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板块式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018-05-29 00:00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板块教学内容课文

陈德兵

最近十年,无论是在本班上课还是外出上课,我都基本采用“板块式教学”,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普遍好评。大家都对“板块式教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总是问我怎么想到这种设计思路的。那是因为我很早就接触了余映潮老师,接触了“板块式教学”,发现了“板块式教学”的奥妙。

一、为什么选择“板块式教学”

“板块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一种教学思路,是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首创的。余老师说:“‘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全国中语会原理事长张定远先生对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戰。”

目前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教课文”的阶段。一篇课文的教学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把这篇课文读懂而已,也就是说,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只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至于“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学生完全不理解。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的增长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十分缓慢,严重制约了其他语文能力的提高。

就教学形式来看,教师大多用一组组细微、琐碎的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学生的思维总是牢牢地被教师控制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要么就是思考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揣摩老师想要的正确答案,要么就是充当看客,看其他同学怎么表演。还有,教师抛出问题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生怕学生哪里没弄明白,无论巨细,一一灌输给学生。从时间占有比例来看,教师的教占绝大多数,留给学生的时间则少得可怜。有的教师为了展现教学的完整性,就按照课前的教案和预设亦步亦趋地开展教学,全然不顾课堂上学情的变化和现场生成的资源,强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这样的教学,节奏缓慢、步骤冗长,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得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乃至厌倦语文。鉴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我毅然选择了“板块式教学”。经过几年探索,教学实效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板块式教学”的优点

首先,“板块式教学”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目标庞杂,淹没甚至遗忘了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板块式教学”与之截然不同。“板块式教学”的“板块”大多由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构成,学生能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一步步掌握阅读的本领。如《乡下人家》的板块式教学:

学习活动一:美美地读。

学习活动二:美美地说。说说“乡下人家,美就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活动三:美美地品。品一品文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

学习活动四:美美地背。选一个美段,努力地背下来。

学习活动五:美美地填。仿照《天净沙·秋思》填一首《天净沙·乡下人家》。

五个板块均有学生的全身心参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全方位的磨炼。此外,学生还能主动从课文中总结出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方法。

其次,“板块式教学”的板块设计,十分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教学内容“一块一块地来落实”,所以听者轻松、教者从容、学者愉快。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板块式教学设计:

板块一:理解一个句子——在文中找出一个能解释题目意思的句子。

板块二:复述一个故事——从课文中选择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板块三:加深一种体会——结合三个精彩故事对应说说题目的意思。

板块四:掌握一个绝招——揣摩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绝招。

板块五:摘抄一个警句——摘抄一个鞭策自己不断努力的警句。

全文教学分为五个板块进行,教学内容既有内容理解,又有技巧揣摩,还有能力训练,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过程从理解到复述、体会、揣摩、摘抄,步步深入,扎实有效。

第三,“板块式教学”十分生动,这是因为“板块式教学”的教学内容丰富。不仅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还有对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的探究;不仅有对语言文字的品析鉴赏,还有对精妙语段的积累背诵;不仅有对作者观点的辨析争论,还有对所学知识的现场运用。教学手段丰富,活动形式多姿多彩,每个板块都经过精心设计,又不断对学生提出新的挑战,教学节奏不断变化,所以,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思维的兴奋点上,学得投入,学得开心。

第四,“板块式教学”十分高效。在裁剪教学内容时,“板块式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弄懂的尽量少讲”,教师的点拨能做到“点在难处,拨在惑时”,所以节约了时间,腾出了空间,真正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教学效率之高是传统阅读教学难以企及的。

比如,有位教师执教《掌声》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设计了20多个问题,效率很是低下。同样是理解课文,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说话训练板块:

(1)_________时,_________给了_________的掌声。

(2)掌声带给小英这样的变化:_________。

(3)原来,掌声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需要花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10分钟左右就能顺利完成,而且没有教师的串讲串问,学生自己通过充分读书、思考,接受一次次挑战,学习兴趣始终高昂。更难得的是,节约出来的大量时间可以开展其他学习活动,这就是“板块式教学”高效之所在。

三、“板块式教学”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板块式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板块均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摒弃了教师的串讲串问,去掉了师生间无效的对话, 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的教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阅读、思考、表达、赏析、揣摩、背诵,甚至辩论、创作、表演……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保证。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式教学”唤醒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潜能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得以释放。学生总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同伴帮助下,在语言文字的丛林里“探险”——几乎所有的活动板块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而学生偏偏就喜欢这种挑战。于是,学生不断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被激发出来。

3.有利于落实语文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证明,“板块式教学”突出的就是“语文的问题用语文的手段来解决”,突出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阅读能力”,很好地将这些基本理念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4.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文献,没有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提炼整合,没有对活动板块的精心设计,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深入钻研,是没法上出一堂质量上乘的“板块式教学”课的。因此,“板块式教学”促使教师们从解读教材和设计教程这两个基本方面磨炼自己,最终达到提升专业素养的目的。

就教学内容而言,“板块式教学”走出了内容至上的窠臼,更加注重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更加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真正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就教学形式而言,“板块式教学”走出了串讲串问的羁绊,更加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真正变“教师教”为“学生学”。

就教学过程而言,“板块式教学”走出了沉闷压抑的阴影,更加在乎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关注学生精神愉悦的程度,真正变“苦学”为“乐学”。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黄江镇宣教文体局)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板块教学内容课文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一周热点板块个股表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