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

2018-06-02 02:26王玉凯袁大华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瑞克显著性病灶

丁 楠,王玉凯,袁大华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临床对发病在4.5 h以内的患者推荐采用溶栓治疗,而对于超出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多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但这类患者若无法及时恢复血流而建立有效侧支循环,预后较差[1]。影响脑梗死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为梗死灶早期的血管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因此,对于错过溶栓时间窗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为建立侧支循环。尤瑞克林为人尿激肽原酶,能够扩张缺血部位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同时促进损伤部位新血管再生,改善梗死灶内供血状况[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患者同意,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1~74岁,平均(60.6±6.8)岁;病程6~28 h。对照组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40~77岁,平均(61.7±7.1)岁;病程6~34 h。所有患者均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NEW-TOAST分型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行磁共振(MRI)脑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提示有病灶灌注不足;所有患者均不符合溶栓治疗要求,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15分;排除严重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合并其他脑部疾病者、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严重程度、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检查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肝功能、肾功能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行磁共振成像检查(MRI、PWI、DWI、MRA);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血栓通改善循环,脑活素营养脑细胞,对症控制血压、血糖等[3]。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尤瑞克林(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065)0.15 PAN单位/次,加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0 d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禁止服用ACEI类及尼莫地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的观测[4]。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NIHSS减分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遗留病残程度进行评价。基本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NIHSS减分率>90%,遗留病残0级,生活完全恢复自理;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NIHSS减分率46%~90%,遗留病残1~2级,生活大部分自理;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NIHSS减分率18%~45%,遗留病残3级,生活部分自理;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NIHSS减分率<18%,遗留严重病残,生活无法自理[5]。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复查MR-PWI,PWI图像用MRPWI软件处理,获得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患侧健侧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测量治疗前DWI图缺血灶面积及治疗10 d后T2图梗死灶面积,观察治疗后Willis环开放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注:1)与对照组比较χ2=11.32,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MR-PWI各参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患侧健侧平均通过时间(MTT)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I显著性较对照组改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梗死面积较对照组显著性缩小,观察组治疗后侧支循环开放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及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比较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脑梗死的症状表现各异,这些症状有很多轻微的,患者很容易忽略。脑梗死在发病早期和脑出血的治疗是不同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在快速促进血管再通,以改善梗死病灶的供血供氧,减轻功能损伤。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在梗死病灶周围建立侧支循环能够对病灶维持一定的血流供应,对改善病灶再灌注、血管再通有积极的临床意义[6]。尤瑞克林为人尿激肽原酶,在血浆中能催化激肽原水解,产生胰激肽,再转化为多肽,具有激肽活性,可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新血管的生成,使血流通过其他血管到达梗死病灶,从而增加病灶周围的血液供应[7];同时可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促进内源性神经细胞的再生,加速神经功能的修复[8]。国外研究也证实,侧支循环情况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密切相关,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已成为判断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尤瑞克林是自人尿液中提取得到的蛋白水解酶,能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kinin)和血管舒张素(kallidin)。体外研究显示,尤瑞克林对离体动脉具有舒张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氧解离能力[9]。随着临床影像学手段的进步,对侧支循环的评估也更为精确,通过MRI-PWI检查,可准确显示局部病灶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为临床判定病灶的局部血流灌注、侧支循环的建立、血管再通情况获得可靠依据[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建立侧支循环,增加脑部灌注量,改善脑部血液流变学,对预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亮艳,范学文.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1):20-22.

[2]张健莉,赵丽波,付宏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92-93.

[3]郭锐,封臻,郝丽丽.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MMP-9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8-10.

[4]王娜,李鼎,陈丽霞,等.尤瑞克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11):584-587.

[5]席天阳.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RP的动态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32):65-66.

[6]胡玉波.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3):85-87.

[7]闫海清,张平,李晶,等.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RP与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6):695-697.

[8]莫俊宁,李又佳,黄燕.人尿激肽原酶对脑梗死灶周围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3):289-293.

[9]曹开谊.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4):50-52.

[10]曹志勇,丁妹,凌卓敏,等.尤瑞克林治疗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39-241.

猜你喜欢
瑞克显著性病灶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敌人派(上)
敌人派(下)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