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习单,培养品德学科核心素养

2018-04-26 15:45宗云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品德学科素养

宗云

小学品德学科注重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品德学科教学目标定位在“教育”层面,关注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那么学科核心素养就聚焦在“学会生活、学习做人”的公民素养的培养上。

武汉市清芬路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6年,学校逐步构架了符合小班化教学特征的“细在课前,优在课中,精在课后”课堂教学实施路径。同时,制定了《清芬路小学“幸福乐学”小班化教学规程》,设置了八个项目指标“预习导航”“合作学习”“课堂提问”“深度思维”“有效训练”“及时辅导”“多元评价”和“反思提升”,细化操作策略,聚焦学生学习素养提升,优化小班课堂教学行为。

基于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研究背景,在理清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小学品德学科转向道德法治教育的实际,笔者尝试进行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培养小学生品德学科核心素养。

课前调查助学单,找到链接儿童生活的路标

“从儿童出发”是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应该坚守的教学立场,儿童立场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路标。

1.课前助学单,帮助学生梳理生活经验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当危险发生时》一课,笔者发现学生对教材中的主体内容:“消防员叔叔的提醒”——火灾中自护自救方法,学生都能脱口而出。在另一个平行班教学时,笔者调整了教学策略,设计课前助学单,引导学生梳理生活经验这样的方向。

《当危险发生时》课前学习单:

通过课前学习单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梳理了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相关的自护自救方法。同时,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何而来,学生新的关注点聚焦何处,准确把握学情,教师在二次备课中就可以基于学情进行教学内容调整,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以学定教,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多元的解决问题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生活经验,形成生活智慧。这不正是我们所寻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吗?

2.课前学习单,奠定道德情感基础

在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涉及不少历史地理题材的内容学习单的使用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逻辑,深化社会认识,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

例如,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一课,设计如下学习单: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搜集资料,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数据直观显示,让学生从时间、范围、损失、伤亡等多方面感受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带给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

有了这样的认识和情感基础,课堂上再来学习教材提供的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件时,学生就不会照着课本宣读资料,不会对历史认识模糊不清,不会没有道德情感的激活。

3.课前调查,引发思辨,实现价值引导

当代社会充满着互相冲突的价值,而这些价值观念又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儿童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有些看法并不一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直接说教是无法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只有呈现多面的调查事例,才能引发学生思辨,实现价值引导。

例如,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科技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设计如下学习单:

学生在学习单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开展调查,记录调查情况,自主地学习思辨、调适行动。

课前学习,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审视教材,从学生的经验链接社会性发展,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远离急功近利的“表演”。为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构建了意义世界的基础和前提。

课中合作学习单,建立培育核心素养的课堂场域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品德课堂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发展合作性,促进社会性发展,为“学做人”奠定了品德实践基础,涵养品德核心素养。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活动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组内合作学习呈现分化现象,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能力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沦为旁观者;学生不知道如何展开合作学习,往往为了一点小事或一个问题争执不休,影响学习效率,甚至造成与同伴的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的改进策略是:利用课中合作学习单,明确合作学习任务、细化合作学习分工及方法,有序推进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将学会合作落实于日常的课堂生活场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1.利用学习单,建立合作學习小组,凝聚集体力量

班级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四人小组的成员以“日、月、星、云”为标识,分别担任合作学习中的主持人、教练员、报告员、记录员的职责,明确分工。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来参与学习,给学生充分时间、空间积极参与,创设一种学生互助合作的情境,“日、月、星、云”也意寓学生在学习合作过程中的交融变化,成为一种“动态集体力量”。

2.利用学习单,指导小组合作实践,建立伙伴关系

小学生在和同伴的交往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在课堂,教师利用合作学习单,既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学科知识,也将合作技能训练纳入教学目标,这是对品德学科实践智慧的落地。

例:《我们是集体的主人——自己的干部自己选》活动单

①议一议:班集体中的干部怎么产生?

②写一写:我们的选举办法。

③选一选:推选我们组的竞选人。

④讲一讲:我的竞选(或助选)词。

这份活动单就是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单。从小组到班级,团队成员建立规则、讨论标准、帮助支持,在合作中学会行使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在收获中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品德学科育人目标得以达成。

课后行为反馈单,实践并内化核心素养

道德教育需要知、情、意、行的有机融合,因而品德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更要从教室走出校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深化学生体验,内化道德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拓展延伸,指导行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布置角色体验学习单,如“今天我当家”“我是小老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保障。借此,深化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职业、劳动的正确看法。学生置身各行各业劳动场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必然更加丰富,将成为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引领学生的道德践行。

2.定期反馈,检查行为

在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中,践行道德认知,实现知行统一,需要教师在课后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和变化,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如:制定“好习惯21天养成记”记录单。通过自评、他评,检查行为,定期反馈,好的行为习惯一定会养成。

巧用学习单,课前、课中、课后全程既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给予有效指导,又留给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让自主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引领学生的品德核心素养养成。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清芬路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