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语文教材 巧妙培养思辨能力

2018-05-29 00:00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文语言学生

陈德兵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学科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有着独到的作用。首先,语言学习是帮助学生获得思维的重要工具;其次,语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的思维经验和思维材料;第三,听说读写是最常用的思维操练形式,可以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内容最为丰富,观点最为多样,思想最为活跃。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最常见的事情。课程标准在遵循文本基本价值的前提下,也极力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此,语文留给学生的思辨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也是用来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训练的最好凭借。

一、通过斟酌字句,培养思辨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不同于一般的文章,教材里的课文应该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但是,如果教材存在语言上的毛病我们应该怎么办?视而不见?违心维护?笔者以为这都不是正确的办法。其实,这恰好是难得的教育契机。所以,笔者主张,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字斟句酌,借以培养学生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学习品质和敢于大胆质疑的精神。同时,在对不恰当语言的修改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很受学生欢迎的课文,学生对战象嘎羧的崇敬、爱戴之情,随着作者的行文不断增强。不过,在文章中嘎羧告别乡亲们的那个段落,有一个句子所暗含的情感与此时此刻乡亲们的情感不太吻合: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

师:是啊!嘎羧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它对乡亲们是如此不舍,它绕寨行走,表达自己对乡亲们的感激与难舍,一圈不够,再走一圈;两圈不够,再走第三圈。这是何等的重情重义啊!来,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难分难舍的又何止嘎羧呢?乡亲们同样对嘎羧,对这位曾经为保卫家园而浴血搏杀的英雄充满着敬意与感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就在我们反反复复朗读的这段话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句话不是那么妥帖?

(生静思)

生:我觉得这句话不太妥帖: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嘎羧要走的消息传得很快,像长了翅膀似的,这也说明大家都很关心嘎羧,很爱戴嘎羧。一个人听说,马上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都知道这个不好的消息了。但是,我们通常说什么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开来,往往指的是很好的消息,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开心的心情。而这里,嘎羧要走的消息是一个坏消息,大家在互相传达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是非常难过的,所以我感觉这句话這样写不太妥帖。

(生鼓掌)

师:你的发现很了不起,而且理由非常充分!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修改呢?

生:我觉得可以这样说:嘎羧要走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寨。

师:嗯!用了一个中性词。还有别的改法吗?

生:我改的是:嘎羧要走的消息像一颗炸雷,很快传遍了全寨。

师:这个比喻真好!这个坏消息对大家来说,真是晴天霹雳,无法接受。请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个句子在原文上作出修改。

对于课文中偶尔出现的这些不太准确的表达,或者不太规范的句子,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掩耳盗铃,一味地盲目迷信书本,甚至不顾事实地为教科书辩解。笔者认为,这恰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应该巧妙地加以利用,从而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有力的训练。

二、通过分析注释,培养思辨能力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选了少量的文言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教科书采取与中学教科书接轨的方式,在课文下端提供了相应注释。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不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些注释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注释,充分发挥注释的解说、补充、贯通等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选的文言文之一,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最长的一篇文言文,所以针对本课的注释就特别多。其中有一条值得商榷,我觉得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师:对的,两小儿就是利用这样的推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刚才第一位同学说两小儿都用了比喻,第一个小儿把太阳比作车盖那么大来说明太阳这个时候——

生:很大。

师:大家比画比画。

(生纷纷展开双臂比画)

师:他又把太阳比作盘盂那么小来说明太阳这个时候——

生:很小。

师:大家再比画比画。

(生纷纷合拢双手比画)

师:请大家再看看注释,你觉得有问题吗?

(生陷入沉思)

师:把太阳比作盘盂,是因为太阳和盘盂之间的相似点是——

生:它们都是圆的。

师:对呀!可是注释怎么说?

生:注释说盘盂是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师:奇怪吗?有疑问吗?

生:奇怪!第一个小儿怎么会拿一个方形的东西来比喻太阳呢?

生:我的疑问是:盂到底是方的还是圆的?

师:怎么办?

生:回家查资料。

师:大家不用回家查了,我帮大家查了,请大家看屏幕。这是我国目前最权威的几本工具书,看看它们是怎么解释“盂”的——

(师出示工具书解释:

盛饮食等的圆口器皿,如:水盂、钵盂、痰盂。——《辞海》

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皿。——《汉语大词典》)

师:现在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盂也是圆形的。书上的注释错了。

师:如果你是编者,你会怎样修改这一条注释?

生:因为盛菜的盘子大家都见过,所以我会删掉盘的解释,直接解释“盂”: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皿。

师:那盂和盘有何异同呢?

生:它们的相同点是:它们的口都是圆的。它们的区别是:盘子很浅,适合装没有汤的食物;盂很深,可以盛很多汤、汁、浆。

师:很好!请大家把更改的注释写在书上。

利用课文下面两条不起眼的注释,笔者做起了文章。纠正教科书注释的错误和参考资料对学生的错误引导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思辨活动,培养了学生不盲从的求真求实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通过推敲情节,培养思辨能力

情节的设置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一环。没有精彩的情节,小说是难以打动读者心灵的。不过,尽管小说的情节是虚构的,但是也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情感的逻辑。否则,再精彩的情节也经不起推敲,也就不可能赢得读者的认可。

《唯一的听众》是一篇小小说,故事的结尾才揭开这位老妇人的真实身份,给我们极大的震撼。但是,我在解读这篇课文时,觉得揭示老妇人身份这个情节是有问题的,是经不起推敲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师:同学们,本文是一篇小小说,属于艺术创作。但是,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真实,这篇小小说的情节从生活真实的角度看,有没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生:我觉得文中这个地方不合理:“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师:怎么不合理?

生:“我”怎么知道老人住在12号楼的?

师:是啊,这是个问题!你怎么怀疑到这个上面来的?

生:我是这么想的:第一,老人不可能主动告诉“我”她住在12号楼,这样会暴露她的真实身份。第二,“我”不会主动问老人住在哪里。

师:大家知道原因吗?

生:因为老人是聋人!

师:对!问了等于——

生:白问。

师:照这样说来,“我”告诉妹妹老太太住12号楼,的确不合理。那么,我们把它删掉吧!

生:不行,删掉了,妹妹就得不到有用的线索,就不可能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了。

师: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生沉默)

师:同学们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挑战,不知道不奇怪。现在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本文是一篇——

生:小小说。

师:小说都是艺术创作,允许虚构。也就是说,本文也有可能是虚构的。既然文中这个情节不符合生活的真实,那么,我們能否将这个情节改写一下呢?

生:可以。

师:只要能够揭示老人的——

生:真实身份就可以了。

师:对!俗话说,“无巧不成书”。那么,“我”有可能在什么情形之下发现老人的真实身份呢?

“我告诉妹妹老妇人住在12号楼”,这样的情节看似很自然,但是细究一下,便会发现里面存在着问题。于是,这样的素材便成了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极好材料,真是可遇不可求。

四、通过揣摩目的,培养思辨能力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独立自主地去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其实,只要我们稍稍用心去揣摩一下,就会有独到的发现。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写作目的的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辨的过程。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自诞生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其实,一些文章对《匆匆》的理解是偏颇的。

师:同学们,熟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你们没有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矛盾吗?

(生静静思考)

师:谁发现了?

生:我发现了。作者一方面知道要珍惜时间,但是另一方面又在浪费时间。

师:何以见得?

生:作者一天到晚跟着太阳茫茫然旋转,只是洗手、吃饭、睡觉、叹息,他应该把时间拿来做点正事呀!

师:既然知道了要珍惜时间,那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对吧?

生:我有一个疑问:作者只要决心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可是作者为什么说“我能做些什么呢”?我感觉作者好像很悲观。

师:同学们的问题问得很好,说明大家真正读进去了。我们要读懂作者,就必须设身处地,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去思考。《朱自清传》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出示相关文字:一个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激荡,一心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大有一番作为。……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痛苦,他困惑,他迷惘,他失去了方向……)

师:大家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原来朱自清先生那么痛苦,是因为报国无门呀!

师:好一个报国无门!

生:在朱自清看来,他所做的一切,与拯救我们的祖国、改造我们的社会比起来,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

生:我感受到朱自清先生那时候因无能为力而产生的痛苦了。

师:是啊!作者那诗意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一颗痛苦的心灵啊!难道他不知道时间是一去不返的吗?

生:知道。

师:难道作者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吃喝拉撒、长吁短叹中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作者多么想努力、想奋进啊!但是——

生: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师:这就是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共同的写照啊!他们期望大有一番作为,但是却无从做起,“现在看不清,将来望不见,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逆潮而上”,那是怎样的苦闷和彷徨呀!他们渴望为民族、为国家、为大众去奋斗、去奉献、去抗争,然而,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缺少深刻的洞见,所以不知道怎么去奋斗和努力,因而感到无比的困惑和茫然。这也便是朱自清不甘心白白走这一遭而眼下又不知该如何做起的矛盾所在。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去感受作者的内心!

著名儿童文学专家朱自强先生说,散文是关于“我”的艺术。散文,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是为了揭示某种客观真理。那么,《匆匆》一文的写作目的何在?如何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我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矛盾之处的分析,再加上相关背景的介绍,学生便豁然开朗。

五、通过琢磨选材,培养思辨能力

任何一位作家,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都不会轻率地随意地去安排组织材料,而必定是经过精心选择、剪裁,作家最后才用上这些与自己的情感和意思相吻合的材料。不过,这种关系是极为隐秘的,需要动用我们的思辨能力,去捕捉里面的蛛丝马迹。

《生命 生命》是我国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精短美文。本文选择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这几件事情来写,展现了生命的意义。难道选择其他的生命现象来写,就不能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吗?作者选择这样的材料,想必另有隐情吧!请看这段教学——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这两个事例中获得了很多感悟,这样的生命当然值得歌颂和赞美。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事物更让你感到一股生命的活力,比如——

生:参天的大树。

生:傲雪的红梅。

生:奔驰的骏马。

生:翱翔的雄鹰。

生:追逐猎物的豹子。

生: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

师:太好了!同学们,既然大自然中有这么多更能展现生命活力的动物、植物、人,为何作者都没有写,而偏偏选择了这弱小、卑微的飞蛾和瓜苗来写呢?

生:可能是为了突出这些生命的坚强、顽强吧。

师:骏马、豹子、运动员身上有没有坚强、顽强的一面?

生:也肯定有,但是……

师:说不上来了是吗?没关系。我们先看看这段资料——

(师课件出示:杏林子,本名刘侠,1942年生。12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损毁,发病时便手脚肿痛,要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她从此结束学校生活,留在家中,由母亲照料。杏林子将自己所经历的疼痛分作五级:小痛、中痛、大痛、巨痛、狂痛。在與病魔作战激烈的时候,她都咬着牙关,以无比的勇气冲上去击败它,但放弃的念头也曾在她的脑海中闪现过。)

生:老师,我明白了!

师:请你说说。

生:杏林子因为12岁就得了重病,而且这种病无药可医,发病时的痛苦我们无法想象,所以杏林子在忍受不了这种疼痛的时候,一定想到过自杀,想过放弃自己的生命。

师:是的!常人都会这么想。作者也这样想过:“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

生:哦,原来是这样!这时候,杏林子想到的是自己不仅疼痛难忍,而且还成为家人的负担,她不想拖累家人,所以她不想活了。

师:不过,她最后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活下去,因为她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生:我明白了,她是从飞蛾和瓜苗身上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师:怎么理解?

生:因为她看到飞蛾和瓜苗后,肯定会想啊:飞蛾和瓜苗这么脆弱、这么渺小、这么卑微,但是它们都要想办法活下来,我再怎么痛苦,总比飞蛾和瓜苗要强大吧!更何况,我还有那么多亲人、朋友关心我、鼓励我,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教学进行到这儿,作者选材的匠心,我们便真正领悟到了。当然,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通过思辨,学生开始明白,作者选材不是那么随意的。以后读书时,一定要多多注意!

六、通过领会方法,培养思辨能力

课改十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的一个极大的变化就是由“关注课文内容”向“关注表达方法”转变。在领会文本的表达方法时,我们也依然发现,有些课文的表达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面对这样的方法不加以引导,不加以辨别,恐怕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形象,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办法,在表现儿子的了不起尤其是在突出父亲对儿子的影响之巨大时,对儿子的刻画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详细写了父子之间的对话。然而,这时候,正面描写运用得恰当吗?就这个话题,我这样与学生展开讨论——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儿子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被埋了38小时,这是不吃不喝、没有光明、充满恐惧、苦苦等待的38小时。但是他不仅自己保持了镇定,还极力安慰身边的小伙伴。课文对儿子的刻画,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正面描写。

师:着重写的是他的——

生:语言。

师:同学们,是不是只要写了人物的语言,就是成功的语言描写呢?

生:不一定。

师:那怎样的语言描写才是好的语言描写?

生:真实的语言。

师:这是一个标准。有位语言大师这么说过:贴着人物写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那么什么语言是贴着人物写的语言呢?就是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特点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人,被埋在废墟底下38小时,尽管内心无比激动,但是,说出来的话应该是——

生:很短的,因为他已经没有力气了。

师:非常好!我们试着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来写一写这段对话,好吗?

(师下发对话写作练习作业,生动笔。)

师:我来扮演父亲,你来扮演儿子,我们一起读一读你的作品好吗?

生:好。爸爸,真的是你吗?

师: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生: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的。

师: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生:我很好。14个。

师:出来吧!阿曼达。

生:不,讓我的同学先出去。

师:这样一改写,的确很贴切了。但是,和原文一比,你们发现少了什么?

生:阿曼达的了不起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比如他怎么安慰同学们就都没有了。

师:是的,还有,阿曼达的底气源自于哪里,我们也不知道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可不可以像前面一样用侧面描写呢?

师:好主意!可否具体说说?

生:比如,其他孩子被救出来了,他们的父母会惊奇地问他们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告诉父母是阿曼达在废墟底下鼓励他们。

师:太棒了!这就是,痒要自己抓,好要——

生:别人夸。

师:大家赶紧提笔,补写一个侧面描写的片段吧!

经过学生这样一番补写,阿曼达的形象显得更丰满了。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弄懂了什么样的语言描写才是好的语言描写,弄懂了什么是侧面描写,弄懂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补充的好处。

七、通过探寻内心,培养思辨能力

辨体而教,现在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就散文而言,它的抒情性具有其他文体难以替代的优势。有的散文,直抒胸臆,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有的散文,却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抒发情感比较隐晦。面对后者,我们需要带领学生,顺着作者行文的蛛丝马迹,去探访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

关于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如果我们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这个层面,我觉得还没有真正走进季老的内心。其实,我们只要想明白这样几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作者在初次踏上德国的土地之时就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为何这样的文章不是写在当时而是写在四五十年后?第二,季老感慨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与我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何区别?第三,作者明明已经站在了第二故乡的土地上,为何还要说“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请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文章最后一句不太好懂。

师:这样,我们把最后一句话分作两个部分来看。“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这很好理解吧?

生:指作者看到眼前的一

切,觉得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思绪一下子就回到第一次看到这情景的时刻,也就是四五十年前。

师:问题来了,明明就真真切切站在第二故乡的土地上,为什么偏说自己仿佛做了一个梦?还有,作者阔别第二故乡几十年第一次回到这里,为何说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生:是不是作者对自己站在这里感到简直不可相信,所以觉得是在梦里呢?

师:嗯,有道理!

生:作者说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肯定是作者无数次在梦中回到第二故乡,所以这次用了“又”这个字。

师:是啊!作者在这里生活了十年,25岁到35岁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离开她,作者怎么可能不魂牵梦绕?我们可以想象,作者无数次在梦里回到第二故乡,但是,现实生活中,作者却——

生:一次都没有回去过。

师:是啊!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作者回家的渴望只能化作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实现的——

生:梦。

师:是啊,当他真切地踏上这块土地,他还觉得——

生:像在做梦。

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名大学者,到一趟德国有那么难吗?是什么羁绊住了作者的脚步呢?

(师补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资料)

师:季羡林先生难道不想回到哥廷根去吗?

生:想。

师:但他去得了吗?

生:去不了。

师:所以,他只能一次次——

生:在梦里回去。

师:而今,他真的回去了。但他简直不敢相信——

生:这是真的。

师:于是,他写道——

生: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与第二故乡阔别几十年,当他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最迫切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最希望见到的是什么?我想,应该不是欣赏这些花儿,但是,作者却只写了这些花儿。作者的内心深处藏着什么话没有说出来,是不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探寻?经过一番思辨,我们做到了。

八、通过理顺逻辑,培养思辨能力

文章的组织,是讲逻辑的。这个逻辑,既有浅表的形式上的逻辑,也有深层的内容上、情感上的逻辑。如果不合逻辑,则只能是诡辩。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文章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带领学生好好去理一理这里面的逻辑顺序,让学生懂得行文的基本要求。

《桃花心木》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读者一般会从中受到较大的影响,懂得怎么去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但是,关于文中种树人的做法,是很值得商榷的。而种树人的做法一旦被推翻,后面的道理也就无法成立了。请看——

师:同学们,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与树木之间颇有些相似。如果我像种树人一样来教你们,可以吗?

生:老师,这可不行啊!您要是想来上课就来上课,不想来上课就不来上课,那我们就惨啦!

师:这样,不是可以给你们多创造一些“不确定”吗?

生:好像这两种“不确定”不是一回事儿。

师:我们回头再来看看种树人,你觉得他所做的和所說的是一致的吗?

(生沉思)

师:他为什么去浇水?

生:模仿老天爷下雨。

师:老天爷不下雨吗?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去模仿老天爷下雨?

生:因为树苗刚刚移栽过

来,老天爷下的雨满足不了树苗的需要,所以要另外给它们浇一些水。

师:对!种树人浇水,就是在老天爷下雨之外,另外给它们一些帮助,帮助它们战胜干旱,尽早存活。请问,每棵树苗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生:不是的。有的树苗的生命力弱,需要的帮助就多一些。

师:可是,种树人注意到了吗?

生:没有。

师:是的,不管你需要的多,还是需要的少,他一概不管,只不确定地来,不确定地浇,于是,很自然的结果出现了——

生:一部分树苗枯萎了。

师:其实,有没有办法尽量避免?

生:可以。对那些树苗适当多浇一点水,满足它们的需要。这样它们就不会枯萎了。

师:是不是给这些树苗多浇一点水,就一定会存活的?

生:不是!我们同样可以不确定地浇,只是适当多浇几次,多浇一点。这样是可以尽可能地让更多树苗存活的。

师:可是,种树人却不愿意这么做。这与他去浇水的初衷是——

生:相违背的。

师:初衷是想帮这些树苗,实际上却只帮了一部分树苗。在同样“不确定”的前提下,他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却没有做好。他以“不确定”为借口,对这些树苗没有尽到责任。大家想想,可以给种树人一点什么建议?这篇课文可以怎么调整一下?

经过这样一番思辨,学生明白了,种树人的言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他其实完全可以在不违背自己意愿的前提下做得更好。同样是“不确定”,但是在这种“不确定”之下,可以救活更多的树。其实,教育的真谛也就在此,不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塑造学生,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

实践证明,在小学高年级,巧借课文,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思维被充分激活,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思考非常积极,讨论极其热烈,学习语文的兴趣也特别浓厚。经过长期的思辨训练,学生逐步形成了不盲从的态度,遇到不合适的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试着从各个角度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建议。很多新的想法、好的创意就在学生的质疑、思辨、争论中诞生。学生在发展思辨能力的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逐渐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黄江镇宣教文体局)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课文语言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学生写话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聪明的学生等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