照。一个人离优美的童话有多远,离优雅就有多远;一个国家离优美的童话、童书有多远,离文明就有多远。”因此,在班级图书漂流活动中笔者一直致力于优秀童话的推广。童话因其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色彩奇幻而深受学生喜爱,我们一起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童话。学生之所以喜爱童话,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翅膀一旦展开,脑海中便会浮现许多新颖的意象,写起作文来轻松愉快、挥洒自如。“童话作文”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我在执教《森林童话(一)》时,为突破“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习作训练”这一教学难点,以游戏激趣,让学生初步感知童话的神奇,接着展现一组春天森林里的奇幻景色,引导学生进入童话情境,再出示老虎大王召开森林运动会的通知,小动物们针对通知上的不合理安排——乌龟跳高、蝴蝶举重、大象荡秋千等都说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安排?根据人物特长展开想象,又假定乌龟胆小、蝴蝶娇气、小猴急躁……再次根据各自性格想象他们议论时的神态、动作等,一个个精彩的语言片段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王乐瑶写:爱发牢骚的大象看到通知上要他参加荡秋千比赛的通知,气得一把掀翻草垛,甩着长鼻子,头摇得像拨浪鼓,大声地对好朋友小鸟说:“小鸟妹妹,我们大象上万斤重,哪能荡秋千呢?哪怕是铁秋千我坐上去也会让秋千碎得掉渣渣啊!我们最拿手的是举重,想当年我一次举起了三只大老虎呢!安排太不合理了!太不合理了!”

夏萌昕写:娇气的蝴蝶一看要她举重的通知,眼泪流成了两条小河,一边哭,一边说:“我身子这么娇小,只能举起一根小草而已。我最擅长的是翩翩起舞啊!怎么办?呜呜呜……”

在《森林童话(二)》设置动人情节的习作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听声音创编童话,他们借助思维导图自设童话人物、自编童话结局:友好、团结、智慧等主题精彩纷呈,灵气四溢。语言或活泼风趣,或清新爽目。

只要教师创设一种能充分激发想象的童话情境,搭建一条从想象到倾吐的桥梁,学生就能边看边说边演边想象边创编,尽情地给文字添色,让文字说话。

借助多元评价,春风化雨细润物

儿童率性天真的奇思妙想使其作文充满了童真、童趣。因此,教师在进行习作评价时要多鼓励、少训斥,多点拨、少硬塞,引导应充满童心,使儿童的语言既规范又创新,既灵动又富有个性,还兼具时代气息。

关注语言个性。今年的春季运动会上小个子李志松取得了800米男子跑步比赛的第一名,当我和学生为他鼓掌祝贺时,兴奋的他在操场上来了三个后空翻,又张开双臂迎着风跑了起來……第二天,我发现他的日记《运动会》也写得细致、真切。导评课上笔者高兴地评读了一番,然后出示一处打了一个问号的文段:“800米我得了第一。老师向我祝贺,同学们也向我祝贺,我高兴得笑了。”有学生马上提出异议:“他昨天不是这个高兴的样子。”李志松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做出引导:“对啊。作文真实、自然,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写出你昨天高兴的样子更有趣味!同学们,咱们一起和他回放昨天的镜头吧。”通过大家七嘴八舌的描述,此段被李志松修改得更真实动人了:“小小的我居然在男子800米跑步比赛中得了第一!老师笑眯眯地向我祝贺,同学们纷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我简直乐不可支,兴奋地在操场上来了三个后空翻!我张开双臂又跑了起来,我真想大喊‘我第一!我第一!”这才是儿童活泼泼的、富有个性的语言。

关注时代气息。当学生的习作中出现“帅呆了”“酷毙了”“神马”等新名词时,我会写上一句:“哇,有点新鲜。希望它用在了你觉得最合适的地方哦。”语言的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习作语言的清新有趣。

关注“一词多变”。习作讲评课上我请学生把“早晨”换个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答案可多了:“太阳公公上班了”“小鸟叽叽喳喳地起床了”“朝霞染红了天空,晨风轻抚着我的脸颊”“安静的街道开始了一天的繁忙”……只要给学生一个支点,就能调动他们的活跃思维。

关注多方合力。“徐齐,你的诗《美丽的树叶世界》校刊上发表了。”“夏萌昕,你的《小猪爱朵的故事》《江夏教育》登载了。”“吴欣怡,你的《小鱼的哭泣》登上《帅作文》了。”学生奔走相告。“班级小诗人”“班级小作家”等称号的授予,各级各类刊物的作品发表,都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他们的习作兴趣被点燃,灵感被激发,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童趣作文”的最终目标就是呵护儿童敏感和好奇的天性,唤醒儿童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用儿童视角观察缤纷的世界,用童心感悟多彩的生活,以儿童活泼的语言抒发真情实感,享受表达的快乐。儿童内心的表达需要一旦被唤醒,就会尽情倾诉,自由喷发,写好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儿童诗童心童话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教案《创作儿童诗》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