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预习

2018-05-20 00:00刘义
读写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预习有效方法小学语文

刘义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和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有效的预习方法主要包括课前常规知识点预习、有针对性地重点预习、归类式预习等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引导者,让学生在新课教学之前做好预习工作,学生对新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课堂上再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预习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及时做出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激发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学及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188-0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首先,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比直接给予他们知识更重要。然而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急于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却忽略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开始新课之前,老师应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时自主预习一下下次课所要学的新内容,让学生提高自己自觉性,这是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还能够巩固新旧知识,找出之间的联系,让教学课堂进行更加顺利,教学质量也能得以保障。

二、预习存在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语文的预习作用非常明显。预习是学生课前的准备的活动,是一种对课文预先了解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预习这部分还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应该都给学生布置过预习的作业,而这项作业反应的信息就是预习的内容是什么,预习的方式是什么,预习的目的是什么。能从中提取信息的学生,就会自觉的完成预习作业。但是,不能提取信息的学生,就会自动忽略这项作业。还有就是,教师要求学生预习的方式单一,不够灵活。大部分都是要求朗讀几遍课文,查出生单词,或者找出课文的相关信息。这些预习的要求,就事先帮学生设定好了预习的内容,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在检查预习作业的时候,教师都显得很随意,想起来了就检查一下读课文的情况,想不起来也就算了。而这种学生读没读,教师也不一定看得出来,这就让预习作业变得流于形式。

三、小学语文高效预习的方法

(一)督促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做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但是,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预习中。主动的教授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高效的预习作业。当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观察和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把这种学习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教师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作业,那么教师就要及时的将作业进行检查和反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适当的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而且,教师还可以在作业中对预习进行渗透。因为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预习作业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布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预习任务中。也就是说要按照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灵活的安排预习内容,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预习中获益,让预习见到成效。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优化预习作业,才能够提高预习的质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预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很清楚如何进行预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安排学生合理的进行预习,让预习作业成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在预习作业的安排上,要从字、词、以及自己不懂的方面入手。字词的预习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特别是意思相近的词语,要学会分辨和判断。在预习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批注,将自己在预习的时候遇到不懂的、想说的写下来,或者在文中勾画出来。这样,到了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才会积极的思考,对于不懂的问题也能及时提出来,增强记忆。

(三)重视学生家长的反馈与评价,进行不断完善。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家长要对学生预习引起重视,积极的对孩子进行辅导,答疑解惑,在必要时,要进行褒奖。学生预习做得好,符合教师对学生预习提出的要求,就要适当的进行表扬和奖励,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幸福,增强自信。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对进行课前有效的预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近一阶段的学习就能更顺利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还要做出及时的反馈与评价,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哪些能够比较出色的完成,又在哪些地方遇到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向老师请教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预习做得好,学习水平也会相对较高。提前预习做好了,老师上课的内容就能够大致掌握,对知识也更加印象深刻。学校接收到学生家长的反馈评价后,应该及时的进行修正与完善,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与家长联系更加紧密,又可以加深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四、结语

总而言之,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老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应该重视预习任务的关键程度,了解它的优势所在,并根据班上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布置预习任务并加以指导。创新预习的方法,根据教学需要变换预习方式,让学生愿意自觉落实预习作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预习有效方法小学语文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