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例煤矿重症创伤救治分析

2018-06-02 02:26孙冰峰樊世锋叶春勇胡国伦王兴盘陈红燕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六盘水医学科

孙冰峰,樊世锋,付 强,高 原,汪 为,叶春勇,胡国伦,王兴盘,陈红燕

(1.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2.六枝特区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3.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总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4.盘县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5.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长期以来,伴随煤矿生产发生的创伤事故时有发生。我们联合六盘水市煤矿产区的5家治疗医院,依托各自重症医学科的救治平台,对六盘水市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重症煤矿创伤救治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课题收集六盘水市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5家医院144例重症煤矿创伤病历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8~54岁,平均40.92岁。入住重症医学科时间:1~3月38例,4~6月42例,7~9月25例,10~12月39例。煤矿创伤发生后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时间为创伤发生后0.85 d,重症医学科平均治疗时间为15.15 d。患者来源:急诊136例,病房转入6例,院外转入2例。SOFA评分平均为4.1分,APACHEⅡ评分16.2分。受伤工种:采煤107例,掘进12例,机电2例,运输10例,通风11例,其他工种2例。致伤原因:冒顶60例,矿车挤压52例,坠落伤11例,机电爆炸11例,瓦斯突出8例,其他2例。主要受损脏器:颅脑58例,肺29例,腹部10例,四肢23例,椎体22例,颌面2例。三级救援实施115人次。

1.2 方法 由六盘水市煤矿产区的5家国有医院重症医学科提供原始数据,纳入研究患者均由重症医学科参与主要救治。伤情判断标准采用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三级救援标准采用总医院-矿医院-井口/井下急救体系。对患者年龄、重症救治时间、收治来源、工种、致伤原因、主要受损器官、三级救援实施率及最终转归进行回顾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存活135例(其中106例为通过三级救援获救),死亡9例。重症煤矿创伤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救治情况比较详见表1。

表1 重症煤矿创伤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救治情况比较

注:与死亡组比较P<0.01

3 讨 论

六盘水市各级政府多年以来高度重视煤矿生产的安全工作。“十二五”期间全市已投资建成“安全云”数据监测系统,完善了以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为核心的井上、井下通信系统和监测系统,涵盖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瓦斯和一氧化碳适时监测等功能,对全市209处正常生产建设的矿井实施全覆盖联网监测。六盘水辖区内的水矿、盘江矿山救护大队均为国家一级救援大队配置资源,为第一时间煤矿伤员救治及三级救援机制的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三级救援率可达79.86%。2008年以来重症医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独立设置,得益于此,六盘水市重症煤矿创伤患者在各大煤矿产区医院重症医学科集中救治,院内救治成功率可达93.75%。“十二五”期间全市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40,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近3年来六盘水市煤矿创伤已鲜有死亡重特大事故及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多为冒顶、矿车挤压、坠落等散发事故,这与近年国内调查的矿难以瓦斯爆炸及瓦斯突出为主的矿难主因明显不同[2]。

六盘水地区为国家规划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其中绝大部分为依赖煤矿的火电。每年汛期为三峡水电发电的高峰期,水电充沛,火电需求减弱,采煤及掘进的任务放缓,工作量减轻,煤矿创伤发生率降低,造成我市7—9月煤矿创伤发生率为全年最低。中年煤矿工人作为特殊职业人群,其知识水平及适应社会发展能力较差,只能坚持煤矿采掘工作。我们的研究也提示40.92岁是煤矿重症创伤的高危人群。

颅脑损伤为重症煤矿创伤最易受损的器官,无论是我们的统计还是国内同行统计均一致[3]。由于煤矿采掘环境的特殊性,颅脑砸伤多为其受伤机制。受伤时颅脑瞬间冲击力大,损伤部位深。弥漫性轴索损伤、广泛性脑挫伤、迟发型颅内血肿为煤矿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脑干受损导致的脑干反射持续减弱,格拉斯哥评分持续低下,常预警短期内患者死亡[4]。对煤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迅速解除颅脑受压,早期开颅减压及清除血肿应成为颅脑救治的早期治疗手段,尤其是在创伤抢救的“黄金1小时”。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及CT复查的细致阅片应成为治疗的关注点。由于煤矿创伤现场救援条件及矿工急救知识的限制,对在现场陷入昏迷的矿友搬运方式往往不够规范,运送至医疗救援单位后,颅脑CT检查得到重视,颈部体检及颈椎影像检查常被忽略,出现后期补检状况。统计显示颅脑损伤漏诊颈椎损伤的发生率为2.8%~6.9%[5-6],因此医疗救援单位在第一接诊时间应注重颈椎的保护并及时判断,避免漏诊。

呼吸功能受损为本次调查发现的次发受损器官。矿工肺部创伤多伴有双肺的广泛挫伤,合并瓦斯突出及爆炸时多伴有吸入性损伤。肺部受到剧烈撞击时出现肺泡破裂、肺内出血及肺水肿和气肿、胸腔积液[7]。严重肺挫伤可因低氧血症和ARDS造成死亡[8]。早期拮抗肺泡内过度炎症反应、限制性液体容量复苏[9]、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胸廓的完整性可使患者早期收益。严重连枷胸应早期手术固定。由于肺部创伤后48~72 h为肺挫伤的渗出高峰期,应重视此时段肺部CT的复查及体征的复检。肺不张的早期进行床旁干预处理。目前早期的血气监测可同步监测COHb含量变化,有利于瓦斯突出及爆炸患者高压氧治疗启动时机的判断及疗效评判[10]。

受具体调研条件的限制,我们对煤矿重症创伤的调研数据未能涵盖煤矿现场死亡人数,可能会对统计结果有所影响。六盘水市的重症煤矿创伤有其自身规律及特点,高度重视煤矿安全、三级救援,实现以重症医学为综合救治平台的医疗救援,有利于提高重症煤矿创伤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飞,翟英旭.六盘水市大数据安全云案例探讨[Z],2017:193.

[2]樊亚庆.2012—2015年我国煤矿矿难特征及规律分析[J].煤,2016,25(5):16-18.

[3]许建强,黄鑫,孙永东,等.煤矿井下工人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5-117.

[4]李世军,曾俊,刘发建,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3):294-297.

[5]周锡渊,刘开俊.颅脑损伤并颈椎颈髓损伤治疗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6):504-507.

[6]田恒力,徐涛,顾斌贤,等.颅颈合并伤的临床特点[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6):463-464.

[7]呼兵,孟伟正,任文杰,等.瓦斯爆炸烧伤致肺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8,26(2):126-127.

[8]PERNA V, MORERA R. Prognostic factors in chest trauma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500 patients[J]. Cir Esp, 2010, 87(3): 165-170.

[9]舒振云,陈鹤,廖金平,等.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重症胸部创伤合并休克患者ARDS发生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学,2016,22(9):1435-1438.

[10]张素芹,刘德利,韩宝德,等.高压氧治疗急性瓦斯窒息30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76-77.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六盘水医学科
一线光阴入洞中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山的国度
My Room
诗书画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寻味贵州——六盘水
六盘水二题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